漫談食譜

8 月 7, 2023

(【文化美食】第60號)

作者:清風徐來

  前幾天在廚房的抽屜,注意到我經年累月收集了很多食譜,有山珍海味、蔬菜素食、無油煙料理、煲湯、麵食、糕餅點心等中西式食譜,還有以前的剪報,我都煞費苦心地分門別類,歸檔處理;這些是我多年來的心血,有些因為常常翻看已經搖搖欲墜,有些紙張已經發黃破損不堪,露出歷經歲月的痕跡。

  如今進入大數據互聯網時代,一切都可在網絡上找到答案,包括如何用某種食材做某道菜,信手拈來,俯拾皆是,太方便了。我溫故又知新,念舊時翻閱以前的「骨董知識」,而想要創新變換花樣時Google一下就行了,出來的結果目不暇給,還要仔細篩選,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就挑個又容易又美味可口的料理來試試看。

  我向來愛吃,除了正餐也愛零食,以前嘴邊有顆痣,長輩們說這是「貪吃痣」,後來長大把那顆痣用小手術去除了,但是我貪吃的本性不移。

  我在眷村長大,那些媽媽們為了餵飽眾多正在成長的孩子們,每個人表現出十八般武藝,大江南北的口味包羅萬象,一家烤肉三家香,只要聽說高家或黃家今天要包餃子或者拉麵,又或蒸包子饅頭,都一窩蜂地不請自來,狼吞虎嚥風捲殘雲一番。

  我家也不例外,媽媽與鄰居媽媽們交換烹飪經驗,熟能生巧,過年時更熱鬧,宰殺自己家餵養的雞鴨,並把香腸臘肉曬在後院,當臘味瀰漫空氣中處處飄香,甜年糕、鹹年糕、蘿蔔糕等美食也紛紛出籠。

  可能是那時生活貧困,難得吃到雞鴨魚肉,也可能食物是母親親手製作而不是大量生產,吃起來特別美味,如今仍然齒頰留香、縈繞腦海。

  來了美國當留學生,勤儉度日,凡事親自動手,把飄洋過海帶來的食譜翻個滾瓜爛熟;後來上班,我嘗試一下「舌尖上的美國」,在公司的餐廳吃午餐,但是中國胃提出抗議,水土不服,無法欣賞洋食,還是帶便當吧。

  一個熱心的美國同事羅伯,發起了每週五為「公司國際午餐日」,於是美國人、猶太人、中國人、印度人紛紛煮一些自己國家的特色菜,帶來公司邀大家品嚐,其樂融融。記得那時我喜歡做乾煸四季豆以及青菜炒牛肉,很受歡迎。我和羅伯至今依然保持聯絡,提起往事我們都津津樂道,他告訴我,當年聞到我們熱便當時散發出的味道,令他飢腸轆轆又流口水,所以想出國際午餐日的點子,想不到我們都中了他的圈套。

  我喜歡參加家庭聚餐,客人帶自家的拿手好菜或者點心讓大家享用,以免主人獨自張羅,費力費時太辛苦,也經常有交換食譜「不恥下問」的情形。遇到中國同胞一點就通容易溝通,但假如老美問我,就需要腦筋急轉彎了。因為我們習慣的「差不多文化」,例如少許醬油、一點點鹽、放一些酒、加幾根蔥、大火煮開、小火燜一下,這些模稜兩可的詞句行不通了,必須精準量化。份量到底是多少盎司?幾個湯匙還是幾個小湯匙?需要清蒸或者燜煮幾分鐘還是幾個鐘頭?溫度是幾度?這些都不能含糊,要恰到好處,準確無誤。

  我退休後更有時間「好吃勤做」了,有時我去探望兒女,或者他們回來看我,會指定要吃他們最喜歡的「媽媽私房菜」,我受寵若驚,當然努力表現讓他們一飽口福。

  當年離開台灣時,好友阿美送給我四本食譜,歷經幾次搬家,我都不離不棄帶著,它們代表了珍貴的友情。想到我這一生所嚐到的酸甜苦辣,一路走來五味雜陳,但願我能夠「活到老、做到老、吃到老」,人生一大樂事也。

原文刊登於 2023 05 24 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

探索更多來自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