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新聞日報訊】西北春晚,驚世之作;書嶺中軍,運籌帷幄;譚穎新意,思問潤色;周剛精雕,老穆細琢;喬楠力薦,秋辰弄墨;馮李回服,珠聯璧合;曉春紅裝,玉紅素裹;向黎孫焰,青言妙說;未忘孫宏,唐裝英魄;寄語辛醜,國泰民樂。
——喬楠為西北春晚圓滿舉行賦詩一首
不一樣的春晚,在這個非比尋常的冬天開出了最溫暖的一朵花。
西北春晚讓鄉親們足不出戶,在雲上熱鬧相聚,在視頻中互道祝福。這也象徵著牛年,人們能戰勝一切災難,從此牛(扭)轉乾坤,人間泰平。
大華府西北同鄉會是一個團結興旺的民間團體,正值喬楠會長卸任,張書嶺會長接棒,在現任新會長的發動下,在前幾任老會長的推動下,有譚穎導演的創意,有穆建西的編排,有理事會成員眾星串珠,有周剛名譽會長精心的後期製作,整台晚會一氣呵成,精彩流暢,餘興未了,餘音繞梁,直播現場觀看的鄉親們多達近千人,捧場的掌聲叫好聲,就像牛氣沖天的牛年一樣,猶在耳畔,縈繞心間。
1月16日直播當晚,紅紅火火的畫面伴隨著喜慶的音樂拉開了春晚的大幕。首先是新任會長張書嶺致詞,他以“牛”在中華文化中代表著勤勞樸實,堅韌厚重,勇敢豪邁等的吉祥意義為開端,奏響了西北同鄉會祝福春天,祝福牛年的序曲。雖然往年西北同鄉會全體理事們都會精心奉獻給社區民眾一台有鮮明西北特色的西北春晚,但今年大家無懼疫情的陰霾,依然為社區精心準備了這台雲端春晚,於是,在螢幕裡與螢幕前共同舉杯的熱烈氣氛中,大戲開場了。
這次的節目主持人由每位理事擔當,他們兩兩搭檔,親自操刀上陣,反復看視頻,抓耳撓腮寫串詞,既要避免視頻播出缺乏的現場感,又要利用好視頻的優勢,那就是多次練習,反復琢磨,以最佳的狀態,最好的陣容,最飽滿的情緒投入到錄製中,哪怕是與背景協調的顏色,與節目內容搭配的服裝,與搭檔銜接的每句臺詞,與觀眾互動的一絲語氣,與眾人合作的一次鼓掌,無一不按照譚導、穆導、思問導演的要求進行細細打磨,以細節追求完美,最終呈現在螢屏上的是一出流暢有致、精彩無限的文藝晚會。讓觀眾在特色鮮明的西北五省風味中,有一種不是現場勝似現場的感覺,特別令人稀奇的是,所有理事擔綱的主持人竟然有模有樣,閑諞說笑,拋磚引玉,能說能唱,流暢自如,每位理事的主持都堪稱合乎水準,千人千面,風格各異,趣味橫生,將地地道道的西北味道、家鄉情結、地方口音都一一體現了出來,散發出這場出乎意料的雲端盛宴的火熱光芒。
聽著螢幕上一對對搭檔絞盡腦汁的串詞,既親切、家常,又不乏文化淵源,榮譽會長馮甯平與新會長張書嶺搭檔時,“你知道我們寧夏的地方文藝都有哪些嗎?”“這個問題難不倒我,我畢竟也是寧夏人。寧夏除了花兒,還有一種非常獨特的寧夏表演唱。”於是,一道純正的寧夏民間藝術形式表演唱《寧夏數花》展現在觀眾面前。
再聽聽,穆建西與雷曉春這對搭檔,“即使時空阻隔了目光,即使歲月模糊了記憶,無論身在何方,春節都像一條紐帶,把我們和家鄉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春節,對於身在海外的我們來說是一個情結,也是對養育我們的土地的眷戀和牽掛,它不僅僅是一個節日,而是普天之下炎黃子孫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待。”睢,詩一樣美的串詞,讓西北春晚頓時又雅又暖又感人肺腑。“秦腔形于秦,精於漢,昌于唐,整於元,熟於明,揚於清,千年不變,蔚為大觀,堪稱中國戲劇之開山鼻祖。”“大吼一聲秦腔,聲聲豪放。人生的舞臺就此粉墨登場,生旦淨醜說白了都是咱老百姓的形象。”於是乎,原汁原味的秦腔小品《說秦腔》登場了。這種文化和傳統的底蘊是融在西北人的骨髓中的,他們就像孫宏那句串詞“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孫焰與陳向黎這對西北老鄉,竟然用家鄉話西寧方言來考一考對方。“你知道西部歌王嗎?”“這個你可難不倒我,他叫王洛賓。他挖掘整理了大量的西部民歌,尤其是散落在你家鄉——青海的民歌花兒。”於是,青海有代表性的樂曲《花兒與少年》隨著悅耳的小提琴演奏彌漫心間。
李暉與劉玉紅搭檔生髮了一番感慨“青海高原的花兒與少年演繹了愛情傳奇,黃土高坡的藍花花唱出了兒女真情。”“是啊,想當初我們也曾花季,你們也曾少年,一眨眼,人生路也要過半了。”“知天命了,才知道功名利祿比不上身邊始終有個知冷知熱的人。”一句點中靈魂,西北藝術團的經典音樂小品《人生》開始了這段濃縮生命歷程的故事,讓人再次唏噓不已。
恰在節目播出中間,新老會長張書嶺和喬楠攜手為西北同鄉會終身榮譽會長吳世華醫生道賀,祝福吳老86歲壽辰快樂,祝願吳大夫雷巧玲夫婦健康幸福。在眾理事的祝福聲、掌聲中,兩位主持人順暢地過渡到下一個時尚節目黑白色彩舞出的幽默。仿佛讓人感到生活中幸福是一種色彩,快樂也是一種色彩,但只要有心,在單純、樸素、簡練的黑白色彩中,同樣能發現樂趣。
精彩的瞬間舉不勝舉,劉玉紅與穆建西搭檔串詞的創意功夫扇《千佛之武》節目,不僅贏得開場亮相的聚焦,還代表著文藝節目的地方色彩和文化意韻,美與力量相統一,精巧與歷史互輝映,大氣磅礴,突出了經典中的經典。
王俊傑演唱的《夢中的蘭花花》、王芳老師演唱的陝西戲曲眉戶《許婚》、《梁秋燕》,都散發著濃濃的黃土高原氣息,剛柔並濟,粗獷高亢的嘹亮中,也有如鶯如燕的清麗婉轉,陝西方言小品《我愛陝西》,搞怪幽默舞蹈《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都表達著一方人氏對一方水土的熱愛和驕傲之情。
多才多藝的李暉獨唱了經典懷舊歌曲《光陰的故事》,女子群舞《天邊》又將人們的思緒牽引到了遼闊的蒙古草原,男子群舞《秦俑魂》和風情小品《城牆下》又展現了時光荏苒中古老西安的歷史與生活風貌。
西北春晚結束了,觀眾的評價沸騰了,有為策劃、導演點贊的,也有為編排、製作點贊的,更有為報幕串聯開創的新穎叫好的。西北同鄉會可謂人才濟濟,大咖雲集,他們在兩個多星期的時間裡就製作出了這麼精彩的雲端春晚,讓人一睹了西北特色和西北人的才情。
最後還是借用孫宏那句串詞: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西北同鄉會供稿,撰稿:潘秋辰,照片來自截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