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回憶】第74號) 作者:許之微
(十一)
法國大使的話,葉莉莎維塔公主第二天就對萊思托夫醫生和阿里克西說了。阿里克西這時已辭去歌手的工作,正式成為公主的管家。
“太好了! 公主,這說明歐洲各國已經對我們這位女沙皇厭煩了。至少法國英國是這樣。”萊思托夫醫生興奮起來。“我對你說過總會有雲開霧散的一天,你一定能夠看到仇人受到報應。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大夫,您這是在說什麼呢? 安娜還是皇上,手握生殺大權,朝廷裡又都是她的親信。你以為我往聖彼得堡的大街上一站,以我父親的名義振臂一呼。全城人就會同我一起去圍攻冬宮?”
阿里克西發表意見了。“公主,有一點可以肯定,聖彼得堡以及整個俄羅斯的人民現在更加懷念彼得大帝和葉卡捷林娜皇上。旁觀者清,法國大使的話是有道理的。如果國內外都期待俄國有個大變革的話,你是取安娜而代之的最佳人選。”
阿里克西頭腦清醒,說話很有分寸。這就是為什麼葉莉莎維塔公主喜歡他,讓他終日陪伴自己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在說這些還太早,太不現實。”葉莉莎維塔想了一想,又交代阿里克西。“不過,下次舒瓦洛夫兄弟倆來訪時,可以由你把法國大使的話透露給他們。”
“公主放心,我知道該怎麼辦。”
一石激起千層浪。
葉莉莎維塔公主的內心再也無法平靜了。報個人冤仇是一回事,讓俄羅斯結束目前這種混亂才是歷史的大勢。沒有這個大目標,如何得到社會各階層的支持?
當然,扳倒當政的皇上和權貴們需要藉助一支力量,一支武裝力量。這就是安娜最懼怕的,能夠立即至她於死地的近衛軍。問題在於: 第一,公主本人與近衛軍早已中斷了聯繫。目前的近衛軍在人事上早有變化。那些看著她長大的老軍人許多都退伍了。第二,安娜時時提防著老近衛軍Preobrazhensky團。她雖未將首都遷回莫斯科,卻常住莫斯科,每次回聖彼得堡,都由她自己組建的警衛騎兵團護駕。組織突襲或刺殺等行動等於自殺。現在搞政變? 除非有上帝的幫助。
舒瓦洛夫兄弟倆在近衛軍中打磨了多年,如今都戴上了上尉軍銜,在團裡人緣不錯,是少壯派的代表。聽了阿里克西透露的信息,一下子來了精神。他們認為,所謂朝廷,不也就是那麼幾個鳥人? 只要瞅著機會把他們腦袋砍了,天下就奪回給公主了。“這事要說難比登天還難。要說容易,也就是一個晚上的事兒。”彼得·舒瓦洛夫說得豪情滿懷。
“那我們就等著。”葉莉莎維塔公主對他們說,“等著上帝的安排。”
(十二)
女沙皇安娜身體肥胖,移動起來很吃力,最近越發感到體力不支。安娜是個吃不得虧的女人,自當上沙皇起,對內排斥異己,對外與德,奧(地利)結盟,向中亞擴張領土。幾年來,頻頻得手。但是這一次對奧斯曼的戰爭進行了兩年,卻由於神聖羅馬帝國暗地裡的交易,不得不從占領區撤軍。到嘴的肥肉又吐回去,心裡彆扭得慌,一下子病倒了。醫生診斷是腎炎晚期。
安娜很快就感到自己的壽限將至。她盤算著“接班人”一定要出自父親伊万五世這一支。掐來算去,自己死去的姐姐葉卡捷琳娜(其夫君為李奧波德公爵)有個外孫算是同自己的血緣最近了,儘管這個孩子剛剛兩個多月大。安娜宣布過繼這個也叫伊萬的嬰兒為孫子,並立他為王儲。十二天以後(1740年10月17日),安娜去世。臨死前,經不住恩斯特的催促和懇求,安娜很不情願的宣布恩斯特為科蘭德大公國的公爵,兼俄羅斯帝國的攝政王。不情願,是因為她深知恩斯特樹敵太多,職位越高越難自保。
三個月大的伊萬六世成了俄國的皇上。人見人恨的恩斯特·拜倫摄政。僅三週之後,伊萬六世的父母便與朝中重臣奥斯特曼等聯手,由元帥穆尼池親率士兵,以貪污凟職罪逮捕恩斯特,並抄了他的家。恩斯特·拜倫之富有,堪比中國滿清的和坤。從恩斯特家中抄出大量欧洲各國的房契、现金、鑚石、珠寶,價值連城。數目之大,令當时歐洲所有王公貴族瞠目结舌。
俄罗斯又經歷了一場政治大地震。這次拼殺是在已故沙皇安娜·伊凡诺芙娜的朝臣中進行的。它以伊萬六世的母親安娜·李奥波多芙娜繼任蛇政,外交大臣奥斯特曼任首席大臣告结束。奥斯特曼是德國血统。伊萬六世的父親弗笛南德公爵任俄军统帥,他也有德國血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爾斯六世的姨侄。俄罗斯朝廷裡形成了德國人主政的格局。
局勢向著對葉莉莎維塔公主有利的局面發展。由於多年的低調和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方式,朝廷的重臣們幾乎想不起還有這個公主的存在。他們為了鞏固政權即要打擊恩斯特的殘餘勢力,又要防止俄羅斯舊貴族勢力死灰復燃。在女沙皇安娜·伊凡諾芙娜死後的一年裡,涅瓦河暗流湧動,聖彼得堡餘震不斷。直到1741年冬季來臨,聖彼得堡被冰雪覆蓋之後,俄國的政局似乎才平靜下來。
(十三)
1741年12月6日。晚餐時,值勤官亞歷山大·舒瓦洛夫上尉宣佈: 晚上十點要在餐廳舉行一個生日晚會,請各位參加。“誰過生日?”亞歷山大嘿嘿一笑:“保證給各位一個驚喜! 各位可以猜嘛。寫在紙頭上,來時交給伊里奇上士。猜中的得一瓶伏特加。可不許互相打聽啊!”
