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第2號)

作者:汪欣

這些年在陪伴兒女成長的過程中,我深信,孩子的人格教育重於學術才藝的發展,我更發現,身教確實重於言教,而生活中,處處都是教育的機會。

從孩子們三歲有些懂事的時候,我就經常告訴他們,聰明,或是外表的美麗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一顆仁慈善良的心(be kind)。心美,人就美! 而他們至今並没有讓我失望。

姊弟倆小時候,每次見到救世軍在超市門口搖鈴,總是會跟我要些零錢投在桶子裡。姊姊不羨慕同學穿名牌靴,而是問我,買一雙名牌靴的錢可以固定贊助幾個孩子? 姊姊在學校參加了許多公益性質的社團,幾年前尼泊爾地震時,她在學生會發起了捐款话動。每次只要學校發起捐衣物,鞋子,文具用品等活動,就會看到姊姊翻箱倒櫃地收出好幾大袋送去捐。弟弟也是一樣,自己不在乎吃穿,也没有什麼物質慾望,捐錢卻很大方,參加夏令營時我給的零用金他一塊錢都没花,只想全數捐出。

有一天弟弟洗完牙回家的路上,我正停在左轉專用道等紅燈,姊姊指著站在旁邊安全島上的老太太說:「媽媽,老婆婆好可憐!」老太太看起來身體還算硬朗,穿著格子襯衫和卡其短褲,銀灰的長髮簡單的紮成一束,只是臉上的皺紋,深得像溝,不知歷經了多少生活的磨難和滄桑? 老太太的手上拿塊紙板,上面寫著:”無家可歸,請幫忙” (Homeless, please help)。我立刻從皮包裡掏出一張紙鈔遞給老太太。

這讓我想起了有一次帶著姊弟倆去買菜時,我們為了想要幫助一位肢體殘障的老人,迴轉了三次才等到紅燈可以停下來。還有一回,姊姊看到安全島上有一位八,九十歲的老先生,在華氏九十幾度的酷暑下乞討,忿忿不平的說:「為什麽老公公的兒女都不管他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我們不知道老公公的故事;或許,老公公没有兒女,也或許,他的兒女不知道吧!」 我這樣回答姊姊。

有一年暑假回臺灣,我們買了好多次玉蘭花;有一次我還請捷運工作人員通融,因為我們已經出站了,可是弟弟想向老公公買玉蘭花;我們得穿過月台到另一個出口,去跟在捷運地下街的老公公買玉蘭花。買到了玉蘭花之後,弟弟開心的把玉蘭花綁在眼鏡上。

一次我高中同學會聚餐的晚上,同學特地帶姊姊逛了賣可愛飾品的小店,姊姊買了台幣兩百多塊錢的小玩意兒,可是一出店門没有多久,看到一位在路邊賣玉蘭花的中年婦人,姊姊小聲的跟我說:
「媽媽,我現在感覺很糟!阿姨為了生活在賣二十元一束的玉蘭花,可是我卻花了兩百元買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

另外一次,我們從捷運走回住處的路上,姊弟倆覺得在騎樓賣豆乾的阿姨可憐,於是我拿出了一百元跟她說:
「對不起,我們都不吃豆乾,我們只是想幫妳,豆乾請妳留著,可以賣給別人。」

今年暑假唸高中的姊弟倆回臺實習,在捷運出口看到一位腿受傷的中年婦人在賣紙折的茶杯墊, 姊姊走過去,塞了一堆零錢在她手中,後來覺得不夠,又去超商把一千元換開,走回去又塞給她幾百元,婉謝了她的茶杯墊,婦人感動地說: 「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人! 」

我欣慰,也感恩,孩子們讓我看到了什麼是美麗善良的心…..

探索更多來自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