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雜文】第49號)   

作者:李詩信                                                                                                            

吳嘉在華盛頓主持的一場會議上

  吳嘉,一名江南才女,大學教師,出國後卻成為美國國務院的資深官員,並以此身份出訪近80個國家。安第斯山下、龐貝廢墟上、尼羅河畔、撒哈拉沙漠中、地中海上、湄公河邊都留下了她的身影。1997-2020年,吳嘉在美國聯邦政府供職。任美國國務院國際開發署官員期間,先後被派往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摩洛哥、加納、阿爾巴尼亞等國工作。吳嘉兼任過國際開發署亞太雇員委員會主席,並多次榮獲美國政府頒發的個人榮譽獎和團體功勛獎,包括美國總統親筆感謝函。

  吳嘉雅好文史,學而不倦。工作之餘,她步履敏捷,腳下生風,專心察訪各地風土民情,並將察訪心得寫成了一篇篇視角獨特、文采飛揚的隨筆。《飛去來兮》、《天地一飛鴻》等文集,先後由燕山出版社和 《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她的部份文章入選《那三屆》(人民出版社)、《書寫@千山外》(臺灣商務印書館)、《相遇文化原鄉》(花城出版社)、《絲路藝術》(漓江出版社)。吳嘉先後在《美華商報》和《華盛頓郵報》(中文)等華文報刊上開設專欄,也常為《世界週刊》撰稿。《鴻齋書話》是吳嘉的第三本文集。

  我細讀過她的前兩本文集:《飛去來兮》和《天地一飛鴻》,這兩本書總讓我想起《韜奮文集》,那是我在文革期間讀到最好的一本書。鄒韜奮那種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由此而寫出的世界見聞和感悟,深刻影響了我的人生走向,讓我關注更加廣闊的世界。而吳嘉的人生閱歷,則是上世紀初的中國著名報人鄒韜奮也不敢奢望的!今天讀吳嘉的文集,依然使我像年輕時代讀《韜奮文集》般激動,吳嘉的人生感悟是獨特、有趣、給人教益的。借用光明日報在《天地一飛鴻》的封面推薦語來說:吳嘉的書是「東方才情女子歷練而為,西方資深政府官員人生之旅的真實記錄。」

  《鴻齋書話》收錄了吳嘉的26篇文章,一部份是她出訪列國的見聞和思考,另一部份是她的讀書心得。出訪見聞與普通的旅遊文章不同之處,在於她是以外交官的視覺兼政治家的學養共同的結晶,讀書心得則具有學者風範,哲思文采如行雲流水,親切自然。這本書的目錄如下:

曼德拉的漫漫自由路

賽珍珠與美國文學史

玄奘的西天之路

拜謁耶穌受難地

漢族與少數民族

我的詩還活著嗎?

男人與女人

唐德剛寫《張學良口述歷史》

紅色高棉 –柬埔寨的人間煉獄

關於漢字的隨想

公民宗教與美國外交政策

深度工作

時間的遐想

《槍炮、病菌與鋼鐵》讀後感

龐德與他的中國古詩英譯

未選擇的路

語言影響思維

麥爾維爾和他的《抄寫員巴特爾比》

不朽的愛倫•坡

讀《四季隨筆》

街南書屋

新年裏讀《生命頌》

太陽照常升起

雜評《了不起的蓋茨比》

《走出非洲》及其它

過去的一年

  無論是閱歷見聞、思想表達還是語言文采,吳嘉的著作都值得一讀!這裏摘錄部份網絡朋友的《鴻齋書話》評論:

  「作者吳嘉既是一位活躍地穿梭於世界各地,在變幻莫測的國際風雲中果敢睿智的女外交家,同時又是一位博學多才,知性優雅的讀書人。她有著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和西方文學的修養,她的文字清新而不失深厚,淡雅而不失靈動。這本文集以記錄她近年來的讀書筆記和遊歷隨筆為主體,有沈思,有遐想,有感發,有升華,充滿了深邃的理性思考和親和的人文情懷,值得去細細品讀。」

  《鴻齋書話》中的二十六篇短文,從文學到哲學,從歷史到宗教,從民族、語言到政治、外交,或記敘,或評說,涉及面極廣,彰顯出作者的博學廣聞,也為讀者展開了全方位的視角。不管是看她對歷史和政治的談論,還是對文學作品的評說,以及跟隨她的記敘,神遊宗教聖地、歷史遺址,我們都能從她飛揚抒情的文筆和獨特睿智的分析中得到啟發和有所收獲。可貴的是,書中每篇文章內涵都很豐富,篇幅卻不長,文字很美,讓人愛不釋手。

  很喜歡吳女士的書,讀書如見其人,博學多才,高雅大方,讓不常讀書的人都能流連忘返,開闊眼界並回味無窮,望吳嘉多出書,滋潤大眾心懷,感恩!

你若未及,行路萬里,

可隨吳嘉,登界遊歷;

你若未及,讀書萬卷,

可借吳嘉,生花妙筆。

高屋建瓴,殫見洽聞;

博覽古今,遊走中西。

親切隨和,鄰家女孩,

儀態萬方,嬋娟若此!

女中豪傑,廖若星辰;

我等楷模,莫過君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