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新聞日報訊】華府台灣學校上週日舉辦了一場充滿「台灣味」的中秋節慶祝活動。農曆八月十五日被視為土地公的生日,今年台灣學校以此為主題,讓大家更認識這位被視為台灣民間信仰神明的「土地公」,一位廣受親近的神祇,常被稱為裡長伯。中秋節恰逢土地公的得道日,也被視為他的生日,傳統上,台灣人會在這一天準備各種供品來向他祭拜。供品不僅包括水果,還有土地公喜愛的糕點和其他甜點。據說土地公特別喜歡甜食,因此人們也供奉麻糬、糖果、餅乾等美食。這一傳統祭拜的習俗被稱為「拜田頭」,實際上就是在農田旁邊向土地公獻祭,以感謝他的庇佑,保佑農田五穀豐收。有一句俗語說「田頭田尾土地公」,意味著土地公一直在關注著這片土地,照顧著它。台灣人也會在田中插「土地公拐仔」,希望讓土地公在巡田的時候更方便並表達謝意。
為了讓這個有趣的文化在美國傳承給台裔子弟,台灣學校特別準備趣味的土地公故事,讓大家一起來認識土地公。 在這次精彩的活動中,學生們有機會深入探究台灣的豐富民間信仰,透過閱讀土地公的故事,他們更加瞭解了這個充滿傳奇和台灣精神的文化元素。此外,紐約和華府近年來積極加強了兩地之間的文化交流,這種深厚的友誼凝聚了兩地的台美人。值得一提的是,紐約的許伯丞先老大更是充滿熱情,他不僅將大型充氣土地公和黑熊帶到華府,更讓活動現場充滿了濃厚的台灣味,這種力挺精神令人難忘。
另外,在這個活動中,台灣學校向學生介紹了台灣中秋節的獨特烤肉習俗,通過精選的照片,他們得以窺見這項傳統的美好。活動現場還特別擺放了「萬家香烤肉醬」和「鱷魚蚊香」,仿佛讓人置身於台灣的烤肉場景中,感受到煙霧繚繞和誘人的肉香。這種團圓賞月的體驗,讓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台灣中秋節特有習俗,並分享了這個美好的節慶。許多父母也積極參與,將他們的烤肉經驗和技巧分享給小朋友們,這種傳承讓我們看到了這個有趣的中秋傳統在新一代中得以繼續。這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文化知識,為台灣的獨特魅力和增添了更多的認識。
台灣學校也以中秋月圓諺語為靈感,以「偷挽蔥,嫁好尪」和「跳菜股,娶好某」,設計了一系列創意十足的遊戲,讓小朋友們在玩樂過程中學習台語,深入瞭解這些諺語的含義。這些諺語傳達了對美滿姻緣的渴望,同時也提醒已婚者感恩並珍惜他們的伴侶,彰顯了台灣人對感恩的高度重視。中秋節同時也是尋求良緣和好運的時刻,這句台灣諺語「偷挽蔥,嫁好尪」「跳菜股,娶好某」,寓意希望得到美滿的姻緣。台灣學校今年以兩句俚諺設計新遊戲, 讓小朋友們學習台灣俚諺,未婚的年輕人期望得到好的姻緣, 已婚的人感謝自己的「好」伴侶,傳承台灣人感恩的概念。
活動的歡樂和笑聲在台灣味中秋節中創造出一個溫馨而難忘的時刻。大家都在一起學習、體驗、分享台灣民間信仰和文化,這種互動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還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加深了友誼。台灣學校師生家長們皆期待著下一次的節慶,繼續探索、品味、並分享正港臺灣味文化!這樣的文化交流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還促進了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大家將繼續攜手前進,共同探索趣味台灣文化。台灣學校詳細資料請見wdcts.org
也歡迎您力入我們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