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說話,筆墨搭橋。相逢是緣,以文會友。
海納百川,思接千載。根植沃土,心飛浩宇。
精品意識,人才理念。打造名片,鑄造品牌。
傳媒啟窗,國際視野。立足北美,輻射全球。
情定華府,魂繫炎黃。引領潮流,書寫春秋。
—— 凌鼎年

歐華專刊

本欄文學聯合團體) 歐華作協網址 wae1991.com

北歐神話的世界  作者:池元蓮

古代時,北歐人信仰多神的異教,對他們所拜奉的異教諸神們有許多精彩的描述。這些神話描述世世代代口傳下來,後被中古時代的冰島吟唱詩人用古北歐語記錄成文。

十世紀的時候,基督教傳入北歐 (包括挪威,瑞典,丹麥,冰島) 。到了十三世紀,已經皈依了基督教的北歐學者和詩人把他們祖先流傳下來的古代神話和英雄傳奇故事編纂成書,成為著名的文學作品《冰島史詩》( The Icelandic Sagas) 。

於是, 北歐神話像一團火花似的從《冰島史詩》裡躍出來,展示出戲劇化的幻想世界。這個幻想世界既龐大又多元,不可能一眼看盡全景;

且讓我在這裡把其中最有趣的幾個景點描述出來。

中土

北歐神話裡,人類居住的地方叫做「中土」,由一株地球樹支撐著。地球樹的下面躺著一個生命泉,是三位命運女神之家。這三位命運女神分掌過去,現在和未來;她們每天以生命泉的水來灌溉地球樹,以使活在「中土」的芸芸眾生得以滋生繁衍。可是,「中土」的生態並不安穩,存心要毀滅它的魔怪埋伏四周。一條惡毒的魔蛇纏繞著地球樹,日夜不停地啃咬著樹根。天上有一隻巨大無比的魔狼,虎視眈眈地看著「中土」,存心要吞噬它。一個邪惡的火巨人也在那裡守候著,待機採取攻擊行動。鎮壓這些威脅人類的魔怪是諸神的任務。

「中土」和諸神的命運將來如何收場,是一個宇宙奧秘。只有智慧神奧丁(Odin)洞悉此奧秘,是他把自己多天多夜倒吊在地球樹上,並且還付出了一隻眼睛作為代價而取得的。

諸神的黃昏

北歐神話的神族成員眾多,神族的主神是奧丁神。奧丁神也是智慧神。他騎著一匹有八隻腿的馬, 手持神矛。他的肩膀上站著兩隻烏鴉,其中一隻名叫「思想」, 另一隻叫做「記憶」。

「思想」和「記憶」每天早上飛到人間,黃昏的時候飛回來,向奧丁神稟告牠們在人間的所見所聞。

無限期的長時間過去了,智慧神奧丁得知,罪惡在人間猖狂蔓延。此時他明白,諸神的黃昏到了。於是他召集神族的成員們,齊集在一片廣大的平原上,準備與怪魔們作生死存亡之戰。

神魔大戰開始,三個命運女神站在戰場的邊緣觀戰。

奧丁神的對手是天上的魔狼。他們倆廝打良久;奧丁神因年紀已大、又缺了一隻眼睛,他的體力慢慢衰退。魔狼張開牠奇大的口,把體力不支的奧丁神吞噬了。

   雷神索爾( Thor )駕著由山羊拖著的戰車, 前來與魔蛇作生死之戰。

   他們混戰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打得難分難解。雷神索爾年輕力壯,又英勇善戰,終於把魔蛇的身體砍斷。但魔蛇在死去之前吐出大量的毒液,勢如洪水泛濫,把雷神索爾淹死了。

   太陽神弗雷( Frey )揮著金光萬度的神劍,與拿著烈焰熊熊的火劍的火巨人交鋒。太陽神弗雷的神劍與火巨人的火劍交錯飛舞,光輝四射,照亮了整個宇宙。太陽神弗雷作戰雖然英勇,但終於敵不過火巨人,被殺身亡。

