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園地》第1號.

                                    作者:亮水珠

華府作協於2019年08月24日下午在馬里蘭波多馬克活動中心,邀请劉嫄博士演講「愛書人的天堂-神遊美國國會圖書館」。華府作協會長陳小青主持了演講會。夏日炎炎之後,天高氣爽。約有30多人前來參加了演講會,其中有劉嫄的母親,百歲老人劉缘子老人,還有在國會圖書館做過多年義工的亓冰峰先生。

劉嫄博士(筆名原上草)是北美華文作家協會華府分會終身會員。她三歲啟蒙即在母親的指導和鼓勵下喜讀字紙。來美後從事基礎神經科學研究及管理,在事業上很有建樹,為此多次獲獎。多年來讀書、行路、攝影,她的足跡遍及六大洲五十國。著有《暢遊世界最大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一書(入圍多個好書榜)。除在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做雙語講解員服務來自全球的訪問者外,多次受邀在中國大中院校和博物館及大華府各中美社團做普及文化藝術的講座,致力於搭建溝通東西方文化之橋樑。

      幾千年來,人類的文明不斷發展,源遠流長。而不同語言,不同種類的書籍記載着豐富多彩的歷史,燦爛無比的文化,凝聚着浩瀚的知識,充滿了豐富的智慧。書籍是人類文明的載體,而圖書館則是書籍的匯集地,是為人們提供尋找,閱讀,交換,分享書籍的美好園地。正如劉嫄在演講開始所說,“圖書館是愛書人心目中的天堂。”

      劉嫄演講的日子,正好是著名作家,詩人,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博爾赫斯的120週年誕辰。她就用博爾赫斯的名言,“在我的想像中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做為她的開場白。

      劉嫄講到,全世界的圖書館多如天上的繁星,而美國國會圖書館則是最大也是最著名的圖書館。國會圖書館是美國1800年遷都華盛頓之後創立的,首批從英國買來的藏書740冊只是堆放在國會的一角。直至1897年圖書館才建立了如今被稱為杰斐遜大樓的獨立建築。

      國會圖書館的創立與美國三位國父級總統: 亞當斯、傑佛遜和麥迪遜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們都是終身博覽群書,手不釋卷,學以致用,並收藏有大量的書籍。他們表示,活著就不能不讀書。他們深信,一個民族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要用知識的力量武裝自己。

      國會圖書館的命運並不是一帆風順。英軍1814年燒毀國會時,全部藏書付之一炬。為重建國會圖書館,傑佛遜總統轉讓出6487冊藏書。1851年國會失火,55000本藏書有三分之二被燒毀。圖書館為了重建傑佛遜的藏書,至今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其他兩位總統也在身後將他們的寶貴藏書捐給了當地的圖書館。

      目前國會圖書館有多達一億六千七百萬件各種藏品,其中藏書及印刷品3900多萬冊,琳瑯滿目的書架如果肩並肩排起來可達一千多公里長;180多萬部影視作品,老式電影膠片展開有4萬多公里長,可以繞地球赤道一圈。那麼,這巨大藏品是從哪裡積累而來的呢?是不是花費了巨額的資金呢?

      其實,國會圖書館另闢捷徑,從1870年起,利用版權申請,即出版人申請版權時須向國會圖書館贈書,積累了海量的出版物。另外還有國際和圖書館之間的交流,各種各樣的捐贈以及國會撥款等渠道使得國會圖書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

      劉嫄說,圖書館平均每個工作日收到15000件申請入藏品,其中約80%留作館藏。如果僅由一位館員把藏品上架,每分鐘需要上架25件。由此可見圖書館館藏的數量巨大。

      那麼,這些海量的藏品保藏在什麼地方呢?在華盛頓特區,國會圖書館有三座主要建築,傑佛遜大樓,亞當斯大樓和麥迪遜大樓。在這些宏偉的大樓里里外外,有圖書館奠基人的塑像,有神話人物和歷史名人的雕塑,有宏偉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式的噴泉,有多個民族人物的頭像,有美輪美奐的壁畫,有發人深思的警句格言,還有圖書館作為華盛頓首座電力照明公共建築所用的“愛迪生燈泡”。這些無與倫比的藝術品和裝飾,使國會圖書館成為世界上最美的圖書館之一。

      美國國會圖書館是專門為國會議員服務的闭架圖書館,設有裝飾精美的議員閱覽室,只有議員才能將藏品借閱出圖書館。同時它又是實際上的美國國家圖書館。那它又是如何為普通讀者服務的呢?

      劉嫄介紹說,十六歲以上的个人憑身份證件都可以容易地辦理圖書館的讀者證。有了讀者證,就可以到國會圖書館的閱覽室讀書了。在國會圖書館有20多間按主題,地區語種和藏品類型分類的閱覽室。熱情周到訓練有素的圖書管理員會協助讀者找到需要的書籍或藏品,學識淵博知識豐富的圖書館員則為讀者答疑解惑。圖書館還設有專門為兒童服務的小讀者中心,開展各種活動推動青少年閱讀和愛讀書的情結。

      國會圖書館也是為全世界服務的圖書館。它50%以上藏品為非英語,有470種語言。每年接待世界各地來訪的180多萬訪客。每年網上閱讀頁數高達四億多頁。

      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會圖書館也有大量中文馆藏。图书馆有三百多萬件亞洲藏品,其中中文書籍約一百多萬冊,各種期刊一萬三千種,早期及現行報紙1200種。

這些藏品是怎麼被圖書館收藏的呢?早在1840年起,美國的外交官和傳教士就開始捐贈中文書籍。清朝同治皇帝贈送了十部中國古典名著933冊。1867年後,根據“國際文物出版品交換法案”使圖書館的中文藏書迅速增長起來。

劉嫄還向與會者介紹了在網上如何“訪問”國會圖書館,並希望大家去華盛頓特區時,不要忘記參觀國會圖書館,欣賞圖書館美輪美奐的雕塑和藝術品,定會留下美好的印象。

時間飛快,劉嫄博士的演講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與會者在留影之後,不少人還圍着劉嫄交流,并購買了她有關國會圖書館的著作。會後,餘興未盡的部分與會者同劉嫄一起聚餐。

      在當前巨大的信息海洋裡,各種信息巨浪隨時隨地撲面而來,淹沒人們的感官。信息碎片化衝擊着傳統的閱讀。多讀書,讀好書,不斷汲取人類文明的精髓,這關係到民族的興旺,世界的發展。圖書館像是愛書人的天堂,常去圖書館是保持讀書好習慣的重要一步。

華府作協﹐ 乃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在華府的分支﹐ 以在海外弘揚中華文化為目標﹐ 以培養﹑鼓勵﹑支持海外華文寫作為己任。主要活動有:

專題演講】: 每兩月將有一次;

【華府作協年刊】:每兩年將發行一期作協年刊。

【寫作工坊】: 請文壇上作出重大貢獻的著名作家親臨指導﹔每年一期﹐平均每兩月一課。

【寫,閱,評,聚】:每月一次;參加的會員事先提交自己的文章,並閱讀其他人的文章,在活動時匿名對每人的文章進行評論,以共同提高寫作水平。非會員可不提交文章而列席旁聽。

具體信息請注意報紙華府作協的活動通知,聯繫會長陳小青(443-791-6554);或參考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site/nacwadc1/home

每位華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寫出來;留給後人;分享給自己的親人,朋友;而這點點滴滴的文字可以匯成華人文學的大河,匯入中華文學的大海。華府作協願意為你服務,與你同行。希望在下次華府作協的活動上見到你!

(華府作協幹事會供稿)

探索更多來自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