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峰鳥
【散文怡園】第80號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歲月靜好時分,突然收到一封電郵,告知你的旅行保險申訴被駁回,損失一千美元。瞬間,你怒火中燒,一個電話打去,破口大罵,以前卡卡的英語突然流利無比。剩下來的這一天,整個人被懊惱、氣憤捆綁,溫柔媽成為家人眼中碰不得的刺蝟。
或是,睡到一半失眠,腦袋出現一串明日待辦事務,越想壓力越大。擔心睡不著,明天會整個完蛋,更慌,更睡不著……
好巧,最近聽完的一本書The Untethered Soul(無拘無束的靈魂)和剛剛聽的一則播客訪談The Hidden Brain都用同樣的「室友」比喻形容住在我們每個人腦袋、有本事把讓「正常我」瞬間變成上面所述的「神經病」。
這個煩人的室友平常兀自躲在一角打電動,互不干擾,但偶爾就會冒出來提醒你該擔心的這個那個….;睡覺睡一半,他會突然跑到床邊把你拍醒問你 : XXX,你的申訴被拒絕,你怎麼睡得著,怎麼不生氣?
這惱人的室友存在的目的在放大你的憂愁,縮小你的喜悅,讓冷靜的你,失去清明的決斷力。甚至,在你未察覺的境況下,把你步步逼到絕望的死角。
我認識一個完美主義的朋友,她的「室友」最常幹的事就是敦促她「你做得不夠好」,「你還能更好」。連她在沖澡也不放過,冒出來提醒她:「Project還有幾天就到期了,你怎能快樂?」
這場世紀瘟疫讓人與人的距離更遠,握手、擁抱這種有溫度的接觸成了禁忌。美國CDC去年八月公布的一個針對成人的調查發現, 31%受訪者在疫情期間出現憂鬱或焦慮症狀,26% 出現壓力症候群,11% 在過去30天出現過輕生的念頭。
「無拘無束的靈魂」2007年出版後不久就躍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作者是力推冥想注意力的Michael Singer。他認為,先認識自己,才能釋放自己。而認識自己,先得揪出是誰想操控你的快樂?有沒有誰想把你的人生主宰權奪走?這惱人的「室友」如果真的存在,還趕不走,可以和平共存嗎? 如何弱化、消滅他的控制力?
會讓室友喧賓奪主,搞亂生活步調的人,多半不知曉自己有這麼個有控制慾的室友。Singer有幾個建議 : 一、用信仰、冥想喚回「覺醒我」; 二、放大所有生活中值得感謝的人與事;三、分清楚外在與內在的焦慮源,哪些是可控制、改變的,哪些不可? 四、放掉無法掌控的焦慮源和未發生的憂慮和恐慌,即使遭逢人生巨變,也要告訴自己 :「我的平靜與喜悅我決定,而且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舉例說,如果你的室友一直提醒你「離婚才能重拾快樂」,那就是把今天到離婚成功之間的快樂和平靜交出去。又比如那個室友會時時告訴你 : 買輛特斯拉才快樂,加薪才會快樂,買LV包才會快樂。花錢的快感,有,但你快樂嗎?
你有沒有這樣一個室友? 我知道我有。今天寫這篇,就是告訴你 : 這本書對我很有收穫,如果你需要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