   當智慧神奧丁、雷神索爾和太陽神弗雷三個主要的神都陣亡後,其他的次要神也都相繼被殺。群魔得勝,火巨人把火焰向宇宙各方拋擲,宇宙頓成火海;人類居住的「中土」被燒成一片焦土,沉沒在蒸騰翻滾的海洋裡。

天長地久有時盡,諸神也有滅亡的一天; 神的黃昏到來,世界末日接踵而至。這就是智慧神奧丁在很久以前把自己倒吊在地球樹上,付出一只眼睛換取得來的宇宙奧秘。

   但是,北歐神話的結尾還是給人類留下一個希望: 過了無限期的長時間,一個新鮮嫩綠的新地球又從海底升起來。但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樂觀的結尾是後人加上去的。                                                                           

小精靈,小侏儒和美人魚

北歐神話也有一個創世紀。巨人尤彌爾(Ymir)被殺以後,他身體的各部份成為諸神創造地球的原料: 他的骨頭變成山岳,肌肉成為陸地,血液化為海洋,皮毛銳變為樹木和各種植物,頭髮變為蒼穹,腦髓飄散而為天上的雲朵。

當地球的一切都做好了,諸神才發現,他們把那些從巨人身體裡長出來的蛆忘記了。怎樣處理牠們呢? 結果,諸神找到了一個解決的妙法: 他們把白色的蛆變成身體透明的小精靈,黑色的蛆則造成小侏儒。身體透明的小精靈生活在天與地之間的空氣中,到處飛來飛去,照顧花朵、蝴蝶、小鳥等美麗的小東西。月夜時,小精靈們喜歡在草地上集體起舞。可是,凡人一旦看到小精靈的形體便會喪失生命。那些小侏儒只能生活在土地的下面,專門從事搜集金銀寶石的工作; 如果他們從地下跑到地面便會變成石頭。

北歐神話裡也有美人魚族的存在;除了雌性美人魚,還有雄性人魚。人魚們的生存世界是那片大海的海底。有一些調皮的雌性美人魚喜歡變成天鵝,從海裡登上陸地,脫下天鵝的翅膀,在沙灘上嬉戲。如果人間的男子把天鵝的翅膀偷藏起來,那條美人魚就不能回到她海裡的家去,只好留在人間做凡人的妻子。

北歐神話對西洋文學和藝術的影響

歷代以來,許多的歐洲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都從北歐神話取得靈感; 神話裡的諸神、巨人、妖魔、小精靈、小侏儒…等紛紛以不同的形象出現在他們的作品中。在下僅舉幾個例子:

例一: 莎士比亞悲劇《 Macbeth 》〔馬克白〕。戲劇開場的時候,三個巫婆站在戰場的邊緣觀看戰爭。她們就是北歐神話裡的三個命運女神的化身。    

例二:  安徒生童話《 The Little Sea Maid 》〔小海女 / 小美人魚〕。今天,一個美人魚銅像坐落在哥本哈根的海邊長堤上。美人魚的頭和上體是一個女人,下體是一條魚尾巴。她春夏秋冬都坐在海邊的一塊大石頭上,表情幽怨地遙望著大海的遠方。

例三: 歌德名詩《 Erlkönig 》〔小精靈王〕;

   例四: 華格納歌劇《Twilight of the Gods》〔神的黃昏〕。        

今天,北歐神話裡的許多角色都已經被廣泛地使用在電影、電視劇、電腦遊戲、卡通、玩具…等等之中。所以,說北歐神話與西洋文學和藝術有根莖相連的關係並非言過其實。 

   最後,北歐神話還有一點是值得我們現代人欣賞的:它含有原始的智慧。

   且讓我們把北歐神話裡威脅地球的魔獸們的名字改成現代名詞 : 把那條纏繞著地球樹的魔蛇改名為人口爆漲; 把天上的魔狼改稱為空氣污染 ; 火巨人則以地球暖化取代之。這一來,太古時代的原始智慧也就面目煥然一新,完全現代化了。

