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第47號) 作者: 愚父
一個晴朗和風的星期日中午,我正和小兒子坐在廖家牛肉麵店裡,點好招牌滷味,準備享用心目中台北第一的牛肉麵。這時手機響起,電話另一端傳來輕鬆但帶著些許微顫的熟悉聲音……
「爸爸,告訴你一件事,你聽了別太緊張喔!」嗯,這句開場白就是要我該緊張了:「怎麼了?沒關係,妳說!」。女兒接著說:「我自己不小心,騎車時自摔,結果腳骨斷了,現在救護車把我送到台中醫院急診室了……你不用過來沒關係,沒有很嚴重,我會自己處理,同學也會幫我。」這時我已經聽不進去她後來又說了些什麼,於是馬上告訴嘴巴裡還塞滿麵條的兒子:「你姊姊摔斷腳,現在在醫院急診室。我們簡單吃幾口,把你送回去後我要去載你媽媽趕到台中去,家裡由你看守。」
差不多二三個月前,隻身在台中已經大學四年級的女兒開始向我吵著要買一部機車,我基於安全上的顧慮始終不表贊同。她不放棄地向我遊說,表示她不是為了玩,而是有學校事務和參與教授專案工作上的必要。易地而處,有一部機車確實方便,但在我心中,安全顧慮還是無法釋懷。心想她已經有一部自行車,足夠校園內的活動之用;至於校外的出差,我也請她搭公車或者計程車。但是幾番和她說理、討論,她的火氣也升高,電話中時常感受到她的不諒解。後來基於對她的愛,我就表示同意了,問她有喜歡的車型嗎? 這時可以感受到她頓時變得很興奮,馬上回答我她已經留意好久的一款車。我上網看看究竟,是一部日本名牌進口車,外型酷帥,而且還是”打檔車”。
我問女兒:「妳會打檔換速嗎?」
女兒:「不會,但是那很簡單,學了就會」」
我:「為什麼不買速克達?沒有離合器,不是很輕鬆嗎?」
女兒:「因為……,所以……」
這時我心中了然於胸,她確實不是只為了生活之便,腦中還是想著假日和朋友遊山玩水的畫面。
最後,我告訴她:「打檔車並不是妳想像中的簡單易學,妳還都不會操作就要讓我買一部新車給妳,讓妳用這部新車去上路,我怎麼可能放心而贊同? 而且,妳還沒賺到錢,人生第一部車就要一台進口車,我實在不認為妳有這個需要。這樣吧!若是妳堅持買打檔車就免談!我可以同意妳買一部速克達,而且一部100cc的速克達不超過台幣6萬5千元。我可以出這筆錢,超過的部分妳要向我貸款,我會給妳計息。開始該讓妳知道錢是有成本的。」
最後達成的結論是,她也妥協了,向我額外貸款台幣2萬多元,買了一部125cc的重型速克達。這場事故距離新車到手還不到一個星期。
常聽人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我雖不確定是否屬實,但是女兒確實可以說是「我眼中的蘋果」 (the apple of my eye)。看到她躺在急診室病床上等待著接下來的手術安排,臉上依然擺出笑容,一派輕鬆,分明是反過來想安慰父母。但我一想到手術的效果和往後漫長的復健療程, 就心如刀割般的不捨啊! 所幸手術很成功,也經過大約一年半的復健與休養,她的日子總算回到往昔行動自如。我對於她未來美好人生的擔憂總算可以稍感寬心了。
但好景不長。有一天,我再次接到電話,她說:「爸爸,不要罵我,我又摔斷腳了,還是同一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