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回憶】第80號) 作者:許之微
(五)
十八歲以後的葉卡捷琳娜身體迅速發育起來了, 從一個半大姑娘變成一個對異性很有吸引力的女人。然而, 她只能對著鏡子顧影自憐。
1753年, 在葉卡捷琳娜結婚八年之後, 她的生命中出現了第一個向她靠攏的異性。塞治·索圖耶科夫(Serge Saltuikov)是皇儲夫婦的內侍, 出身於貴族家庭, 長著很招女人喜歡的身材和面貌。他常常在葉卡捷琳娜獨坐庭院, 望著盛開的花朵發楞時出現在她的身邊, 周到地為她披上風衣, 殷勤地噓寒問暖,或說個不傷大雅的笑話, 或不無才情地評價葉卡捷琳娜正在讀的書。漸漸地, 葉卡捷琳娜兩天看不見他就悵然若失。
終於到了這樣的一天, 彼得隨女皇外出打獵, 葉卡捷琳娜藉口不舒服留在聖彼得堡。趕上塞治出差回來到宮中當值,葉卡捷琳娜把他引進臥室。已婚的塞治熟練地讓初試雲雨的葉卡捷琳娜興奮不已, 激動不已。而塞治卻驚訝地發現葉卡捷琳娜居然還是個處女。男人對處女的心態是矛盾的。許多人追逐處女, 但一些人與處女發生不應當的性關係後, 又容易產生負罪感。聽著處在幸福中的葉卡捷琳娜喃喃地說,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她都要和他在一起, 永遠也不分離時, 塞治後怕了。塞治已婚, 妻子是女皇的貼身侍女。就算沒結婚, 玩了皇太子沒動過的女人也了不得呀。這女人動了真情, 如果她真的色令智昏, 那可是掉腦袋的事啊!
塞治藉口生病, 請長假待在家裡。打獵歸來的女皇覺得蹊蹺, 明察暗訪之後, 將有重大嫌疑的塞治調到瑞典。塞治畏縮的態度比他被皇上調走的消息更令葉卡捷琳娜傷心。
整個俄羅斯都期待著葉卡捷琳娜完成生兒育女的歷史使命,而這次性經歷教給了她完成這個使命的基本技巧。葉卡捷琳娜知道, 再不懷孕, 女皇完全有可能另尋她人來取而代之。到那時候她就慘了。葉卡捷琳娜是個聰明的女人, 她在彼得高興的時候假裝無意地觸碰他的身體。睡覺時把渾圓的手臂裸露出來搭在彼得的身上,進而把臉貼上去。一直到彼得沒有做出拒絕的下意識動作時, 她把綿軟的胸脯貼在彼得的身上, 抓住彼得的手在自己光滑起伏的腰肢和臀部游移。最後也就證實了, 丈夫彼得是有性能力的, 儘管他並沒有完全克服對女人身體的無名的恐懼。
謝天謝地, 葉卡捷琳娜懷孕了!這事被證實之後, 女皇葉莉莎維塔激動得熱淚盈眶。老天有眼,俄羅斯開天闢地以來最偉大的君主彼得大帝後繼有人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女皇親自守在產房, 迫不及待地把新生兒抱回自己的房間。她要精心照料, 親手栽培, 絕不允許任何人干擾。
可憐的葉卡捷琳娜,像是用完了就被擱在一邊的工具。親生的兒子一週只能見一面。但她很快也就適應了。沒什麼好難過的, 自己本來就是工具。同一個根本不愛的男子發生性關係還要主動, 還要費盡心機。這孩子不是愛情的結晶。任務完成了, 至少在冬宮的地位也穩定了吧。整個身心也該放鬆了。
自從葉卡捷琳娜為自己立下三個討好的原則以來, 她便開始為自己編織人事關係網, 主動地向能夠接觸到的人示好, 從傭人到皇上她都不得罪。完成了生孩子的任務, 得了女皇一大筆賞賜, 葉卡捷琳娜有閒, 有錢, 有地位。她心定神怡, 容光煥發。女皇不讓看孩子, 她除了敷衍丈夫, 就是讀書和結交。不過她有相當一段時間沒有同年青的男子交往, 倒不是婆婆看得緊, 而是她被第一個情人塞治傷了心。
1755年,英國派了新大使到俄國。這位查爾斯爵士(Sir Charles Hanbury-Williams)從一開始就獲得了葉卡捷琳娜的好感與信任。他斑白的頭髮梳得一絲不苟, 面容慈善安祥, 說話從容不迫。他讓葉卡捷琳娜一下子就想起了已故的父親。當他們有機會在一起談話時, 查爾斯爵士言語中流露出的父愛讓葉卡捷琳娜止不住地訴說自己精神上的孤獨和對親情的渴望。這個年青女人的真誠和信賴也打動了年老的爵士。他很快將自己年青英俊的秘書斯坦尼斯拉奧(Stanislaw Poniatowski)介紹給葉卡捷琳娜, 並且不斷地在金錢上支持她。每次借錢給她時還說,“你就用吧, 千萬不要想著還錢的事。”