作者簡介池元蓮(丹麥)是居住在丹麥的華人女作家,1940年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童年時在廣州居住過四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碩士,也曾獲德國政府獎學金留學德國。後與丹麥人結婚而定居丹麥。池元蓮能流利地說普通話、廣東話、英語、丹麥語、德語。曾任丹麥政府翻譯員及丹麥外交部中文教師。池元蓮是歐洲華文作家協會會員。

(上圖)北歐神話的世界 (圖片來源:網絡)

人間有味是清歡

—— 舌尖上的禪 作者:彭菲菲

龐雜的人世間熙熙攘攘,熱鬧之餘卻往往令人迷了方向,究竟終極要追尋何事,所謂何來,關於這個靈魂拷問,蘇東坡曾感歎「人間有味是清歡」。在那個被政治陰霾籠罩的時代,蘇東坡尤其體會到恬靜澹泊的珍貴價值,不去強求卻天人合一的歡快反而適能長久,當令的時蔬,單純的洗濯烹煮,沁入口中的滋味正是不強求的清歡。然而,嚐到的滋味除了與際遇心情有關,也可能與當下的記憶相連,當熟悉的味道再臨,人們總是會想到那些相應的人事物,那些揮不去的人生風景,以及逝去的回憶。

作家勉先生的妻子已辭世 13 個年頭,留下他獨自躬耕於長野鄉間,過著春播秋收的耕讀生活。每日的三餐,四季的食材則皆取自山野。在一位年輕編輯兼女性知己的鼓勵下,勉先生開始計劃將自己的耕讀和烹飪經驗記錄成一本書。這是日本導演中江裕司(Yuji Nakae)於 2022 年底推出的電影《舌尖上的禪》(或譯為《吃土的十二個月》,The Zen Diary),一部劇情簡單,卻充滿禪意的作品。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除了男女主角外,還包括短暫登場的木匠鄰居、岳母、亡妻的弟弟和弟媳、童年時的恩人的女兒,以及一隻狗。電影的架構採用了章節式結構,以「二十四節氣」作為連接一年故事的紐帶,從「立春」開篇,一直延續至「立冬」收尾。

    電影的前半部分,幾乎都圍繞著作家炊爨各種美食的場景,每個節氣都有相應的蔬果,透過簡單的烹飪與調味,原本帶有泥土氣息,擁有大自然氣息的時令食材,立時變身成一道道美味佳餚,同時喚起時光中一段又一段的回憶。

本片故事是根據日本作家水上勉(1919-2004)的料理散文《吃土的日子:我的精進十二個月》所描繪的人生體悟改編而成。水上勉年少時家境貧困,曾被送往京都附近的寺廟做小沙彌,在修行期間學習了「精進料理」,利用自己採收的蔬菜與野菜製作膳食。而所謂「精進」,其實就是從一無所有的廚房裡擠出菜色。這段簡樸的經歷讓他領悟到,一旦食物進入口中,就會深深潛入人的內心,穿梭在時光中,土地的羈絆總會與味覺牽纏糾結。或許這正是美味食物背後的真正魔力所在,一種日文說的「醍醐味」。

電影中的一個場景無疑地深刻呈現這份味覺與回憶一起咀嚼產生的深奧妙趣。

劇中的主人公勉先生雖然後來因為想家而逃離了寺院,但是在寺內的幾年時間裡,一直受到和尚一家人的照顧,不幸的是,老和尚過世後,和尚的妻子只能帶著女兒離開寺院。多年來,勉先生一直努力追尋母女二人的下落,可惜迎來的卻是故人辭世的消息。然而,一日,和尚的女兒突然造訪,她帶來了母親臨終前的叮囑,務必交予勉先生一匣六十年前的梅乾,那是和尚夫妻在新婚之日共同醃製的。當勉先生在寧靜的夜晚獨自品味這些梅乾時,眼淚湧上心頭。這匣梅乾昇華成了情感的承載,那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和家的味道。縱然時空阻隔,不變的卻是那慈愛的心意,「醃製梅乾的人已過世,依然持續活下來的梅子的滋味,讓我感激涕零。」

我想,當梅乾在舌尖上緩緩轉動,由最初的鹹澀次第轉化為甘甜如露般的滋味,該是何種難以言傳的情感體驗,不僅是對逝者的深切感念,更是與他們之間連結的縷縷細絲。或許這也是勉先生無法對生命中種種逝去釋然的原因。

