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園地】 第11號

作者:聞言

汪祥生晨起洗漱後,同往日一樣,未及早餐,就趕快捧起手機看起了微信。
「噫!怎麼回事?」一點開大學同學群,他不禁叫了起來。
手機上灰暗的屏幕,除了底下輸入框右端那一張小小的笑圓臉,往日從屏頂一條條長長短短跳動而出的信息,不見了蹤影。他好像走進一個詭異的大廳,四周空寂無人,任你叫喊也無回應。
「微信群被封了嗎?」他猜想。他雖聽說但尚未見識過「封群」,馬上回到微信界面,點開和楊浩一對一的微信連接,再點開了「視頻通話」。
楊浩是大學同學群群主。這個微信群,是四個月前年級上同學們在母校聚會時,有人倡議後由楊浩建起來的。當時大家響應很熱烈,很快就有一百多人入了群。
汪祥生對互聯網上通訊、購物、娛樂這些東西一向陌生,連這蘋果手機都是兒子在春節過年時給買的,直到下載微信應用加入了微信群以後,才逐漸知道在手機上有這麼多誘人的新玩意。
「楊浩,在看電視新聞嗎?」看到楊浩瘦削的臉出現在手機屏上,汪祥生微笑著問。
「沒有。你是想問咱們微信群情況吧?」
「是呀! 怎麼,你也看不到其他人的信息嗎?」
「看不到!我打電話問了幾個人,他們也都看不到。看來我們群被微信監管網警給封了。」
「那咋辦呀?」沒微信了一時還真不習慣,汪祥生趕緊問。
「沒關係! 咱們再建一個新群嘛。」楊浩微笑著輕鬆地回答。

這個微信群,雖說才幾個月,但都是彼此熟悉的老同學,大家言語隨便較少拘束。通過網絡空間的文字信息交流,人們無聲的話語熱烈,群裏氣氛隨話題變換冷熱涼暖,好像一個公園裏有著白天黑夜春夏秋冬。大家時而因觀點不同產生爭執,言語交鋒有時甚至相當激烈,活似一個小小的江湖暗潮洶湧。
他們這幫文革中的大學生,現在都是退休老人,兒女早已成家立業不用他們再煩惱,有大把空閑時間玩微信。那天,剛建起的微信群,同新開張的商店差不多,一下子湧進了好多人,有些斷了音訊幾十年的老同學,也不知從哪兒一下子冒了出來。
「汪祥生,好多年不見了! 你現在哪兒呀?」……
「還記得我嗎?汪祥生,我是二班的劉天儀。」……
「汪祥生,軍墾農場出來後就沒你消息了,咋回事呀?」……
一時間群裏熱鬧非凡,大家忙著互相招呼問候。一條條問與答的信息跳上手機屏,汪祥生感到就像在茶館裏聚會那樣,往日的老同學們都聚到一起了。雖說不見人面不聞人聲,但交互傳遞的文字在眼前流動,一下子將人拉回到了幾十年前。
他們這批大學生,在文革前進入大學,那時高考錄取率極低,是社會上人人羨慕的幸運兒。但剛學習了兩年多,他們就身不由己地捲入了驚濤駭浪的文革巨潮,於是,造反、停課、武鬥、複課,昏頭昏腦地折騰別人也被別人折騰了兩年後,被胡亂分配到全國各地,匆匆忙忙地離開了學校。從此,大家各奔東西,天南地北憑著各人的際遇在社會上沉浮,轉眼間數十年過去了。本來天各一方,絕大部份人都互不通音訊,不想,今天一下子竟能在微信群裏相聚,真是奇妙得令人不可思議。

打那以後,汪祥生的退休生活就忙碌多了,老倆口在家裏每天都要花不少時間,一人捧著一個手機上微信。汪祥生還參加了小學同學群、中學同學群、原單位的同事群、書友群、氣功群等另外好幾個群。妻子也有她的群和微信社交活動。 汪祥生每天在這個群裏待的時間最長。老同學們把各種各樣信息傳上來分享。有到東南亞、美國、歐洲、澳洲等國外,和國內雲南、貴州、海南、新疆、西藏等各地旅遊的照片。有關於「預防糖尿病的食療」、「醫學專家談如何預防老年癡呆」等健康養生的。有關於企事業退休職工退休金調漲的信息。有關於房價漲或跌的消息,和專家們的預測評論。有50年前電影明星的合影,或130年前某德國人拍攝的北京風景。有日本遭受颶風襲擊的報導,或特朗普被某女控告三十年前性騷擾的新聞。還有一些同學作的畫、吟的詩、寫的書法作品,等等。在許多帖文後面,還有加上去的各種各樣跟帖小圖,如「強」、[弱]、「握手」、「玫瑰」、[合十]等,表示讚賞、否定、支持和感謝……看起來熱鬧非凡。

