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個做

作者: 金慶松

自個做(Do It Yourself,DIY)、自個修,就是美國的「獨立精神」。賣零件的商店像是Home

Depot等,配件、組件、工具應有盡有, YouTube 上有很多影片教人如何自個做的方法、步驟完善且「百家爭鳴」。自個做、自個修,不僅省錢,更有成就感。

我家的房子已四十餘年,家裡的某些水龍頭有些微漏水,個別開關扭緊不使用,其實也沒事;但在家工作逾一年,閒著也是閒著,某一周末我決定自個換新。先在YouTube上看個夠,工具備好,新型的水龍頭買好,零件說明書也仔仔細細看個透,很簡單,沒啥大學問。     結果第一關,要將舊的水龍頭拆下,就遇到挑戰,其一,在水槽下方狹小的空間工作,不僅光線不好,施展更是大受限制。我扭曲著身子仰望動手工作,對我這老骨頭來說真是一大考驗;其二,首先鬆開幾個螺絲帽,對準角度,扭來彎去,第一個終於鬆了,卻無法分開,還噴了我不少水。我不是已經關閉了水的總開關以及個別開關了嗎?怎麼還會噴水?

    其三,只好把這一個鬆開的螺絲帽再拴緊,止住漏水,哎呀,怎麼拴也拴不緊了?原來那螺絲帽已老舊生鏽,怎堪我以扳手反覆「折磨」,水就這樣滴、滴、滴……,趕快拿著小桶接水。不到半小時我已筋疲力竭,實在棘手啊!

    以上遇到的困難,說明書上沒說,YouTube上各家修換水管的專家也不曾細述,令我深感力不從心。修理東西最怕的就是越修問題越大,我已學到,換水龍頭還真不是我能自個換的,只好準備找人了,讓專業的水電工賺些錢,促進經濟,也是好事。 請兒子詢問找人,約了三、四家水電工來到家中察看、估價,估價範圍真是差很大。終於,經朋友介紹選了一位既專業、實惠、口碑又不錯的水電工。也聽從其建議,將水龍頭下面的老舊接管更新,家中四處的水龍頭一併換新,就長期使用及修理費用上來看,更加經濟划算。

    水電工來修理時,將墊在地上的毯子一拿出來,就展現出他的專業,難怪他可以比較舒適地躺在水槽下面狹小的空間內工作。有些工程需要時間,他來來回回做了三次,總共的工作時間約十小時。過程中,也將暫時停水的時間降到最少,把工作導致的不便降到最低,更省了我的力氣、時間和煩惱。修好時,梳洗台是嶄新的亮眼亮麗,全家人心情也舒爽舒暢。

專業就是知識與經驗的累積,專業技能與勞力值得尊重。我們可以學著自己做,做不來時,就找專業吧!

(4/7/2021刊載在世界日報家園版)

******************************************************************************************************************

卡車

作者: 姚遙崤

這裡講的卡車不是十輪大卡車,也不是小一些的四輪皮卡,而是指車子的方向盤被卡住了,人也就被卡住了行不得也,折騰了一下午的經過。

    先説一些題外話,由於新冠疫情,這幾個月來除了絕對必要,都是待在家裡不出門。 日前接到通知要我在1月30日星期六早上去醫院打新冠疫苗,沒想到了那裡居然人山人海,原因是天氣預報第二天會下大雪,醫院把兩天預約的人都召集來一起注射,我的預定時間也就作廢了,只好排在長龍後面,搞了兩個小時才打了一針。

    既然出了門,加上第二天會下雪,太座大人就決定去離家較近的韓國超市採買食品,沒想到結束後準備開車回家時,大麻煩就發生了。

    有些車型設有特別的裝置,停車後把方向盤轉到底就會鎖住,除非用車鑰匙塞入發火栓內,再用力扳動方向盤才能解鎖,因此即使偷車賊能夠用電線短路發動引擎,也無法把車子開走,這是一個相當好的防盜的設備。 不過我們一向很少使用這個功能,一則是怕麻煩,二則是車齡已接近二十年,小偷們大概對這輛老爺車不會有興趣。 然而當老婆準備發動車子時,或許她不小心碰了方向盤把它鎖住了,沒想到無論如何用力轉動,都無法開鎖。 換我試了幾次,也都徒勞無功,這下傻眼了,我們被卡住沒辦法行動了。     無奈之下只好打電話給拖車公司,吊車師傅到來了以後才發現問題還大著呢,他問我們車子要拖到那裡去,我打電話給家裡附近的兩家修車店,大概是星期六下午,都沒人接,師傅説可以拖回家裡,可是這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下星期還是得再拖一次到修車店。 我忽然想起來女兒從前上班時常光顧的一家阿拉伯人開我忽然想起來女兒從前上班時常光顧的一家阿拉伯人開的修車店,或許他們比較勤勞,星期六也會開業,電話打過去果然接通了,我們就請拖車師傅把車子吊到那裡。

