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傍晚,老公將兒子接回家,一進門,老公神秘地告訴我:“今天雇了幾個殺手刺客–”我嚇得一愣,盤子差點掉在地上,難道雇殺手刺客去搜尋恐怖分子?那是美國安全局的事!老公大笑,從後背“繞”出一個塑膠袋,裡邊有十來個大田螺,準備放到浴缸裡,吃掉正在茂長的小田螺,以讓這些“觀賞魚”有個清潔環境。
話說,我家魚缸,是2月份老公的朋友送的,不但送了魚缸,還送了一條一尺長的黑斑魚,之後公婆又為我們買了七條近2寸長的觀賞魚,我真不知道叫啥名。這八條魚,每天“和睦相處、安居樂業”。老公和兒子,每天早晨餵食,“履行責任”。晚餐後,還要愛心滿滿的“觀賞”一會兒,黑斑魚像個懶惰的“東海龍王”,“不理政事”,只顧自己“海底”悠閒,那幾條像“龍太子”一樣上串下跳,不好調教。
哪條魚又長了,哪條魚愛折騰,老公和兒子如數家珍。逐漸老公發現一個粉色的金魚(雌的),始終不張嘴吃魚食,堅持了近20天,週末諮詢寵物店,店裡員工告訴我們,90%是個魚媽媽,有一些小魚仔在她嘴裡,她張開嘴小魚就會出來,會被其他魚當美食。為了保護和孕育小魚,堅持不吃東西20多天,真“神”了!
如此偉大的魚媽媽,難怪始終躲在一邊,從不和其他魚在一起“大鬧東海”搶食物,不受誘惑,即便是黑斑的“東海龍王”也奈何不了她。在店員的指導下,老公買了一個專用魚盒回家,把這條粉色的魚媽媽“請”進裝滿水的魚盒,一家人都期盼,小魚啥時候出來。一個晚上都沒“戲”,這“神魚”還挺高智商的,她要清楚地知道這個環境是否安全。
魚盒放進第二天,我驚喜地發現有7條小仔,兒子興奮地從床上爬起來看小魚,四條像媽媽一樣的粉色,三條灰色,不到一釐米,沉在盒底。但是“神魚”還是閉著嘴,估計還有小魚在裡邊。這7條小魚仔都擠在媽媽嘴裡,也夠占地方的,難怪媽媽不吃東西,“公共場合”從不隨意遊弋,魚兒尚有護犢精神,何況人類?作為母親,也總是時刻保護孩子,這是本能,兒子似乎懂了這一幕,他一邊看魚,一邊冒出一句話,
“媽媽,謝謝你”。
“謝我什麼?
“我知道,你很愛護我”–這話怎麼像“催淚彈”,又像洋蔥噴了眼睛。
第三天早上,星期二,老公先發現魚盒裡一大群魚,兒子再次興奮地起床觀看,一家人數來數去,一共26條小魚仔,粉色的,灰色的,使魚盒金光燦燦的。“神魚”媽媽的嘴能自如地張開了。這26條小魚都擠在魚媽媽的嘴裡,她不能吃,不能“玩”,堅持20多天。為了這群孩子們,“神魚”媽媽的母愛太“給力”了!於是老公將“神魚”撈出小盒,讓小魚有更多的空間,這個魚媽媽,開始一直在小盒邊轉悠,不一會很輕鬆地遊開了。但是哪個魚想靠近這個盒子,她會箭一樣沖過來,戀戀不捨、保護、祝福這些詞彙,頓時出現在腦子裡–
這個機會對孩子恰是一個很不錯的教育,一邊早餐一邊講中國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通過神魚和故事,“母愛”在兒子心中,再一次滋養,似乎產生一種快樂的動力。
媽媽對於孩子,總是毫無保留地付出,保護安全、供給營養、希望孩子有個健康、快樂、安全、有發展前途的空間,魚兒雖小,但是母愛如出一轍。
通過“神魚”母愛,讓我們一家人學到魚兒生寶寶的科普知識,也更加感動“神魚”身上的偉大母愛。孩子的幸福感和自信感,源于父母的愛。但是有時父母明明是愛著孩子,但是實際行動和愛的方式,卻讓孩子感到窒息,比如,給孩子安排一個好學校——他(她)未必珍惜;每天無微不至地關心孩子——剝奪了他(她)探索成長的空間;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不好好學習,對得起誰?——這些言辭讓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和不懂得父母之愛。“有愛不等於會愛,能做父母不等於會做父母”。看來我這位潮媽還得在“會做父母”上多下功夫。

探索更多來自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