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罐豆腐乳的旅行                           作者: 杞人

「唉!我這個人最不會送禮,不管婚喪喜慶,還是離別送行,都不知送什麼好?」老吳常怨嘆自己不會送禮,偏偏他有一次難忘的送禮經驗,每回想起,都覺得有趣!

  那一年老吳的美國公司派他到台灣任職,下飛機先住進旅館,第二天一早,到龍潭的分公司報到,忙了一星期,週末才得空,回台中拜望久未相晤的老爸和四弟。去國多年,返鄉探親,總要帶點禮物?又遇到頭痛老問題。問了同事龍潭有哪些特產,想帶些特產回去。

  「龍潭特產『東方美人茶』最好!」研發部湯經理說。

  「茶可以!我老爸喜歡喝茶。」

  「『東方美人茶』是紅茶中絕品,相傳百年前,英國茶商將此茶呈獻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沖泡後外觀清純,猶如絕色美人漫舞水晶杯中,女王贊不絕口而賜命。一兩大約五百元,帶六兩回去送老太爺。他會喜歡。」湯經理接著說。

  「還有沒有別的禮物,送我弟弟的。」

  「有啊!客家風味『豆腐乳』。送禮也不錯。」

  「『豆腐乳』送禮,會不會寒酸了點? 」

  「顧問!您有所不知,『龍潭豆腐乳』在農業局的國際食品比賽得過金牌獎,可有名了。它是客家式豆腐乳,遵古法醃製,口感滑膩,鹹中帶甜,配中式早餐風味最佳。」湯經理是本地人,龍潭特產如數家珍。

「那好!可以買兩罐送我四弟。」

  「還有龍潭特產『花生貢糖』,一盒一千二,也可考慮。」

  「正好。可買一盒送小姪子,小孩子喜歡吃糖。」

  問對人了,難題解決了,老吳心情輕鬆了。老爸喜歡喝茶,年輕時喝碧螺春、西湖龍井,年紀大了,喝紅茶,不傷胃。就依湯經理說的買六兩「東方美人茶」送老爸,雖不是很貴重,可討他喜心。再買一盒貢糖帶給兩個姪子,兩罐豆腐乳送四弟。禮物打點好了,老吳星期五下班,返回台中,探望老爸和四弟一家。

  「皇帝愛長子,百姓疼么兒」,長子要繼承皇位,皇帝重視。百姓的兒子長大了,紛紛離家,老么最小,走不了,留在家照顧二老,百姓疼的是么兒。老吳兄弟四人正是例子,三位兄長,長大後陸續離家,分居世界各處,只有老么在老家留守。他和老爸分開住,只隔幾戶,以便就近照顧。在美多年,四弟代盡孝道,老吳總覺得對四弟有所虧欠,這次回去可好聚聚。回台中,理應先拜望老爸,但四弟住巷口,老爸住巷底,先看四弟順路。

  「二伯回來啦!我爸等你好久了。」開門的是大姪子。

  「好久不見啦!請進,請進!」四弟和弟妹聞聲而出,熱情的說。

  「美國派來半年,沒帶什麼禮物。龍潭買了些特產,這兩罐豆腐乳送給你,花生貢糖給兩個小姪子。這一罐『東方美人茶』送老爸,待會一起帶過去。」見面來個熊抱,美式見面禮,接著互相問候。

  「哇!貢糖耶,以前皇帝吃的。好吃,好吃!」寒暄還沒完,兩個小姪子已迫不急待地打開花生貢糖禮盒,一人嘴裡塞了一塊貢糖,連說好吃。

  「老爸這幾天老唸著你,正等著,先過去吧!」四弟把兩罐豆腐乳交給弟妹,出門帶路,老吳提著「東方美人茶」禮盒跟在後頭。

  老吳在台灣上完大學,服完兵役,負笈美國。拿到碩士學位後,在加州矽谷電子公司做事,匆匆已過二十多年。離開台灣時,老爸還是壯年,歲月不饒人,如今老爸已退休,頭髮已花白,臉上平添很多皺紋。久別重逢,父子往事說不完。

  「噫!這茶好。紅茶喝了好多年,這茶最好!」用過晚餐,老爸打開「東方美人茶」,四弟泡了一壺,老爸連讚好喝。老吳把為什麼稱「東方美人茶」典故說了說,老爸喝的高興,聽的高興。

