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曲.戀曲.姻緣夢 作者 楊毛
今天在舞蹈課快結束前,注意到張君和張女提早離開課堂。下課後他倆帶著糕點,水果和杯盤刀义又進入教室,然後張君以未曾有過的高嗓音和同學們分享了他們決定共度餘生的喜訊。
記得三年前春季班的第一天,一位面容有些失落感的新學生張女加入我的中級社交舞班。她告訴我:以前曾和先生一起學過一年,後來先生病逝停頓了許久,現在又想要再學舞,但沒有舞伴,是否仍然可以參加?我鼓勵她,只要盡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萬事皆可為!她很開心也很自信的點頭認同。接下來的三個月裡,她是班上最認真的學生,不但學習女步,也學跳男步,課後不斷自我練習,勤學好問,加上以前的一些基礎,進步可嘉。暑期班開始時,班上又新添了一位張君,他腼腆木納,沈默寡言,我們私下都稱他是省話一哥。因為沒有舞蹈基礎且年歲稍長,學習進度緩慢,時常獨自一人站在角落,默默寡歡。我正想著該如何私下幫助他時,張女卻主動願意做他的舞伴,而且很有耐心的指點迷津,時常帶著他伴著舞曲練習舞步。週末假日也會和他一起參加各項舞會活動。漸漸地我察覺二人的默契十足,舞動起來很是平和順𣈱,加上倆人的可掬笑容,畫面非常優美溫馨。難能可貴的是從未見他們為跳舞爭議過,不像有的學生,會吵的面紅耳赤。
暑期班結業的那天,他倆邀請我晚餐,感謝我的教學有方,感恩我的舞蹈平台,使他們兩位曾是天涯淪落人,得以相遇相知結為舞伴和相互陪伴。兩位都異口同聲的道出他們相似且真實的心聲:晚年喪偶的悲傷,一度讓他們感到瀕臨世界末日,孤獨寂寞,了無生趣。不想連絡親朋好友,更不想打擾兒孫晚輩。整日封閉自己,待在家中,長吁短嘆,精神頹喪,健康狀況日漸不佳。偶然間看到蒙哥馬利郡的退休人士活動中心提供各類課程教學。他們不約而同先後選擇了社交舞課程,一則想鍛練身心,再則想認識朋友,沒想到果然是有緣千里來相會,讓二位有緣人舞出了彩虹的後半生。因為兩位均姓張,一向話少的省話一哥很幽默風趣的對張女說,以後妳如嫁我不吃虧,姓氏都不用改的。
三年來目睹他倆由習舞之路一步一腳印的邁進黃昏之戀,很是開心!我這亦師亦友的紅娘準備教他們一支別開生面的華爾滋婚禮進行曲做為祝福的賀禮!
(原載於8/18/2023《世界日報》家園版)
***************************************************************************************************************
師恩點滴在心頭 作者 查莉萍
有一次,送小孫女上踢踏舞課,在小朋友的一片踢踏聲中,讓我想起,上初中時,我有一位很會跳踢踏舞的李老師。李老師平日,負責學校的訓導工作,同時也是我們男女童子軍隊的領隊老師。我除了在李老師教導下,學會紮營、野炊和辨識星座之外,在兩次護照遺失的緊要關頭,我會想起李老師曾經叮嚀過我們的,「遇到問題時,不要慌張,應該先把心定下來,慢慢剝繭抽絲,理出頭緒來。」,這也讓我順利找回護照。
唸高中時,從兩位老師身上獲益匪淺。一位是教我們平面幾何的林老師。他不僅教我們如何靈活運用補助線來解題,還鼓勵我們,試著用多向操作的方式來思考題目。每當我在生活或工作上,遇到瓶頸時,我都會想到他所說,「試著多方面來審視問題的前因後果,從中找出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
另一位高中老師是,教我們本國歷史的殷老師。殷老師會用適切的歷史典故,為我們把各個朝代歷史,有系統地貫穿起來。他寫得一手漂亮的板書。每次上他的課時,我都會手不由己,跟著他在黑板上的筆畫,依樣畫起葫蘆。
或許是受殷老師的影響,讓我更加喜歡寫毛筆字。退休後,有了足夠的時間,重新開始我的書法愛好。這次,我有機會上華府知名書法家毛老師的書法課,也曾在他一對一的指導下學習過。毛老師讓我認識了「蠶頭」「雁尾」和帶領我進入「魏碑」的殿堂。在他的影響和長時間碑體的浸潤之後,我現在正在學習和享受行雲流水般「行書」的揮灑自如。
