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處的光(下)

9 月 26, 2023
sky reflection illustration

(【報導文學】第74號)

作者: 魯秋琴

 苦甜農場繪製了一個友善家園的藍圖,提供了多元的學習環境。農場的面積大約為8公頃,除了有21位住民外,還有42位日間來此工作的自閉症患者,加上工作人員,整座農場有近百位工作者,一起從事農務及行政工作。在這裡,不論程度優劣,從清潔到精緻木工,依孩子的能力分配工作,論工計酬。有的孩子有自己的銀行帳戶,也有的孩子需要社工幫忙存錢。全年的工作是按時序更替,春天種花、秋天收松果、冬天做手工藝,整個農場的作息與社會及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農場基地內,有手工藝工廠、牧場、溫室菜圃、盆栽與溫室花卉、木工廠。這些都是專門為滿18歲的自閉症者設計的。 工作的動作固定,有效地刺激觸覺,成品具有經濟價值,適合注意力可以持續20分鐘以上的患者。

  牧場有一座很大的馬廄,一位年輕人忙著介紹他照顧的馬匹。負責的波妮小姐說,過去8年已有包括MSU(密西根州立大學)在內做的10個研究計畫,其結論一致顯示,經過馬術治療後,患者的情緒、睡眠都較穩定,語言功能亦有所進步,並使肢體改善,末梢神經由內而外更為發達。牧埸的每一個工作室都是在喚醒自閉患者的潛能。順著溫室菜圃的方向走,一名工作人員與自閉症工作人員一起抬著一桶肥料從菜圃旁走過來,就像一般的工作夥伴,這是自閉症患者融入社會的第一步。

 鄭老師希望小樵將來能像貝絲小姐一樣,學得一技之長,以自信的笑容面對生活。然而一旦選擇了苦甜農場,那麼就得遷居國外,學習用英文溝通,重新適應不同的人 文,一般人尚無法接受異邦的生活,更何況是一株原本就脆弱的小苗,將小樵連根拔起,實在是困難重重。

 2014年,鄭老師帶著小樵來到花蓮黎明向陽園農場。原始自然的氣息,不斷挹注生命的能量。於是,小樵不再惶恐,心境也變得平和自在。鄭老師改變了赴美的藍圖,決定在自己的國家,打造適於小樵的家園。每天清晨,陽光像剛從漆黑的泥濘中孵出來的蛋黃。破曉時分的街道顯得那樣喧嘩,卻也那樣有朝氣。走到街口,黎明向陽園的老師們笑臉盈盈地打開交通車的門。小樵忙不迭地坐上車,與同學們互道早安。車上都是大肯兒,雖然少了語言溝通,卻能透過彼此的肢體語言,培養同儕的情誼,在漫長而孤單的夜路上,終於找到了迴響和交會的光芒。

 父子倆開始揮汗勞動;體驗種樹、移樹、挖樹,還有除草的工作。隔絕了都會的擾攘紛雜,甚至連電視都沒有,努力張起身後那雙隱形的翅膀,恣意地遨遊在田野裡,望著小樵酣然入夢時噙在嘴邊的笑意,鄭老師感到無比的欣慰。

 黎明向陽園有動物輔助治療和農牧園藝治療,從栽種保健植物、野菜乃至於與動物互動,都具有療癒作用。「原本無血親,落地成兄弟」,在這裡,小樵和這些老師、同學、朋友和工作人員甚至是其他動物,培養出一定的默契與感情,進而漸漸形成第二家人的關係。 然而,鄭老師實在不敢就此卸下責任,把小樵交託給黎明向陽園,畢竟,還有許多無法透視的暗角等著父子倆一起去揭曉。

 為了能夠延續父子親情,鄭老師不停地修正規劃,終於根據這些藍圖向政府提出申請,成立了雙老家園。幾戶自閉兒的家長住在一區,社區內有培養孩子生活獨立的「社區居住」、「小型工作坊」;可以接單製作咖啡包、也租地種香草、養雞、賣雞蛋,甚至製作餐飲。孩子們可以按照能力分配工作。家長們無怨無悔地充當義工,守望相助。自閉症的孩子有一顆特別純淨的心,他們不計較,也沒有糾結,只要有明確指示,他們總會努力達成,對於上課的老師或家長,他們更是尊敬有加。

 雙老家園在許多家長的合作下逐漸萌芽,專任老師們用愛心和耐心去帶領這一群逐漸長大的孩子和逐漸變老的家長,歲月悠悠,家長們終究得放手,在他們離去之前,惟一的願望就是打造一個充滿關愛和信任的家園,在良好互動中培養生活的能力,更從在與自然界的接觸中,激發出個人的潛力,羽化出新的人生。

 二零一九年底,我們回國時,疫情才開始,雙老家園逐漸成形,小樵已經長成為一個高大的青年,在宜蘭鄉間的民宿區,他安詳自在,時而為大夥收拾杯子,時而望著天空微笑,登山時,他永遠是個好幫手,一個人能提幾個背包,還健步如飛地走在前頭,熱切地帶領我們享受「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的大自然饗宴。

 一千多個和疫情搏鬥奮戰的日子,被一連串封鎖的禁令和病毒的危機套上了桎梏。疫情改變了日常,許多患者被屏敝在醫療中心,和教養院之外,患者彷彿暴風雨中的孤舟,在驚濤駭浪中掙扎,而前方那一線光芒卻漸行漸遠,有人就此被孤立,更有許人因為情緒失控而鑄成大錯。

 鄭老師動員了所有的家長,輪流守護家園,陪著孩子們在農場耕作,從大自然中找尋新生的力量。沈浸在雙老家園的工作坊,摒擋了硝烟四起的疫情所造成的震撼。面對各種無常人生,他們努力地搭建了一座諾亞方舟,讓患者在狂風巨浪中篤定地駛向那神奇的燈塔。

 最近一次回台灣,小樵學會了戴上口罩後,一轉身,他成了糾察隊員去強制每個人,每當有人除去口罩,他就立刻走過來警示,叫人啼笑皆非,卻也不得不佩服老師們的諄諄教誨。他魁梧健壯,凝神專注地去完成每一件小事,但是,極少人能夠知道他的執著和善意。看來怪異舉止的行為中,卻潛藏著一個純潔無私的心靈,鄭老師成了小樵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光芒,在他的扶持和呵護下,小樵得到了諒解和包容。但是他並非孤軍作戰,在雙老家園,他們組成了一排守望燈塔,與許多家長接力,共同渡過了疫情和種種的難關。

 所謂圓滿,是不能抽離任何一種障礙的,在所有的災難和浩劫後,當人們利用有限的生命力去復蔽創痛和障礙時,從過程中體會宇宙萬物的奧妙。僅管這是一條廣袤無垠的道路,鄭老師卻用不懈的努力去喚起共鳴,燃起希望的光芒,藉著那微弱而溫暖的力量,祛除恐懼和黑暗。於是,自閉患者的世界不再陷入絕望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