    事情到此離圓滿解決還差著一大節呢! 法律規定我們在拖車時不可以坐在被拖的車子裡面,否則拖車公司要被罰款一萬元,還有以往可以坐在師傅的旁邊一起到修車店,現在因為新冠疫情的緣故也辦不到了,如此一來車子能夠被拖走,我們就被拋下自謀出路啦,真沒想到還有這檔子事,只好打出租車了。

    折騰了一陣也沒叫到出租車,大概是離飛機場太遠之故。 我只好打電話給白人鄰居,拜託他們來跑一趟接我們回家。 幸好平時我們相處非常和睦,我從前也免費地幫過他們的兒女補習數理化,因此二話不説他就開車到韓國超市載我們回家了。回到家以後我們就開了另一輛車,帶著被卡的車的備用鑰匙到阿拉伯人的修車店去了。

    修車師傅搞了一陣子也沒辦法解開鎖住的方向盤,他就用備用的鑰匙來試,結果一下子就打開了,原來老鑰匙用久了有些磨損,不能和發火栓卡合得很緊湊,於是就出了這個么蛾子。 我想想還真有點巧妙,鑰匙卡得不好,卻把我們整整地卡住了一個下午!

    原本一項良好的防盜裝置,反而讓我們差點回不了家。 想起了老子説的「福兮禍所伏」,還有後人所講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確是很有道理的。

                                                     2021年2月於華盛頓DC

本文原載於2021.3.10 世界日報副刊家園版

************************************************************************************************************************

從土酒說起

作者 : 安老師

那年從台灣到湖南去提親,未來的老丈人在家盛宴招待,喝的是他們自釀的土酒,一壺一壺的上,一碗一碗的喝。農村人熱情,老丈人請來作陪的鄉紳,一位接一位敬酒。房門口還有探了探頭,看了就走的孩子、婦女,好奇台灣來的會是什麼樣的人?土酒味甜,喝得順口,醉了不覺得。那晚向老丈人告辭,站起身,才知道喝暈了,走出門就天旋地轉要摔倒,幸好朋友扶住,才沒出醜。那次領略了土酒的威力,喝醉時比威士忌、約翰走路等53度洋酒還厲害。

    多年後在加州矽谷電子公司任職,有次出差到韓國清州的生產廠,轉移測試設備。週末,韓國廠高管邀請到一家餐廳晚餐。菜上了幾味後,廠長舉起杯,說:「今天用『燒酒』招待遠來的貴賓,大家喝得盡興。乾!」他端起精緻的白瓷碗,斟的是乳白色韓國燒酒。我一看,不得了!這不就是當年老丈人招待我喝的那種土酒。第一杯,礙於禮貌,我一飲而盡。

    接著提高警覺,果不其然,生管、品控、產線各部門經理,輪番舉杯邀我乾!「你乾杯,我酒量不好,我隨意!」禮貌到了,不醉自己,也不得罪主人。要不是那次提親時,老丈人的土酒把我喝暈的教訓,怎可能在好酒量的高麗棒子前全身而退。

    土法釀酒,全國各地普遍都有,釀製方法也大同小異。主要的原料南方用大米,北方用小麥,或高粱、加水、酒麴等。水質的清純、酒麴的種類,決定釀出土酒的口味。釀酒時,米要先洗淨,浸泡一天,然後把水瀝乾,放進鋪著蒸籠布的蒸籠裡,蒸約半小時。蒸熟的米放涼,將酒麴就著涼開水倒入攪拌,攪拌均勻後,放置發酵。糯米做的是甜酒,發酵三天後就能聞到酒香,大米做的是白酒,要發酵一個月。發酵完,濾出的是乳白色的濁酒,經蒸餾出的是透明白酒。濁酒甜,白酒香,兩種都是土酒,風味各有不同。