斯坦尼斯拉奧出身於波蘭貴族家庭, 高個子, 娃娃臉, 比葉卡捷琳娜小三歲。他很快被葉卡捷琳娜成熟的風韻和聰明才智所吸引, 愛她到了難以自拔的地步。這種似火的熱情和孩子般的真摯感動了葉卡捷琳娜。他們之間的關係保持了五年, 以斯坦尼斯拉奧被迫返回波蘭而結束。這期間葉卡捷琳娜又生了一個女兒。人們相信這是他們愛情的結果。女皇給孫女兒取名安娜以紀念彼得的母親。安娜兩歲時夭折了。
(六)
女皇葉莉莎維塔的身體越來越糟,幾次病倒, 難理朝政。朝廷內外謠言四起, 說女皇將把皇位傳給剛剛幾歲的孫子保羅, 而不是兒子彼得。葉卡捷琳娜知道, 一旦此說言中, 彼得在俄國將無地位可言, 自己的未來會更慘。
女皇看不上彼得有兩大原因: 第一, 彼得神經兮兮的, 難擔領導和治理國家的重任。第二, 彼得不愛俄國, 甚至毫不掩飾自己的態度。尤其是當俄國捲入七年戰爭之後, 他居然希望敵對國普魯士取得勝利。
二戰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認為“七年戰爭”(1756-1763)應該算作第一次世界大戰。七年戰爭中一方為普魯士, 漢諾威(Hanover, 處於現德國西部)和英國, 另一方是奧地利, 俄國, 瑞典, 法國和薩克森(Saxony, 處於現德國東部)。西班牙和葡萄牙稍後加入奧俄方。
俄國在近代史上多持親英立場, 這次是個例外。因為法德是死對頭, 而英法在海外殖民地的爭奪上矛盾激化, 不可調和。七年戰爭不僅把歐洲搞得狼煙四起, 而且這些西方國家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地也大打出手, 造成上百萬人的死亡。
彼得從小就崇拜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他的木頭玩具兵身上漆的是普魯士軍裝。他自己也搞了一套穿, 受到女皇的痛斥。在前方將士流血死亡時, 彼得的所做所為怎能不讓女皇擔心, 讓葉卡捷琳娜感到恐懼? 更何況彼得近年來也學會了找情人, 揚言不需要葉卡捷琳娜了。彼得被俄國上層拋棄和自己被彼得拋棄這兩種可能,對葉卡捷琳娜造成了雙重的、 迫在眉睫的威脅。
儘管葉卡捷琳娜對俄國上層權力圈子十分關注, 並努力編織自己的關係網, 接觸近衛軍卻始終是她的一大禁忌。十幾年來, 她一直克制著自己,不同近衛軍軍人直接交往。但到了目前這種危險的關頭, 葉卡捷琳娜知道必須有所行動了。
1760年春, 在同彼得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吵之後, 葉卡捷琳娜憤然離開房間走到陽台上。她忽然感覺到有人向她投來灼熱的目光。轉首望去, 一個英武的軍官正注視著她。對此, 她報以微微一笑。
回到房間後, 她佈置自己的心腹侍者去打聽今天值勤的軍官是誰。侍者很快回來報告說, “那是格里高利·奧洛夫(Gregory Orlov), 剛從前線調回的戰鬥英雄。他家兄弟五人都在近衛軍服役。”
瞅著空, 葉卡捷琳娜差人叫來格里高利, 讓他談談前線的情況。你有情, 我有意。沒多久乾柴就被烈火點燃了。奧洛夫填補了斯坦尼斯拉夫走後留下的空白。溫柔浪漫或許有所不及, 熱烈勇猛卻是前所未有。何況, 奧洛夫兄弟在近衛軍中的人脈和影響, 讓葉卡捷琳娜覺得有了依靠。現在, 她知道她在未來與彼得的政治角逐中已經略佔優勢。而葉莉莎維塔女皇的健康狀況, 已經不允許她分出精力來另外安排皇位繼承人了。
1761年12月25日下午三時, 葉莉莎維塔女皇病逝。在安排女皇的葬禮時, 有人鼓動葉卡捷琳娜趁機奪權。葉卡捷琳娜說不是時候。此時她已懷孕五到六個月。她索性一直穿黑色孝服守在婆婆的靈柩前。而剛剛加冕的彼得三世卻根本沒有這個耐心。
葉卡捷琳娜推遲了奪權, 卻利用守孝贏得了東正教教會和信徒的讚揚。當然, 懷孕和守孝並不是葉卡捷琳娜暫不動手的主要原因。她想得更遠: 彼得三世一旦掌權, 就極有可能在國家利益和宗教立場上與俄國主流社會背道而馳。那樣就為她政變奪權提供了道義上的理由和更廣泛的支持者。否則, 奪下了政權也會再被別人奪走。這一步, 她一定要走穩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