  「湯經理,謝謝你的建議,帶回去的伴手禮,

『東方美人』茶、兩罐豆腐乳、一盒花生貢糖,送的各如其分,每個人都歡喜。」週一返回上班,老吳特別謝謝湯經理解決了他送禮的難題。

  老爸經常在四弟處用餐,早餐有時候豆漿、燒餅、油條,有時候白粥配花生、醬瓜、肉鬆、豆腐乳。有次早餐四弟家的豆腐乳吃完了,忘了補充。打開廚房的櫃子,看到二哥送的兩罐龍潭特產豆腐乳禮盒,拿了出來,準備拆開給老爸配稀飯。

  「別拆!別拆!這麼漂亮的禮盒,還沒開。別拆,留著吧。」漂亮的客家印花包裝紙,繫著兩條紅繩的精緻提袋,老爸覺得拆了太可惜。

  「那今天沒豆腐乳吃了。這兩罐你帶回去,我們不在家的時候,你可以自己慢慢吃。」四弟把兩罐豆腐乳轉送給了老爸。

  「好,包裝這麼講究,可以留著送禮!」老爸說。

  劉媽媽是吳爸爸換帖兄弟劉伯伯的妻子。吳爸爸和劉伯伯在大陸時曾出生入死,南北闖蕩,後來山河變色,幸好都留下一命,到了台灣。劉伯伯幾年前走了,他在世時是國大代表,新店中央新村有房子。他走後劉媽媽和女兒女婿住在那裏。吳爸爸不時會到帶些禮物到台北探望她們。 

  「我和劉媽媽約好了,這個周末去台北看她。你看帶什麼禮物好?」有天吃完飯,老爸問四弟。

  「不用另外買呀!上次那兩盒豆腐乳禮盒帶去就行。」四弟說。

  「啊,我都忘啦!劉媽媽沒什麼嗜好,就是講究吃的健康。送她兩罐豆腐乳,豆腐的發酵菌是好菌,對身體有益,她會喜歡。」老爸贊同。

劉媽媽的女兒是老爸乾女兒,結婚時吳爸爸代替劉伯伯當主婚人,跟自家人一樣親近。這次吳爸爸到他家拜訪,乾女婿開車,週六,到陽明山公園、淡水、石門、野柳、北海轉了一圈。週日到九份、金瓜石、龍洞、澳底、宜蘭,又玩了一天,台灣北海岸有山有水,兩天玩了一遍,玩得盡興。在劉媽媽處停了幾天,星期五該回台中了。

「明天要回台中了,二胖子住在龍潭,我想到他那裡停兩天,妳也好久沒看到他了,一起過去玩玩!」龍潭是回台中的中間站,吳爸爸想順路到二兒子那裡看看。

  「二胖子住在龍潭!他小時候胖嘟嘟的討人喜歡,我常抱著他玩。好久沒見到他了。好!一起去走走,去看看二胖子。」劉媽媽很高興能去看看小時候抱過的胖小子。

  兩人準備妥當,預備搭中午的客運過去。聯絡好了,兒子開車到龍潭客運站接。

  「帶什麼禮物好?多年沒見,帶的禮物要厚重些。」臨出門劉媽媽說。

  「自家晚輩,不用客氣,路上買一點,別空著

手就行!」吳爸爸說。

  「先等一等,我到屋裡看看有什麼能帶的,就不用在路上匆匆忙忙地買了!」劉媽媽說。

  「諾!廚房有兩罐豆腐乳禮盒,你帶給我的。還沒開,我們帶去當禮物!」

  「也好,長輩給孩子送禮,實用要緊,不需要太貴重!」

  提著兩罐豆腐乳禮盒,吳爸爸和劉媽媽一起從台北搭客運到龍潭。

  老吳回憶起,劉伯伯在世時,他常陪老爸去台北中央新村拜訪。老吳那時候還是學生,每次去拜訪,劉媽媽總是準備幾盤新鮮水果,幾碟精緻點心,招待親切。劉伯伯當時在文壇很有名,家裡有一個藏書上萬冊的大書房。劉伯伯知道這個小姪子喜歡舞文弄墨,常說:「書,你隨便看,這些書都是寶,不能借走。」大人聊天,他插不上嘴,在旁邊看劉伯伯書庫裡的好書,好書看不完,他們聊多久,他就能看多久。這一幕記憶深刻。