    勉先生的妻子雖已離世經年,但她的骨灰卻一直寶貴地供在家中,因為勉先生一直無法釋懷,該如何處理這份深刻的情感和回憶。直到有一天,當他自己也突然經歷了生死關頭,才終於融通了對生死的執念,內心變得更加堅強與寧靜。

人生若寄,終須一別,勉先生捧著妻子骨灰,信步在山間湖濱,泛一扁舟於湖心,吟唱著伊呂波歌:「花雖芬芳終須落,此世豈誰可常留,有為山深今日越,不戀醉夢免蹉跎」。他最終釋然地將妻子的骨灰撒向湖際,也意識到自己該學著與死亡共存和平共處,不再怖畏,尋求此心安定。因此,每天晚上臨睡前,他都會為明天也許無法醒來做好準備,將每一天當作是此生最後一天去度過。

從「慢食」—細細品嚐食物與土地之間的連結,以及食材與大自然的關係,到「慢活」—品味生活,專注當下。簡單的劇情映襯出華麗多彩的大自然,

每一幕都值得玩味,可惜在現代生活的急流中,我們總是在匆忙中度過,生活中的精彩細節像跑馬燈般一閃而逝。忘記了自然與我們息息相關,食物不僅是營養的來源,也是大自然的恩賜。同樣地,生活也不僅僅是工作、忙碌和壓力,它應該是一場美好瞬間串起的冒險旅程。唯有將注意力放在當下,我們才能開始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學會感恩每一個日出,珍惜每個與親人朋友的相處時光,並對自己的成就和經歷感到滿足。

「平生萬事足,所欠唯一死」,如同蘇東坡對生命的關照,到末了,同樣也是對死亡的接受,生老病死雖是人世間必經的階段,但卻唯有死亡讓人避談,成為禁忌話題,不若其他三個階段還讓人接受,人們總要等到歷盡霜露死生闊契後,才能了悟死是那般地自然,終將來到。

電影中勉先生的生活方式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這種對死亡的接受。他生活得非常認真,精進料理,細品生活中的滋味,每夜從容地等待著尚欠的那一死,卻又日日被朝陽喚醒,迎接新的一天。生活態度是這般自在豁達,和光同塵卻又禪機處處。接受生命的四季,重新連結自己與大自然,生活步調與自然節氣應和,自然也就越能理解生老病死本就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新思考生命的真正價值,並以更感性和平靜的心態面對未來無明,是《舌尖上的禪》一片傳達給我最珍貴的訊息。

作者簡介:彭菲菲(德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廣播電視組,德國埃森(Universität GH Essen)大學碩士。主修傳播學,副修心理學、行銷學。常年從事歐洲市場開發行銷要職,利用閒暇時間藉翻譯書籍汲取新知。

作家自我介紹: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都是不斷折衝夢想與現實鋪陳出來的,於我亦然。與文字書寫結緣,緣起於從小立志當記者。所以高中時積極參與校刊編輯,並將新聞傳播學系列為就讀志願的首選。順利考上輔大大傳系後,因為分發到廣播電視組,感興趣的媒介也就從文字擴展到影像,從事媒體行業的心願一直常存在心。負笈德國後繼續攻讀傳播,一方面是經濟考量,另一方面則是情感因素,所以選擇了結合了傳播、行銷,以及心理學的學程。地域環境的隔閡,以及學業上的需求,使得自己與中文的文字世界漸行漸遠。然而,德語畢竟不是自己的母語,所以人生道路就被修往商業的路程,只是職業終有退休的一天,而志業則需明心志。一個因緣際會,使我走上了翻譯之路,於我而言它不是份工作,比較像是種志業,因為無形的收穫遠比有形的金錢豐富。每本譯著都是我對作者的認識,憑藉他的用語,從字裡行間去想像他的為人,想用何種口吻對讀者說話。同時翻譯的過程也讓自己增進該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訓練對中文文字的掌握,尤其是後者,將自己再度拉近與中文的距離。身處異鄉的歲月,思緒常在不同語言之間飛速轉換,而筆譯需要靜心,彷彿祝禱,它讓自己即使身處繁忙都市,仍有一方天地。

德國人的歷史建築開放日

作者:高蓓明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保護建築開放日”,我們又可以去享受眼福了!

