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m water with sun and orange sky

【散文怡園】第69號 作者:山人

一九七二年,我進入地質大學。次年六月,我們班到學校的周口店基地進行地質實習。那個年頭,如果沒有聽説北京猿人,大槪不會知道周口店在哪裏。作為地質大學的學生,第一年的地質實習都會安排在周口店。因此,對於地質大學畢業的學生,我們自稱“地大人”,來説,那是入門的必修課。就跟判斷是否是清華大學畢業生,考他們“陳寅恪”的讀法一樣;有沒有去周口店實習,是判定地大人的試金石。

從北京出發,方向西南房山縣,沿途可見蜿蜒起伏的山梁,路邊是夏日泛綠中漸顯淡黃的農田和樹叢掩映的房屋。房山地處華北平原與太行山交界地帶。由於侏羅紀到白堊紀時期中國廣泛發生的地殻運動,地殻因為受到強有力的擠壓,褶皺隆起,成為綿亙的山脈。地質學家把出現在這個時期的地殻運動,叫做燕山運動。房山一帶地質現象十分豐富,是燕山運動的典型,非常有利於野外教學實習。

行車一個多小時,50多公里的路,就進入西部山麓的房山縣,到達我們在周口店的實習站。在這裡開始了我們一個月的野外實習生活。除了教科書和課堂教學以外,我們每人發了一套野外工作裝備,一個洗的近乎發白的帆布地質背包,一套野外工作的“三件寶”:鐵錘、羅盤、放大鏡。鐵錘是用來採集岩石礦物標本的。我們把山間或路邊的岩石用鐵錘敲下,作為樣品標本放入背包。羅盤用來記錄方向以便繪制地質圖,同時,羅盤上還有測量角度的傾斜儀,用以記錄岩層的走向。放大鏡是野外的顯微鏡,可以幫助我們識別石塊中細小的礦物顆粒:石英、長石、雲母等,來判斷岩石的類別:沉積岩、火成岩還是變質岩。

現在看來,這套裝備實在簡單,恐怕應該陳列在地質博物館了。但是,這是當年無數地質人走向現代物理探礦、化學分析、數學力學地質、計算機製圖、衛星遙控遙感遙測探礦的第一步。

更為重要的是,在這裏,地質學為我提出了人類的終極詢問: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處來?我們向何處去?從身邊腳下的石頭開始,我們學習地球表面的地殻,然後由表及裏到地幔層和地核。從山坡的岩層排列推斷地下岩層的褶皺走向,硏判富礦還是貧礦的可能性。從岩層裏的化石,三葉蟲(Trilobite),來推斷地層的年齡:寒武紀到二疊紀(距今約5億到2億年前)。

從地球的演化,我開始追朔地球的起源,進而到太陽系,到銀河系,到宇宙的起源。從宇宙回溯,才感到人類的渺小,我之渺小。我開始嘗試領悟這無邊無際的宇宙,開始試圖想象那無始無終的時間,開始思考“我”在這個空間和時間的坐標位置。漸漸理解了老莊“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時間相對關係,和“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的空間關係。自此,思維的方式跳出了周圍物質環境的局限。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實習站派車送我們去參觀龍骨山猿人洞——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一個群山環抱中的博物館。博物館由陳列室和山洞遺址組成。陳列室的展品告訴我們,一百年前就開始發現這裡有哺乳動物化石。到了上世紀的1929年12月2日,中國現代考古學家、古生物學家裴文中教授發現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這是上世紀世界最重大的科學發現之一,人類的歷史被推前至50多萬年前(後續的測年表明北京猿人最早者為距今80萬年左右),並據此确立了人類演化史上十分重要的直立人階段,成為人類起源與演化硏究的一座里程碑。陳列室還展示了大量的木炭、灰燼和燃燒過的土塊、石塊、骨頭和樹籽的灰層,是人類早期的控制用火的證據。人類的歷史也是人類認識自然並運用自然使其成為生産力的歷史。人類學會使用火,就産生了熟食、温暖、光明以及金屬和生産工具。人類對火的使用是人類科技發展和文化演化的轉摺點。

當然,陳列室最重要的展出品是證明北京猿人的頭蓋骨化石,還有根據頭蓋骨還原的北京猿人頭顱模型。這個頭看起來不像我們現代人的頭顱,前額突出,眼眶深凹,下顎翹起,更像大猩猩的頭。不過幾十萬年前的人類,今天又有誰知道長得怎麽樣呢?

達爾文《物種起源》説,人是古代的猴子變的。其道理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進化論的説法被認為是人類認識自身起源的一把鑰匙。當然,在此之前有神創論之説。中國古代流傳的是女媧捏土造人的故事,西方講的是上帝造亞當和夏娃的故事。關於進化論的觀點,由於始終找不到演變成的中間證據,頗受質疑。但是經過北京猿人的頭蓋骨和當代人類DNA的鑑定,推導出的“源出非洲”和“多地起源模型”的假説,以一億年人類漫長的演化歷程,使得神創論不過萬年的故事似乎也站不住腳。

七十年代中國的旅遊事業尙不發達,專門到周口店參觀的遊人就更少了。整個上午,博物館除了我們班的同學,連解説員也沒有。陳列室裏靜靜展示著模倣眞人製作的北京猿人生活情境。在“勞動創造人”的理念下,還原出北京猿人們用石頭作為工具,削砍樹枝,製作捕獵工具的勞動的場面。雖然,陳列室內有“禁止拍照”的標識,但是在這些模擬的造型前拍照有什麽關係呢?四顧無人,於是掏出一台老式德國萊卡摺疊120照相機,同學們或站或蹲,趕緊跟幾十萬年前的老祖宗合影。於是,就有了我這一張跟北京猿人的合影。

離開博物館時,龍骨山靜靜地沐浴在夕陽的餘輝裏。人類的蹤迹在山野中,那麽神秘、遙遠和深不可測。周口店,你還埋藏了多少寶藏和秘密呢?未來,更多破譯人類歷史的鑰匙還埋藏在地底,等待我們不斷尋找、發掘和解讀。周口店,打開了我想象的視野;地質學,提供了我探險的依據;猿人洞,指引著我探索人類的奧秘。

1973年6月,攝於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