  劉媽媽要來,老吳很高興,向公司請了幾小時假,開車到龍潭客運站接了老爸和久未晤面的劉媽媽。趁天色還早,載著他們到大溪老街、石門水庫、大溪公園、蔣公紀念館等觀光景點參觀了一遍,晚上到龍潭有名的「家園活魚餐廳」活魚三吃,招待老爸和劉媽媽。

  「這是劉媽媽帶給你的禮物。」回到住處已九點多,老爸提著兩罐豆腐乳禮盒,不說自己,說是劉媽媽送的。

  「謝謝!謝謝!好久沒看到劉媽媽,見面就很高興了,您還客氣,還帶了禮物。」老吳一面道謝一面說。

  這禮物老吳覺得熟悉,想了一想,不就是剛從美國回來時,到台中帶給四弟的龍潭特產「豆腐乳禮盒」!怎麼會到劉媽媽手上,又送回來了,老吳很詫異,也很好奇。

  配白稀飯吃的豆腐乳,多麼平民化的食物,包裝成漂亮禮盒用來送禮,乘載了送禮人的感情,物質加精神,價值大不相同。

  兩罐豆腐乳禮盒的旅行,是傳遞感情的過程,從老吳將它帶回台中送四弟開始。多年不見,豆腐乳禮盒表達兄弟之間情義,四弟收的高興,老吳送的高興。四弟轉送老爸,是兒子的孝心,老爸高興的收下。老爸將禮盒送劉媽媽,表達對多年老友妻子的心意,劉媽媽收的高興。劉媽媽和老爸一起到龍潭看望老吳,禮盒代表劉媽媽對晚輩的溫情。豆腐乳禮盒帶著每個人的不同感情,一人又一人,送禮的受禮的人都高興。繞了一大圈,感情留在每個人心中,禮盒完成使命,物歸原主,真是個奇妙的旅程。

  第二天早餐,老吳打開劉媽媽帶來的禮物,遵古法釀製的龍潭特產豆腐乳,夾出幾塊給老爸、劉媽媽嚐嚐,都說「好吃!好吃!」。 

(4/4、4/5刊載在《世界日報》小說世界)

******************************************************************************************************************

疫情肆虐倍思親 作者: 陳熙芙

兒子起了大早,趕回紐約去了。一切又回到平靜無奇,悄然無聲的日子裡。。。
  記得母親曾經說過,她不願意來美國,和我們吃香喝辣,玩樂嬉笑之後,回到孤寂的家中,倍感分外悽涼。當時我還一頓曉以大義: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驚喜,串連起來的。
  其實,人生那有那麼多驚喜?更多的時候,是孤獨,悲傷,挫折,矛盾⋯⋯不過是把偶然的快樂,放到無限大;又把理所當然的不愉快,忽略到最小。才能夠自欺欺人地開心樂觀地面對殘酷的人生。
  記得我55 歲生日那天,興高采烈地跑去老人社區買了一個房子。辦證件的小姐說:「我從來沒有看過像妳這樣高興成為老人的人。」是的!我好興奮地把那房子 從頭到腳美化了一番,並且高高興興地搬了進去。開始波多馬克的家及老人社區的房子兩頭跑,自己搞了一個小小的渡假屋,就在十哩之遙。我知道:五十哩 以上才可以合法地成為渡假屋避稅。這就是我的特長:沒事窮忙,自己找樂子。

今天兒子返校了,我於是分外想念我的母親。她是否也望穿秋水等著我回家呢?
  2015年前,母親還會很興奮地願意跟我出門玩耍:參加我二天一夜的政大同學會,並且韓國,澳門,金門,綠島,上海⋯到處跑,還去廈門看姐姐(我的大阿姨),去鼓浪嶼找老家⋯ 現在無論怎麼苦苦哀求,母親都不肯出門。
  回台北,為了陪母親,自己買的舒適豪宅不住,跑去擠母親家的一張小床。衣服都沒處掛。每天除了閉眼的那張床,就是睜眼時客廳的沙發一角。但是心裡是溫暖的,有時陪著母親看看電視,有時看著打盹的母親,心情是愉悅平靜的。不需要更多。快樂居然如此廉價,觸手可及。。。
  每天迫不及待地跳起床來:「哈!又有好吃的早餐了!」在家門口走一圈,總是買了太多早餐。吃了個遍。於是又得走到我自己新板特區的家一兩個來回,把早餐消化掉。我總是説:「我是為吃而活:為吃而走路,為吃而跳舞。」