在德國,每年九月的第二個週日,人們有機會去看那些雄偉壯麗、平時進不去的建築。因為那些都是私人的別墅,只有在這一天,如果主人同意,他們就會開放自己的房子,讓陌生人參觀。不過這些建築,都有一個條件,就是屬於政府保護文物之列。有些豪宅,哪怕再現代化,再輝煌再藝術,都不在這個之列。能夠上名單的建築,都有一定的歷史背景,或者在建築史上屬於某種風格。

這個活動起始於1993年,到如今已經有30年之久了。每年的這一天會吸引數百萬參觀者。它的目的是讓人體驗建築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先祖對建築的歷史貢獻;也是德國人對“歐洲遺産日”的致敬。德國人最初於1991年在黑森州開放古建築,之後有越來越多的地區和城市加入這個紀念活動,到了1993年就正式確定了下來,不僅如此,每年的這個日子,還會加入一個確定的主題。比如,2000年是《舊建築,新機遇》、2002年《街道、廣場和建築群》、2003年《生活在歷史古迹中》。2020年新冠大流行,德國首次舉辦了網上的虛擬開放日,得到了1200多份的捐助金。加入這個活動的人從志願者到國家古蹟辦公室。除了私人歷史建築擁有者外,還有2,600多個城市參與其中。同時,這個紀念日活動,還為年輕的藝術家提供機會,他們可以在這一天,到處去拍攝這些歷史建築,參加攝影競賽,唯一的條件是題材要突出當年的主題。

這裏介紹我市Remscheid2023年開放日中的一棟建築。

在我們城市的一個區域Hasten,有一棟壯觀的別墅,它處在一個交通要道口,每當人們駕車經過時,都會對它瞥去驚奇之目光,讚嘆 之餘,會好奇這房子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目前擁有別墅的這對夫婦,男主人叫Maik Bangert, 48歲;女主人叫Bianca Bangert, 44歲。他們正處當年,風華正茂。在他們的身後是他們的家—-2023年供開放參觀的老別墅。

這棟別墅建於1899年,是一棟磚結構的建築,整棟樓有27間房(令人不可置信),入口處是一扇沈重的實木大門,花園外是鐵藝欄杆。這裏所有的一切都受到文物保護,包括花園和花園裏的樹。

這棟別墅,在當地人的口中,稱它為“Feld 莊園”。Feld是從前這裏的一名有錢人,全名叫Max Feld (1858-1940),他擁有一家製造鋸子的工廠。我們這裏是德國重工業地區,也是製作工具的著名城市。二次大戰期間,Remscheid被盟軍轟炸得一塌糊塗,主要目標是這裏的軍工工廠。比如,著名的 Alexanderwerk和Mannesmann。這個有錢人Feld有四個兒子,他於1898至1899年造了四棟別墅,給每個兒子建一棟,可見他具有雄厚的實力。

Bangert夫妻買下的別墅,就是這四棟裏的一棟, 在國王大街188號。1941年,這棟別墅先被Heidmann家族買下,所以,當地人還稱它為“Heidmann莊園”。後來,又轉賣給一個油漆匠。Bangert夫妻就是從油漆匠手中買下的。不要小看了德國的那些手工業工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小公司,如果技術好,高級訂單多的話,收入頗豐。我就認識過這樣的手工匠人,他們往往都是為富豪和大企業服務的,很搶手吃香。

2016年,Bangert夫婦很偶然地在因特網上看到這棟別墅出售,出售價格為50萬歐元。當時,他們住在我們隔壁的城市Radvormwald,孩子們還小,都住在家裏,他們需要比較大的空間。Bangert夫婦馬上趕去看這棟房子,一看就非常喜歡,不僅僅是喜歡,還非常震撼。他們知道,這樣的房子,今後不會再有人建了,這等於是一座建築豐碑,他們必須拿下。一星期之後,他們就簽下了合同。

