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咖哩餃

11 月 7, 2023

(【文化美食】第63號)

作者:清風徐來

  此時此刻新冠肺炎瘟疫大流行,大家閉關自守,盡量足不出戶,只能在家裡自求多福自得其樂了,有人說因為封城在家,大家都不再去餐館外食,在家裡精研食譜,親自下廚房,各個都成了廚神大師傅了,同時也造就了一堆胖子。

  我和妹妹兩人個分住東西兩岸,有時通電話,內容除了引起我們興趣的八卦以外,經常討論的就是食譜,顯然都是好吃之人。最近就在討論燻雞以及醉雞的做法,如何改良酒醸使之酒味更濃,紅燒牛肉有什麼訣竅,如何自己做酸菜,雪裡紅色,韓國泡菜,蘿蔔乾。互相切磋琢磨不厭其煩,我靈機一動心血來潮,最近家中洋蔥很多,何不物盡其用,來做一些咖哩餃,其實想的容易,做起來大費周章。

  小時後在台灣南部,住在眷村,雖然日子過的苦哈哈,但是母親跟一般的眷村媽媽們一樣勤快能幹,饅頭、包子、餃子、蔥油餅等麵食點心我們都不陌生,每逢過年時節,又蒸年糕,蘿蔔糕,灌香腸,醃臘肉,接觸都是傳統的中國食物。後來到台北上高中大學,承蒙一位羅阿姨和王和伯伯的照顧,週末到他們家打牙祭,開始吃到西點,蛋塔,椰塔,各種蛋糕,各種派,餅乾,還有咖哩餃 。

  大學畢業後來到美國,當窮留學生,一切自己動手DIY,我嘗試做各種點心,結果最受歡迎的是咖哩餃,孩子們百吃不厭。 如今兒子已經成家立業,孫子繼承了兒子的胃口,也愛上了咖哩餃,兒子說他以前到中國城的糕點店,可以買到咖哩餃,可是如今絕跡,買不到了,所以每次我從東岸去西岸探望兒孫,總會在離開家之前一兩天,做好幾十個咖哩餃,以隨身行李㩦帶乘飛機,到了他家,他們大快朵頤,等到快要吃完,我在他家再補充貨源,我在臨走前,又臨去秋波,再做一些他們好當存貨,慢慢享用。

  咖哩餃是一道有南洋風味的美食,外皮香酥,內餡豐富有味,但是做起來手續繁多,費時費力的大工程,難怪現在不賣了,要不是為了我死忠的粉絲,我是不輕易動手做的。

  分兩部分進行,先做咖哩肉餡,用碎牛肉或碎豬肉都可以,炒熟,洋蔥切碎炒熟,肉和洋蔥混合加入調味料,咖哩粉,糖,鹽,白胡椒粉,少許蠔油 醬。

  再來要準備倆種麵團,一是水麵皮,一是油麵酥,各別揉勻之後,攤開來,以水麵皮包油麵酥,搓成長條,捲起來再揉成為油酥麵,如此才有層次感,捻成小圓,再以擀麵棍擀成一片一片的餃子皮。有一個捷徑,就是到超級市場買做派的皮(pie crust)代替自己做油酥麵,節省一些工作。

  然後一個一個的將咖哩肉餡包進餃子皮裡,餃子皮邊緣要褶花邊才好看,烤箱預熱華氏350度,放入烤箱烤十分鐘後取出來,將蛋打成蛋汁,刷在每 一個餃子上,使外皮呈現金黃色,灑上一些黑芝麻,白芝麻也可,放入烤箱再烤十分鐘,從頭到尾我每次要花至少4,5個鐘頭才大功告成。

  有一次想要偷懶,省略最後一步,也就是沒有刷蛋汁,沒有灑芝麻,心想只是外表不同,味道沒有差別,可是立刻被孫子發現,告訴我這是不正宗不道地的,無法忽悠他,好一個盡責的’審核糾查員’!

  做好咖哩餃要存放冰箱,要吃的時後拿出來,最好先在小烤箱或微波爐加熱大約1,2分鐘,使得皮更酥口感一層一層的,裡面的肉餡也更加鬆軟可口,效果更佳。

  前幾天,鼓起勇氣花了半天時間,製作咖哩餃,冷凍兩天,然後精心包裝,由UPS快遞給兒子和女兒分別寄出,結果光是郵寄費用就將近兩百元,算一算,一個咖哩餃幾乎要四,五元,還不包括材料和人工費,希望他們體會這些咖哩餃,包含了老媽的殷殷思念與滿滿愛心,吃在嘴裡,暖在心頭。

原文刊登於2020 年6月 4 日 世界日報家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