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新聞日報訊】 慶祝黃埔軍校6月16日95週年,大華府地區黃埔同學會於6月8日星期六上午假華府僑教中心提前歡渡校慶。

今年適逢黃埔95週年校慶,在台灣鳳山的陸軍軍官學校將擴大舉辦。也由於今年年初立法院立委提議修改黃埔校歌,激起全球黃埔同學一致憤慨。華府黃埔同學會為配合陸軍軍官學校校慶活動及全球各地黃埔校友組織,特提前於6月8日提前舉辦華府地區黃埔校慶活動。

此次活動係由華府黃埔同學會會長鄭文彬召集,黃埔校友及貴賓等將近40人與會,為時一小時之活動以專題講座及影帶播放等方式進行。

華府黃埔同學會係由各軍校校友共同組成,因此黃埔同學會活動的一大特色就是唱三軍軍歌及黃埔校歌,此次活動亦不例外。在所有人員合唱國歌之後,黃埔同學繼續接唱軍歌及校歌,歌聲嘹亮,特別是唱到黃埔校歌時,每個人無不拉大嗓門,希望讓國內政治人物聽到海外黃埔同學的心聲。

鄭會長在致詞時表示在座的有大陸時期黃埔軍校畢業的陳鴻銓將軍,也有政府遷台後在台灣畢業的各軍校校友,不管是在那裏畢業,或是那個學校畢業,到了海外大家加入黃埔同學會,就是為了展現對於國家的支持。他並表示黄埔精神是維繫軍校同學團結一致,生死與共的精神支柱。正如同僑教中心陳世池主任及榮光會李會長在貴賓致詞時表示中華民國之所以可以迄立至今,成為民主典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於所有軍人犧牲奉獻、無私無我的黃埔精神。

陳鴻銓將軍接著闡述黃埔精神。陳將軍黃埔軍校15期畢業,畢業日期正好是1939年6月16日,與黄埔校慶同一天。他說抗戰時期中華民國犧牲了217位將軍,三百萬軍人,陳將軍以抗戰時空軍以寡擊眾為例,說明黃埔精神發揮到極致就是所有的軍人均能抱持著「不怕死,不怕難,為國家,為百姓」的黃埔精神 ,才能前仆後繼,爭取到最後成功。他最後期勉大家繼續努力,不僅推動民族復興,進而促進世界和平。

專題講座另外邀請到公民力社會企業召集人曾尹儷博士講述在海外如何投身僑社活動,並推動國內公民參與活動。曾博士專研公民參與,過去十年來數次回台灣支援選戰,曾擔任數位候選人的發言人。她在演說中以華府僑社推動的「青年論壇」為例,說明如何以服務方式協助海外僑民或學生,增進認識,使大家樂於互相協助,並促進僑社活動的正面發展。

此次活動有幾大特點。第一是邀請到亞太裔美國退伍軍人協會Alexander Chan會長。陳會長領導下的協會長期以來推動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華裔從軍人員之表彰活動,並在去年年底終於獲得美國川普總統簽署,頒發華裔從軍人員國會金質獎章(Congressional Gold Medal)。在各族裔均早已獲得此一獎章之後,陳會長終於為華裔爭得認同。

第二是華府榮光會李昌緒會長的與會。榮光會及黃埔同學會為華府地區兩大中華民國退伍軍人組織,長期以來雙方在推動各項活動方面均不遺餘力。近年來此兩大組織交流日趨頻繁,此次李會長參加黃埔同學會校慶活動,顯示雙方合作愈趨緊密。李會長同時也贈送與會人員先總統蔣公玉照乙幀.

第三是華府黃埔同學會與全美各地其他黃埔校友組織的相互合作。鄭會長表示早在五月中旬他即與數個校友組織連絡,探詢各組織校慶活動舉動時間及方式,並互祝活動成功。

第四是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的支持。此次活動贈予與會人員陸軍官校親愛精誠校徽紀念章乙枚,鄭會長表示原來計畫是要購買,但現任陸軍軍官校長陳將軍得知後,立即指示核撥支援,並要求陸軍官校校史館全力配合提供資料,充分展現黃埔親愛精誠精神。

第五是黃埔校友的大力支援。此次校慶活動採講演及影帶播放方式進行,在影帶播放方面,除了陸軍官校校史館的支援外,部份影帶係由熱心校友相互協調聮繫後所提供的珍貴影像組成。這些影像包含黃埔15期(1939年畢業)、22期(1949年畢業)、36期(1966年台灣鳳山)、1947-1948年間海軍軍官學校(山東青島)等時期的照片,取得不易。鄭會長特別感謝黃埔學長學弟的大力協助。

最後是黃埔同學會積極參與僑社活動的發展。在僑社陳惠青女士及各僑界先進的協助下,黃埔同學會近來多次協辦僑社活動,譬如五月份的僑社歡慶母親節活動,黃埔同學會就是主辦單位之一。而此次校慶活動邀請曾尹儷博士講演僑社活動的參與,亦說明了黃埔同學會與本地其他僑社合作的大致發展方向。

黃埔軍校係由國父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6月16日在廣東黃埔成立,並任命先總統蔣中正為第一任校長。1927年遷校南京改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對日抗戰期間西遷成都,並於各地成立分校,1951年於台灣復校,繼續培育軍中骨幹。黃埔軍校成立迄今,己畢業88期,將近26萬餘學生,參與東征、北代、平亂、抗戰等大小戰役,黃埔軍校成為中國近代史中重要的一環。

此次校慶活動計邀請僑教中心陳世池主任,亞太裔美國退伍軍人協會會長Alexander Chan,榮光會李昌緒會長及蔡德樑副會長,國民黨中央諮詢委員林遠夫婦,美京分部常委(前全美總支部常委)陳惠青女士,學生學人分部常委暨公民力社會企業召集人曾尹儷博士等人。

探索更多來自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