多運動一下,就可以多吃一點。我的妺夫曾說:「妳姐姐這麽會吃又好吃,早就應該是個超級大胖子」感謝上帝!
  回(母親)家住,才深刻體會: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簡單,生命可以如此愜意。因為回台北的目的,主要是陪母親。因此除了出門買早餐,早餐後逛逛傳統市場,到處找找有什麼好吃的。就是下午趁著母親午睡時分,出去逛逛家門口的衣服店「伊蕾」。店員都認識我了:「陳小姐,妳這次怎麼這麼久才回來?」小姐説,做了二十多年的店員,我是第一個客人,總是說:「好便宜喔!」真的是,台灣的消費太兩極,許多東西實在太便宜,令人擔心。
  在美國關了一年,該回家看看我的老母親了。

(4/9/2021刊載在《世界日報》家園版)

************************************************************************************************************************

團聚在歲末 作者:亮水珠

歲末,年關將至, 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商家張燈結彩,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家家戶戶忙着潔掃庭除,購買年貨,準備禮品。儘管各家過年的方式千變萬化,全家團圓,親人相聚則是過年時的大事情。

  七十年代初,我們勘探隊冬季整修在陜北的一個小縣城。我在檢修勘探儀器時遇到難題,隊上說只有檢修完成才讓我請假回家。眼看離過年越來越近,隊友們紛紛提着裝滿禮品的提包,滿面笑容地回家過年。我眼裏看着,心裏着急,只好加班加點,晝夜苦幹,終於在年關前二天解決了難題,檢修好了儀器。

  我興高采烈地請了探親假,一溜煙地跑到縣城長途汽車站。讓我沮喪的是,過年前的汽車票早就賣完了。原來我滿心歡喜地想着盼着,就要與很久沒見的親人們團聚了。可現在,一盆涼水澆了下來,沒有車票,怎麽回家過年?沒辦法,我只好一邊踢着路上的石子,一邊低着頭心灰意冷地走回駐地。

  剛進帳篷,突然聽到司機小王在外面叫我。我們很熟,經常在一起下棋,互不服氣,悔棋時相互搶棋子。他要開卡車去西安拉貨,問我願不願意陪他路上做伴兒跑一趟。真是天無絕人之路。我急忙興奮地拎着行李爬進駕駛室,一路催他快開。

  到了西安,我在火車站附近下了車,三步併做兩步地奔向售票大廳。一掏兜,發現沒有足夠的錢。搜遍全身還缺十幾元錢。原來,我離開的時候過於匆

忙,抓了一把錢,沒有細數就上了車。這可怎麽辦?明天就是年三十了,難道我要泡在西安過年嗎?

  正當我萬般無奈之時,突然想起自己與油田駐西安辦事處的老主任有過一面之交。緊急時刻,我只好冒昧找上門去,厚着臉皮千謝萬謝地借了錢去買車票。

  那時從西安到北京火車要跑12小時。火車上擠滿了回家過年的人,過道裏,車廂之間,甚至廁所裏都站滿了人。如果有人上廁所,裏面的人需要擠出來,等別人方便之後,再擠回滿是異味的廁所。我買的無座票,只好在車廂過道上靠着椅背站着。火車飛馳,我又渴又餓,可我的心早已飛向遙遠的家,腦海裏想着回到家裏的情景。眼前彷彿出現了親人們一張張熱情的笑臉。

  到了北京,已經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的窗戶透出溫暖的燈光,熱鬧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我帶着一身寒氣,衝進家裏,引起家裏人的一片歡呼。奶奶和媽媽忙着從廚房裏端出熱呼呼的飯菜,爸爸滿面笑容地打開一瓶多年的好酒,弟弟妹妹圍着我問這問那。歡聲笑語裏充滿了濃濃的親情。那頓年夜飯吃了很久很久。

(原載於1/25/2021【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