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端午懷屈原
作者:曉音
悠遠九州孤引觴,離愁家國兩茫茫。
湯湯汨水天何道,昊昊蒼穹雁幾行。
菖草艾香添嫩葉,紅塵花落又端陽。
小樓昨夜聽風雨,千載詩魂誦遺章。
七律·和曉音端午詩
作者:亦心
吟斷離騷再奉觴,汨羅無奈化蒼茫。
虎蠅肆虐憑誰問,疫病橫行淚數行。
千載蘭蘅延蕙畹,一生求索嘆端陽。
紅塵歷盡看風雨,屏翳乘雲又一章。
七律·樂山大佛
作者:駿騁
壁立千年座泰然,滔滔江水眼前穿。
慈祥雙目垂肩耳,肅穆神容坐洞天。
普渡衆生原本意,消災驅難也常牽。
靜觀塵世邪和正,更辯人間善惡緣。
七律·嵩山少林寺
作者:駿騁
千年古寺樹陰涼,精湛功夫四海揚。
大殿藏經言佛法,達摩留影籍雕牆。
棍刀對打習招術,石鎖單提鍛力方。
高手少林多集聚,嵩山練武益輝煌。
七絕·靜聽秋霖
作者:鄧家齊
靜聽秋霖夜未闌,金風輕送古樓蘭。
庭前小酌詩三百,無我無常入夢寒。
註:古樓蘭:古琴曲《樓蘭散》。
無我無常:“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以及“涅槃寂靜”、“有漏皆苦”是佛教正法的標準,統稱“四法印”。
雜詩 • 贈友
作者:郭侖
征夫赴遠途,自期經年遊。
去鄉萬餘里,但願壯我猷。
薇藿充豐膳,被褐作綾綢。
汪洸筏飄櫓,涸轍行方舟。
大塊何嶮介,歲華不重榮。
肅肅無所之,款實難有酬。
代馬依北風,狸狐思首丘。
聆君壯懷語,慷慨忘百憂。
古風•無題
–讀郭侖古體詩有感
作者:靜廬
負笈渡遠洋,不期四旬遊。
申江千萬里,年稀無鴻猷。
蔬果作常膳,布衣充絲綢。
小車代步行,波河一葉舟。
生涯崎嶇行,歲月沒虛流。
黑山靜廬裏,所思不為酬。
平生好春風,望高登山丘。
素心臨古稀,淡然無懼憂。
蒼梧謠·红芍藥
作者:靜廬
濃。
金蕊青枝初夏風。
閑庭裏,幾朵墨顔紅。
十六字令·湖景兩首
作者:徐英才
天。
電閃雷鳴驟雨喧。
須晴日,無處不斑斕。
天。
碎玉銀盤白絮棉。
嘆無路?近在碧湖間。
十六字令•功
作者:雨文
功。
颯爽英姿箭上弓。
紅扇舞,劈靂展威風。
十六字令•山
作者:雷厲風行
山。
筆作扶梯競相攀。
尋新徑,智者立峯巔。
靑門引·雨後
作者: 山人
雨後平湖靜。
新月半鈎雲影。
清波暮靄水光中,
千絲一縷,個是楚天景。
臨軒日落風初定。
草沒蔭蹊徑。
出林舉首溪岸,
晉人不得桃花境。
一叢花·春雨後
作者:山人
堂前春草映殘陽。
雲掩綠紗窗。
凭欄雨後煙波去,野渡橫、烏鵲迷茫。
千絲頓起,池臺恍似,荆楚暮雲鄉。
風枝疏影落池塘。
心語寄蘭香。
相期共話西窗下,覓新句、一訴衷腸。
何妨作伴,芒鞋竹杖,煙雨到瀟湘。
鷓鴣天·重逢
作者:一里
數步音容試簡繁,輕車舞罷送伊還。
驚魂初吻前門影,細汗緋紅小雀斑。
情怯怯,路漫漫,回眸已是鬢星闌。
重逢莫問荒唐事,笑說春心共海山。
鷓鴣天·小蠻舞
作者:一里
淡紫長紅笑臉妍,風荷小舞慶豐年。
豚聲什色餘音嫋,曼影縈懷不夜天。
同竹馬,一生緣。時光斑駁似從前。
平凡歲月丹青手,慢攏芳華五十弦。
點絳脣·晚春
作者:鄧家齊
江月蹉跎,幾聲杜宇春山去。
無端風雨,亂絮添行苦。
日暮蒼茫,未計尋歸處。
嗟如許,客愁拘佇,夢裡鄉關路。
渡江雲·學書法
作者:靜廬
臨羲之墨跡,持毫思妙,覓種玉心田。
嘆行雲流水,筆法精湛,瀟灑逸風牽。
仰天俯地,茂林竹、觴詠清泉。
修禊事、蘭亭別致,歡聚眾才賢。
鵝閑。東床訪道,翰友之交,墨池填新伴。
戯書扇、還欣老嫗,俠義流傳。
平和自在兼含蓄,結體美、秀麗中觀。
書聖體、千年稱頌文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