2017年起,他們開始了浩渺的工程,並稱之為“一生的工程”。如今已經6年過去了,所有的工程,都是自己做,不借手他人。因為Maik本人就是搞衛浴裝修的,自己有一家公司。白天在公司幹,晚上在家裏幹。太太負責公司財務和管理,另有本職工作—-教育工作者。在家裏,太太既幫著丈夫一起幹,又照顧四個小孩。這個女人真是超級強人,太厲害了。

新家有六百平方米,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間;花園有三千平方米,孩子們可以在那裏翻天覆地;花園裏還有一個亭子,女主人可以在那裏點上一支小蠟燭,喝一杯下午茶,看看風景和孩子們做遊戲。

目前,他們大約完成了工程的百分之七十。他們的目標:完全恢複成當年的原始面貌。”這是一生的工程,就像科隆大教堂那樣,總在完成中。“Maik自豪地說。他們投下的裝修費用,別人家可以買一整棟房子了。

他們將屋頂拆開,把四周的石膏裝飾板拿下,重新修整;鋪設了兩千米長的電線、租了一部吊車,將沈重的意大利石板弄到閣樓的衛生間去。每一步驟都必須得到文物保護局的同意,因為房屋的原型必須保證不走樣。現在流行使用太陽能,他們在房頂上裝太陽能裝置的時候,必須讓人家在外形上看不到,這些都是高難度工作。Maik為此在屋頂之下裝了200根排骨木架。裝修期間,杜塞(我們的州府)的有關單位還派人來監督。

還有一個高難度工程是供暖。老式房間有4米多高,長排型的走廊有十九米長,要給這麽大的空間,在冬天供暖;還有那些老式的巨大家具(瑞典的設計,北歐人的巨製),都很費暖氣。Maik專門採用了那種燃燒Pellet的暖氣裝置(這個大約是最新的技術吧?俺不懂)。

餐廳的木頭地板,有124年之久;牆上的大理石裝飾是威尼斯花型、玻璃房的地磚也是原物,他們是在把當前的水泥地去掉之後,在下層發現的;綠色的牆紙和護壁板,已經在德國找不到廠家了,他們去英國定製的……所有的所有,都展示了主人的熱情和智慧。

民間有高手,在德國各地各階層,都藏龍臥虎。他們總是讓我驚嘆不已。

我們那天去得很早,按照往年經驗,參觀的人會很多,早去早完成願望。果然,到了那裏,已經有許多人捷足先登,有全家拖兒帶女來的,也有老夫老妻一起來的,德國人對傳統的東西歡喜有餘。

女主人盛裝在門口迎接,桌上放著小點心招待參觀者;廚房也開放,讓大家盡意地享用飲料。我們上上下下看了全部的樓層,有些房間開放,有些關閉著。我們看到這對夫婦很用心地佈置每一個房間,用的都是古董家具,包括老式的打字機、三角鋼琴,書桌書櫥,大衣櫃等等。

總的感覺,與往年去過的古建築相比,裝飾和佈置都離專業水凖還差一點點。本來,這就是個資金問題。如果有足夠的錢,可以請到最好的專業設計家。這對夫妻已經盡了全力。

我們還去了花園,花園大多數地方都還沒有修整過,到處是建築材料和工具,他們要做的事情還很多,真是一生的工程!家裏的四個孩子還很小,這對夫妻仍要努力地工作下去。還好,他們有足夠的熱情可以支撐,向這些熱愛傳統富於勇氣的德國人致敬!

作者簡介高蓓明(德國),上海人,文革中最末一屆知青,文革後第一屆大學畢業生。上世紀80年代出國,1990年起定居德國。業餘時間喜歡旅行,閱讀和寫作。有許多文章散見於海內外報刊雜誌和網絡平台。目前為歐華作家協會成員、德國《華商報》專欄作者、德國基督教會萊茵地區婦女理事會理事。

(上圖)德國建築圖片之一 (攝影:高蓓明)

(上圖)德國建築圖片之二  (攝影:高蓓明)

探索更多來自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