但是,群裏一團和氣的氣氛,不久就被一篇轉帖文字《蘇聯為何敗亡?》打破了。群員們大多頂著各自不同的「匿稱」,活像戴著遮臉的面具參加嘉年華會,展開了你來我往的爭論。
「三大爺」:[俄國人把蘇聯拱垮了,自作自受活該倒霉!]
「老愚公」:[@三大爺 俄國人現在日子比中國人好過喲。]
「二姐」:[俄國現在是全民醫保教育免費,都由國家負擔。」
「老倔頭」:[@老愚公 好甚麼好?我侄兒在莫斯科做生意,那裏社會秩序差得很!」
「老愚公」:[@老倔頭 人家言論自由,講話不犯法。」
「三大爺」:[@老愚公 什麼言論自由不自由,你我都六、七十了,還有多少話好講嘛?」
……
誰也說服不了誰,爭論不了了之,群裏熱絡的氣氛漸漸涼了下來。汪祥生對他們的爭論不感興趣,在手機上點開了另一個群。
第二天,群主楊浩把《微信群管理規則》在群裏又公佈了一次,並且提醒大家務必遵守不可違反。但是,才不幾天,圍繞一篇關於中醫的帖文《海外勢力臥底大陸,目標直指祖傳中醫獨門絕技》,群裏又熱烈爭論起來了。
「山夫漁樵」很不以為然:[甚麼都怪到「海外勢力」,真是莫名其妙!]
「雨萍」:[@山夫漁樵 是真的哦!老外和國內有些人勾結,把古藥配方弄出去。我在日本旅遊就看到藥店裏有賣。]
「山夫漁樵」:[有人為了錢賣出去的,關什麼別人「臥底」嘛?]
「藍天白雲」:[@雨萍 階級鬥爭新動向。(壞笑)]
「山夫漁樵」:[扯太遠了吧,關階級鬥爭屁事!]
「藍天白雲」:[@山夫漁樵 玩笑話,玩笑話。(握手)]
……
群裏的爭論氣氛,有了點火藥味道。

文革時在校那兩年,同學們分裂成為尖銳對立的兩派,直到工宣隊進校後強力壓制雙方才停止了爭鬥,不久統統被匆忙分配攆去了社會。
在隨後數十年風霜雨雪的歲月中,所經歷的人生酸甜苦辣,早已冷卻了他們年輕時的激情與沖動,褪去了當年偏激的派性思維。但是,在那一段青春歲月刻骨銘心的記憶中,還深埋著許多人當年個人遭受的凌辱、痛苦與心酸。傷口雖早已愈合,但傷疤仍在。當年兩派的分裂已去,但導致分裂的思想根源,仍如病毒一樣潛伏在心底。
汪祥生和大家一樣,對此心知肚明,但畢竟同學一場,誰也不願重提當年傷心事,揭開彼此舊創傷了和氣。
微信群給了他們一個嶄新的社交園地。大家雖身處天南地北,但彼此思想與感情每天得以坦誠交流,在那些繞不過去的分歧回題上,終於逐漸發生言語交鋒,有時甚至相當激烈。
關於文革的爭論,由一則報導文革時北京高校一位有名的造反派頭頭近況的帖文引起。網上消息《XXX出獄後深圳辦廠又成富翁!》引起了很多人的憤怒。
「正派爺」:[XXX勞改後又出來表演,真不知羞恥,太不叫話了!]
「五城記」:[發發財而已,他那文革的案還是翻不了的。]
「四月茉莉」:「@五城記 很難說喲。聽說有歷史教科書把文革說法都修改了。」
也有一些人不以為然,認為XXX發財致富旁人無權干涉。
「小川他爺」:[XXX也沒什麼大錯,只是不走運倒了霉而已。]
「犟人」:[你這話不大對,XXX文革中帶頭整了那麼多人還沒錯?照你說法,文革還搞對了嗦?]
「小川他爺」:[文革對錯現在還很難說,要後代人才能作結論。]
「犟人」:[@小川他爺 這就是胡說八道了。有些人當年整別人爽,自己沒挨過整不知道遭整的滋味!」
「小川他爺」:[@犟人 說話放客氣點喲,文革整沒整過人自己清楚。文革反走資派,和現在抓貪官有不同嗎?]
「犟人」:[大家看看,這不是明目張膽為文革翻案嗎?」
「四月茉莉」:[算了算了,都是老同學嘛,別爭了!換一個話題。(笑臉)(握手)](上)

探索更多來自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