我很感恩,在我的人生中,能夠遇到這些恩師。經由他們的教導和引領下,讓我能面對生活中的重重關卡和享受書法世界的美好。
(9/19/2023刊載在世界日報家園版)
***************************************************************************************************************
夢回紅樓 作者 魯秋琴
在費利蒙市的兩大交通要道的交點上,坐落著一個紅磚砌成的西百老匯劇院(Broadway West),紅磚牆外的世界是紛紜雜沓的現實人生,週末還得騰出地方給農夫市場,在錙銖必較的市井商賈間看盡人生百態。這個平凡而不起眼的一角,卻帶給了我一次難忘的話劇體驗。
那一年,外子遠去德州上班,家務和公務分割了我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日子塞滿了各種雜事,就讀高二的女兒選修了戲劇,在她一再催促下,擠出一個週五夜晚,從網上訂了西百老匯的票,相偕看戲去。
走進劇院,穿著燕尾服的紳士迎上前來,將觀眾帶到座位上,隨著他那慢條斯理的步伐,心情也安定了下來。上演的是「我們的小鎮」(Our Town),這是美國劇作家桑頓·懷爾德(Thornton Wilder)一九三八年創作的經典話劇,描述一個新罕布夏州恬靜平凡的虛構小鎮,以兩個家庭為主線,敘述一群普通而快樂的人,平平凡凡地經歷著出生、成長、婚育和死亡。全劇分為「日常生活」、「愛情與婚姻」、「死亡與永恆」三幕戲,從周而復始的日常中,藉著女主角短暫一生而彰顯生命的可貴。
第一幕是平淡無奇的家常,女兒在我耳旁叮嚀:「打起精神看,注意細節。」我心裡嘀咕著:「這不就是一般日常中的瑣碎嗎?不過是少了些電腦和現代化設備而已。」
忍著哈欠盯著手機上的時間,女兒很權威地說:「第二場精彩些,愛情和婚姻總是熱鬧有趣的,千萬別打瞌睡。」
嚴格地說,我必須承認這場戲比不上當時流行的韓劇,既沒有楚楚可憐的女主角,也沒有帥氣高冷的王子,真找不到一個能夠吸睛的亮點。
原本幸福溫馨的日子因女主角艾米莉難產離世而掀起波瀾,第三幕戲在一片愁雲慘霧中展開,艾米莉的驟然離去像一陣狂風掃蕩了平靜小鎮,台上台下在一片唏噓聲中融合成一體。
劇的內容呈現不久後,天使前來宣布,艾米莉將有一次短暫的重返人間機會,她選擇在十二歲生日那天回家,故事在此進入了高潮。前兩幕所舖陳的小鎮日常呈現在舞台上,忙碌的家人忽略了她的存在,在被帶回墳墓之前,艾米莉無限戀棧地回顧並大聲地詢問:「有沒有人在活著的時候,意識到生命意義的每一分、每一秒?」
最後,艾米莉無奈地揮手告別:「再見,世界;再見,爸媽;再見,我的鬧鐘、媽媽的太陽花、食物和咖啡、新熨好的衣服,還有熱水澡、睡覺與起床。喔,地球,你太美妙了,以至於無人能認識你的好。」
總得在失去時,人們才能體會到平凡生命的價值和美好。我想起了自己的十二歲生日,母親很慎重地帶我去相館拍照,更想起了女兒的每一個生日派對,往事像吉光片羽般重現在這一連串的倒敘中。終場時,我們魚貫步出了劇院,卻無法走出那最後一幕。
我和女兒分享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第一次考駕照、第一次上台表演、每一次參加郵輪、露營中的插曲等等,我緊緊握著女兒的手,唯恐一旦鬆開,就再也無法挽回。
接下來的日子,女兒到外地去求學、工作;外子重新回到矽谷上班,我們也就把自己活成了那場話劇中的人物,守著小城的一角和平凡平淡的生活。
紅樓依舊,只是名字改了,在逐漸拓寬的馬路中,彷彿是一個老僧,佇立在車水馬龍的交叉口,向匆匆流逝的時光乞求一點布施,喃喃地複誦著艾米莉的台詞,超度著緣起緣滅的眾生。偶爾開車經過劇院,總不免一再回顧,當年那個晚上,在女兒的堅持下,我們一起看的那場話劇。
(9/16/2023刊載在世界日報家園版)
***************************************************************************************************************
夏夜星空裡的故事 作者 安守中
