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文學】第66號)
作者: 許惠敏
以下是在不同情況下的對話,覺得很熟悉吧?
「媽呀!妳怎麼又把我的衣服洗到變色?我明天沒衣服穿了……」
「明明買禮物是妳擅長的,為什麼老媽的生日禮物妳拖著不去買?」
「我以為,女兒妳說要回來吃晩飯,害老媽我一直餓到現在。」
「為什麼不提早告訴我這裡要左轉?明明妳閒著可以看地圖的,害我得急急換道……」
前幾天我這隻蜂鳥和朋友聊到「好關係」是甚麼,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夫妻、親子、手足、或是好友,彼此在一起可以坦誠相處,不必虛情假意,這樣的好關係,是彼此安全感的來源,因為你由衷相信,當有一天你跌仆或下墜時,總有人會接住你。
但,這樣的好關係,並不表示可以以愛為名,無底線地要求、抱怨、理所當然做自己。
日常生活中,三明治世代的女性,上有老、下有小,很多還有份全職工作,明明每天忙得像陀螺,卻很容易莫名其妙把自己變成「加害人」,遇到不順的情況,就怪罪他人。
「都是妳啦,『害』我 #*%&#%!」
不要跟著「被害人」起舞,自己就可以甩開「加害人」身份,幾回交手下來,「被害人」覺得 play victims (扮演受害者角色) 這招無效時,也就不玩了,或者找另一個對象玩。
情境模擬:
「媽呀!妳怎麼又把我的衣服洗到變色?我明天沒衣服穿了….」
蜂鳥會回答:你自己會用洗衣機,以後自己洗哦!
「明明買禮物是妳擅長的,為什麼媽的生日禮物妳拖著不去買?」
回答:我擅長的事也是自己一樣樣學來的。要不,以後都你買,媽媽更在乎歡喜的是兒子的心意。
「我以為女兒你會回來吃晩飯,害我一直餓到現在。」
回答:我沒要你等我吃飯哦,自己的健康自己顧好,我也會好好吃飯。
「為什麼不提早告訴我這裡要左轉?明明你閒著可以看地圖的,害我得急急換車道……」
回答:又不趕時間,錯過了,下個路口再轉。走錯路,才會多去一些沒到過的地方,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女力不是天生,是練出來的!
(轉載自《 Humming Bird 的甜水窩》部落格)
筆者按:筆者與李女士討論這篇文章時,她加了一個註腳,令人深思:<在「孝為先」、「孝為大」的道德制約,情緒勒索、親情綁架都十分管用,所以,就代代傳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