當兵的愛熱鬧,何況有酒喝。不到十點,該營二百來人就聚集在餐廳裡了。當報時的鐘聲響起,大門打開了,幾個人在彼得·舒瓦洛夫上尉的帶領下走了進來。亞歷山大吹了聲響哨讓大家靜下來。一位來客走上臨時搭起來的講台,脫下貂皮斗蓬。亞歷山大宣佈: “今天的貴賓是葉莉莎維塔公主。請公主講話!”
全場都楞住了。即使有人從未見過公主,她的大名在近衛軍普勒奧伯拉仁斯基團哪個不知,哪個不曉?
滿腔的悲憤一下子湧進葉莉莎維塔公主的胸膛。
“近衛軍官兵們,弟兄們:
當我走進普勒奧伯拉仁斯基團的營地,就像一個遊子回到久別的家中,止不住熱淚盈眶。十年了,我沒能走進近衛軍的軍營一步。但在這十年裡,這座近在咫尺的軍營夜夜在我夢中縈繞。我的心始終和我忠貞的近衛軍弟兄們在一起。父皇和母皇死後,姐姐遠嫁歐洲。我在俄羅斯最親近的人就是你們。但我卻不能來看望大家。
十年前,安娜·伊凡諾芙娜逮捕並殺害了近衛軍準尉阿列克賽斯·舒賓和他的三個戰友。她公然告訴我,阿列克賽斯並沒有罪。他的死只是因為他同彼得大帝的女兒戀愛。殺了他就是對近衛軍發出警告: 不允許任何人接近彼得大帝的女兒!
如果這種荒唐和殘忍僅加害在我一個人身上,如果謀殺了我的愛人,並把我打入冷宮能夠換來俄羅斯的穩定與繁榮。我可以忍受這一切。但是,弟兄們: 看看這個國家,看看安娜和恩斯特把俄羅斯糟蹋成什麼樣子了! 俄國軍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領土,被安娜皇上大筆一揮統統退回。俄國的前朝大臣們被殺被抓被剝掉衣服當作小丑在冰窖中蹦達。這場鬧劇該結束了!
父親彼得大帝在天的英靈指示我重振俄羅斯的光榮與理想。他引導我走進這個軍營,尋求你們的幫助。弟兄們,讓我們把安娜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
熱血在近衛軍軍人的胸中奔騰。“公主,彼得大帝的近衛軍就是您的近衛軍。下命令吧!”
普勒奧伯拉仁斯基團三營兵分兩路。一路由舒瓦洛夫兄弟帶領,一路由公主親率,分別去抓伊凡六世王朝的軍政大臣奧斯特曼,穆尼池等。他們中大多數人還穿著睡衣就被五花大綁塞進囚車。最後近衛軍兩路人馬在冬宮外會合。站崗的衛兵發現情況不妙,試圖敲響報警的銅鐘。弩弓強箭早一步射穿了衛兵的胸膛。
冬宮的宮門被打開了。近衛軍在宮中沒遇到任何反抗。攝政的安娜·李奧波多芙娜和丈夫弗笛南德公爵還沒來得及從床上爬起來就俯首就擒。小沙皇伊凡六世被一個近衛軍士兵抱到葉莉莎維塔公主跟前。這個一歲零三個月的小男孩揉了揉惺鬆的睡眼,咧開嘴笑著把手伸向漂亮的公主。
葉莉莎維塔接過孩子。她親了親孩子可愛的笑臉,深深地嘆了口氣:“可憐的孩子。”她轉向管家阿里克西,“你讓他的奶媽和他在一起。三歲之前就不要換傭人了。”
葉莉莎維塔公主坐進了沙皇辦公室。一道道公告和命令簽署並發送出去。當涅瓦河的冰面被旭日染紅時,俄羅斯已經進入了女沙皇葉莉莎維塔的時代。
(編者注:《政變在冬夜》登載完畢,從第76號起將登載《葉卡捷琳娜大帝》,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