北半球,夏夜的星空是一個廣闊深邃、無邊無際的大舞台,舞台上接連演出著人類亙古以來的各種神話故事。黃昏日落後,走出戶外,或仰臥小山坡,或躺在草地上,在視野空曠處放鬆心情,睜開眼睛,望向繁星滿天的夜空,就可欣賞一幕幕的演出。
黃昏,繞了一整天的太陽,把天空交給了月亮,蔚藍西邊天際,仍留一抹殘紅,夜幕漸低垂,繁星未露臉。這時,隱藏在太陽後,度過幾個季節的天狼星,靜靜出現在西邊。它是初夏傍晚,天空中最明亮的一顆星,尤其在上弦月時,獨自陪伴著一彎月亮。天狼星也是災星,隨它而來的盛夏酷暑,廣闊的海洋攪亂了,停滯的河水流動了,酒窖裡的酒發酵了,更嚴重的是,病菌害蟲也大量出現,給人類帶來瘟疫和疾病。
西元前三百多年,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說:「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一千年後唐宋年間的蘇東坡云:「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為了消滅這顆不祥的災星,一位詞人舉著長矢,一位詩人挽著雕弓,前後射了千百年。天狼星,依然明亮在天邊。
物換星移,天狼星慢慢向西邊隱去。銀河中心,南方天際,緩緩爬上一隻揮舞著一雙大螯的巨大毒蠍子。蠍尾細長,遙指東南方,蠍子中央一顆發光的紅心是「七月流火」,是造成夏季酷熱的中心。這隻橫跨南方夜空大蠍子的出現,宣告著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
一隻大毒蠍怎麼會爬上夏夜天空?怎麼會變成天上星宿?希臘人是這麼說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少年叫奧力昂(Orion),祂是海神波賽頓(Poseidon)的兒子,有著金色的頭髮、明亮的眼睛、魁武的身軀、俊秀的臉龐,是居住在奧林帕斯山的眾神中,最強壯最英俊的男神。可惜的是,奧力昂成年後,沉迷女色,對年輕仙女來者不拒,沒多久,在神界裡落得聲名狼藉。
有一次,奧力昂越過愛琴海去西俄斯(Chios)島,赴酒神兒子歐諾皮翁(Oenopion)的宴會,宴會中祂喝醉了酒,強暴了歐諾皮翁的漂亮女兒。歐諾皮翁得知後大發雷霆,趁奧力昂酒醉未醒,刺瞎祂的眼睛,把祂丟到海邊,讓祂死在海中。哪知,奧力昂不但沒死,酒醒後,還踏著水面奔逃而去。祂原是海神的兒子,遇水則生。
奧力昂逃過了一劫,但像乞丐一樣衣衫襤褸,一路遊蕩到火神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的領地利姆諾斯(Lemnos),火神見過祂英俊挺拔的模樣,如今看祂成了一個盲眼乞丐,心有不忍,於是派自己的侍從,引領奧力昂到東方,去找首任的太陽神赫利奧斯(Helios)治療祂的眼睛。太陽神以金色光芒恢復了奧力昂的視力。
此後,奧力昂改邪歸正,不再沉迷於酒色,專心做個獵人。祂臂力驚人,彎弓射箭,百發百中,又善於刀劍,精於武術,飛禽走獸,聞之喪膽。但是祂出言不遜、自大張狂的習性未改,沒多久,竟揚言要獵光地上所有野獸。這話傳到大地女神蓋亞(Gaia)的耳朵後,女神震怒表示,地上動物是我養的,豈可任祂殺光?遂派出一隻大毒蠍前往收拾奧力昂。巨蠍找到奧力昂後,用雙螯鉗住祂的臂膀,令奧力昂動彈不得,接著翹起尾巴,對準祂的頭部噴出毒液,奧力昂頭中劇毒,瞬間橫死。
眾神之王宙斯也不滿奧力昂的跋扈囂張,獲知此事後,讚賞巨蠍有功,升祂到天上為天蠍星座(Scorpio)。每年初夏,在南方天際緩緩升起。
夏季月圓時,夜空中也有東方浪漫的故事。傍晚,太陽尚未從西邊隱去,月亮已由東邊升起,像一個渾圓玉盤,鑲嵌在墨藍夜空。灑落的皎潔月光,為大地披上銀裝。月宮裡,有一個耳熟能詳的傳說,千百年前,善良美麗的嫦娥,吃了靈丹,飛天成仙,從那以後,嫦娥夜夜在廣寒宮裡,默默望著她所來的地方。廣寒宮殿雖雕梁畫棟,生活卻清冷淒涼,世間雖辛苦,但有溫暖人情。嫦娥在月宮夜夜悔恨,悔恨離開了她再也歸不得的故鄉。「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朝詩人李商隱,最能理解嫦娥對人世的感情。