    這些釀酒方法,都是回國省親時,跟丈母娘學的。秋季天涼,是釀酒時節,老丈人家有一個舊式大竈台,山上砍的松木下面生火,透出松木清香,上面大蒸籠熱氣騰騰,冒出蒸熟米香,廚房裡香氣四溢。大人釀酒忙,孩子四旁耍戲,這種農村溫馨景色,台灣都市長大的人看不到。     後來在台灣電子公司任職時,有回到日本東京出差。下班後,和日本同事到銀座的居酒屋小酌,白瓷瓶描著紅花卉,溫著日本清酒,溫熱後斟入小磁杯,配上照燒雞、生魚片,喝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早期日本釀的是「濁酒」,就是韓國的「燒酒」,中國農村的「土酒」。後來發現可用石炭將濁酒裡的酒糟沉澱,只取上層澄清部分飲用,才有了「清酒」。

    日本是精緻文化的國家,喝酒很講究,秋冬兩季天冷,宜溫酒熱飲,夏季天熱,則冷飲。喝的酒隨四季情景變化而有不同稱呼:春節前後喝的是「屠蘇酒」,重陽喝的是「菊花酒」,春季裡百花開,喝的叫「花見酒」,中秋月圓,喝的是「月見酒」,冬天雪寒稱「雪見酒」。這些文雅的稱呼多傳自中國,蘇東坡最愛喝的屠蘇酒,又稱歲酒,就是從中國傳至日本保留的原名。日本喝酒文化沿襲中國唐朝古風,喝的文雅,喝的有詩意。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留下關乎酒的詩文,可以追朔出當時人喝的是什麼酒。三國演義裡曹操和劉備「煮酒論英雄」,一盤青梅,一樽煮酒,細數當世英雄。據考證,當時煮的是黃酒,理由有二:一黃酒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主流酒,二黃酒含有大量胺基酸、葡萄糖,難免有生菌,喝時需先煮過殺菌,並且黃酒最適合配青梅。各國似乎都沒有把酒煮著喝的,這是中國特色。

    中國女詞人北宋李清照,歷經國破家亡,喪夫之痛,常藉酒消愁,傳世詩詞中多提到酒。著名的「聲聲慢」中有「三杯兩杯淡酒,怎敵那晚來風急。」酒淡敵不住晚風急,可以理解。

「醉花陰」裡: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捲簾西風,人比黃花瘦。

    傍晚喝酒,喝得銷魂,許多人和李清照一樣。不同的是,喝完後寫不出她那樣動人心弦的詩詞。

她的「如夢令」裡: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很多人都醉過,只是醉後忘卻歸路,應該沒幾個。李清照在她的詩詞裡加點酒意,除了婉約,還帶點悲情。

    中國武將喝酒,唐代王翰的「凉州詞」最有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出征前豪華的酒宴,戰將看破生死的豁達,都寫在這首詩裡。這首七言絕句能吟唱,每回由美返台和舍弟小酌時必唱。有時他唱我和,有時我有時我和他唱,擊節唱和,唱得高興,喝得盡興。

    王維的「渭城曲」,以勸酒素描與好友別離時心境: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喝了這杯吧!這裡才有你的摯友,出了陽關就不再有故人了。去年一位朋友在美國學業完成返鄉,設宴給她送行,放聲高唱這首七言絕句,唱得她動容,唱得令她終身難忘。

歷史上提到酒的詩詞,李白的「月下獨酌」最有名: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他把酒寫的浪漫。曹操的「短歌行」有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無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他把酒寫得悲壯。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定場詩的後幾句: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他們喝的濁酒,就是發酵後未經蒸餾,瀝出的土酒,和老丈人邀宴時喝的酒一樣。當年四方征戰,歷經九死一生的各國水師陸軍統領,如今都已年華老去,白髮蒼蒼,水軍退伍打漁的是漁夫,陸軍倖存砍材的是樵夫。當年為敵,如今成友,驚喜又得相逢,喝一壺自釀的土酒,聊聊當年往事,都已過去,說說吧!笑笑吧!

    年初,老伴回鄉過年,被瘟疫困在大陸不得返美。時值深秋,天寒地凍,微信傳來簡訊:「媽開始做酒了,今年蒸了一百多斤大米,十多斤糯米。我爸和你都喜歡喝自家釀的土酒,可惜不能送些美國去!」收到簡訊,頗為感慨,回想起當年第一次在岳父家喝土酒的往事,也連想起許多中外的酒事。

今年雖不能喝到遠方的酒,彷彿仍能聞到土酒的芳香,歲殘寒冬,還能感受到遠方傳來的溫暖親情。

本文於01/19/2021刊載於世界日報(藝文 世界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