仲夏夜,觀察玉盤上的陰影,會看到一位壯漢吳剛,拿著巨斧,一斧一斧地砍著桂樹。他因妻子與太陽神炎帝之孫伯陵私通,殺了伯陵,惹怒了炎帝,炎帝發配他到月宮砍伐桂樹作為懲罰,樹砍倒後,方能回家。月宮桂樹是修煉了千萬年的神樹,他每砍一斧,砍下的枝葉就立刻回復,他無休無止地砍,枝葉也不斷地回復。
吳剛身邊有一隻長著兩隻大耳朵的玉兔,在那裡不停搗藥,玉兔是吳剛的女兒。吳剛的妻子自認愧對丈夫,便命三個孩子分別變成玉兔、蟾蜍、和蛇,去月宮陪伴吳剛。小女兒變成伶俐可愛的玉兔,她有孝心,把父親砍下的樹葉不停搗碎,希望不要再長回,幫助父親早日返家。
吳剛讓人可憐,玉兔令人同情。碧藍夜空裡的東方故事,會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然而,希臘的仲夏夜空不一樣。天鵝座的四顆行星,排成十字形,在銀河中,張開翅膀,伸長頸子,在河上飛翔、嬉戲。攪起的細碎水珠,化做一陣一陣流星雨,流星帶著銀白尾巴,瞬間劃過天空。相傳在流星還沒消失前許完的願望,一定會實現。
天鵝近旁有隻老鷹,是宙斯和朱比特乘坐的雷霆之鳥。眾神之王宙斯曾騎著牠追求心儀的正義女神涅莫西斯(Nemesis),追求過程周折艱辛,最終贏得美人心。宙斯獎勵老鷹的協助,便升牠上天空,成為天鷹座。
銀河西邊有一張古希臘的七弦琴(Lyre),是繼任的太陽神阿波羅送給兒子歐爾普斯(Orpheus)的禮物。歐爾普斯是音樂家,祂的音樂天賦超凡入聖,演奏起七弦琴能讓木石生悲,野獸馴服。仙女歐莉狄絲(Eurydike)因傾心於祂彈奏的樂音,而投入祂的懷抱。
想不到的悲劇發生了,歐莉狄絲在和其他仙女出遊時,被毒蛇咬傷而死。歐爾普斯得知後奔入冥府,想以琴聲感動冥王黑帝斯(Hades),讓歐莉狄絲再生。哀怨琴聲打動了冥王,衪答應歐爾普斯的請求,但告誡他說:「在出地獄之前,切勿回首。」即將走出地獄時,歐爾普斯忍不住轉身回望,想確認妻子是否在後,他一回頭歐莉狄絲便瞬間墜回冥府,永不能再生。
歐爾普斯悲痛欲絕,死前仍不斷呼喚著歐莉狄絲的名字。文藝女神謬斯(Muses)安葬歐爾普斯後,將祂的金色七弦琴化為蒼穹中的天琴座,讓動人的仙樂不斷從天際流淌而下。
炎熱的夏季逐漸過去,大暑過後轉立秋,天氣開始涼爽。晴朗的夜空,再度上演纏綿動人的東方愛情故事。橫跨天際的銀河兩岸,牛郎織女的心在驛動,他們癡心盼望地等了一年,相會的日子要到了。離別時間長,相聚時間短,這「情」字如何能解。至今,他們仍在不棄不離地相互盼望著,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讓人間喜新厭舊的登徒子汗顏。
夏夜星空舞台演出的每一齣神話故事,都是藉著仙界的恩怨情仇,述說人世的悲歡離合。讀懂眾多星子講述的東西方神話故事,領會其中涵義,在欣賞「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滿天繁星時,可使視野更開闊,人生更豐富。(寄自馬里蘭州)
(6/22/2023刊載在世界日報副刊)
***************************************************************************************************************
美國公司農曆年 作者 金慶松
已在家工作近三年,突然懷念起在公司上班時的農曆新年展示。
二〇一三年起,我年年從家中帶了些春節裝飾,佈置公司的某一角落,將農曆新年帶進公司。前兩年擺在「挨踢(IT)區」,自家地盤,一切好說;然挨踢區縮居裡端,只有區內數十名同事能感受到農曆新年的氣氛。
二〇一五年起我將春節展示移到公司入口處的主要幹道邊。該區域是採購部的地盤,幸好我平時與人為善,橫跨到不同部門,與採購部的相關人等知會、照應一番,也就萬事如意了!
每年的農曆新年前,我就將家裡的春節百寶箱帶到公司,拿出各式各樣的應景裝飾,紅顏色的福字、春字、對聯、鞭炮、紅包,還有多彩的年畫、魚、龍、扇、元宵節燈籠等配備、飾品,大紅多彩的擺置掛飾,令人眼睛一亮。我也請老中同事協助,但是,挨踢部的老中們都挺忙的,忙得低頭低調,忙得無暇他顧。我熱心播散農曆新年的喜慶,也逐漸感染了一些人,老楊會買來不少新年糖果,與眾分享;陳菁一秉她的「陳菁傳統」,烤了年糕,帶來公司與同仁分享,年糕年高,祝同仁們、公司績效年年高陞;小陳秉持著年頭年尾不工作,除夕、新年兩天無論如何也要請假,真是一種堅持與態度。
我也會去亞洲商場買一些當年生肖的飾品,順便介紹中國的生肖。有一年是雞年,還影響了不少老美同事,年長的Helene特地在家中翻箱倒櫃,將家中的雞、雞蛋及與雞有關的物品,全帶來了,一股腦兒地交給我,任我使用!Mike帶來一頂女兒的白色絨毛雞帽,可愛迷人,戴上去還可以保暖,他那幾天常常戴著雞帽在公司內部四處走動,偶爾跳個雞舞,自娛娛人;Kim也在家中尋尋覓覓,將她多年前去葡萄牙旅遊時買的巴塞盧斯公雞(Rooster of Barcelos)帶來擺設,這顏色鮮明、風格獨特的公雞為農曆新年帶來了西方色彩。
佈置點在我的好友Lisa辦公室的門口。她見我在爬上爬下,也出來幫幫忙、兼問東問西,例如,她拿著一串裝飾鞭炮問:「這是什麼?」隨後將鞭炮繫在她腰際跳起舞來,真是創意無限,也為調劑了繁忙的工作。Lisa又一連串發問:「為什麼這麼多紅色?」「農曆是什麼?」「你們的農曆新年是何日?」「農曆假期有十五天?你們太幸福了,希望美國也有這麼長的假期!」年輕的Kiana也來找我,說那可愛的熊貓存錢筒(內有糖果)她立刻就要,因為有人已在打主意了!我與她「討價還價」,最後她在熊貓前寫了張紙條:「Don’t take the Panda. Only what’s inside.」。人來人往,一向忙碌的Elisabeth也停下腳步對我說:「這是我所見過最好的農曆新年佈置。」
公司一隅美崙美奐的農曆新年氣氛持續了兩週,吸睛引目,也提醒著同事放緩腳步。十五天期間,每天會補足糖果,也會安排大合照、華裔同仁聚餐等活動。我準備了幾件寫有生肖的大紅衣服及漢裝、唐服供照相使用,也有女同仁帶來旗袍、紅絲小棉襖等,但理想中的全體大合照,常常無法實現,因為有人出差、有人臨時要開會、有人要去公司總部,每回都是隨機隨興的小團體合照。有一回一票老中準備外出午餐慶祝一番,日子改了又換,最後僅三、四人有空出去。陳菁肚子不太舒服,本來不想出去,硬是被其他三人「連哄帶忽悠」地去聚餐,吃完後,她的肚子竟然舒服多了!我們下了結論:同事們的「連哄帶鼓舞」及享受美食的歡樂氛圍,實是最佳良藥!
二〇二三年農曆春節即將到來,應景追念幾年前美國公司內農曆年期間的美好回憶。
(1/20/2023刊載在世界日報家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