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美食】 第 36 號)
作者:昭如
疫情期間,這一年多來,餐館關門,相信很多朋友都在家中準備各種料理,個個都成了廚藝高手。在整理久未處理的文稿,打開電腦,無意中,看到【中山校友齊相會 學習廚藝樂逍遙 口齒留香溫馨情 相約未來再聚首】這個標題,讓我想起3年前的今天,中山校友會舉辦的『中山廚房』。這個活動的原身是前會長武家明創辦的『食全食美』。不少的校友們,對烹飪都非常有興趣,再加上明文校友也十分熱愛烹調,所以就志願提供溫馨的小屋,開始了互相觀摩,彼此學習的『中山廚房』。
校友們都非常支持這項活動,其實,大家通過烹飪,不但可以增加學習的樂趣,也可以添加許多生活的色彩,促進家庭的和睦,培養烹飪的情操,和互相之間的切磋,往後聚餐或参加各種大型活動,也都可以露一手,每一次都可以學習到不同的菜餚,回到家,可以和家人分享成品,何樂而不為呢?
乾煎馬鮫魚,軟滑雞捲,鼓油雞,粉蒸排骨,馬拉糕,是那次示範的食譜。涼拌佛手瓜,北平辣白菜,糖醋台灣高麗菜,是温故而知新的菜餚。
我很少做甜點,烘培之類的美食,可是在我的食譜夾裡,好友寄給我的一份食譜,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馬來糕。
馬來糕,又稱為馬拉糕,是粵式茶樓的一種糕點,是香港及廣東茶樓常見的點心,是一種蒸製而成的蛋糕。 起源地:中國、馬來西亞。主要成分: 傳統上是由酵母、麵粉,紅糖和雞蛋製成。我們每次在茶樓飮茶的廣式點心,這個馬拉糕,都是不少顧客必點的小吃。
如今,疫情仍然還在,我們的校友會的活動也依然無限的延長,也更加懷念姐妹們烹飪的趣事,在一起學習烹飪的歡樂時光。飮茶的點點滴滴也在腦海裡揮之不去。為了滿足舌尖上的味蕾,也就自己動手來製做。幾次的實驗,效果都非常好。我也經常和朋友分享這份食譜。
馬拉糕,做法非常簡單,因為是使用蒸籠蒸出來的,作出的成品,鬆軟,也不是很甜,品嚐過的友人,都讚不絕口。不論配咖啡,或是下午茶,口感都挺好。尤其,很多美式甜點,都太甜,一般人也怕吃多了會怕胖。所以,現在,常常有朋友跟我索取馬拉糕的食譜,我一個伊美兒就寄出了!
現在在各種群裡,好書、好文章、優美的音樂、好詩、秀麗的攝影、好作品、美景都要分享,美食的食譜哪能例外呢 ?
下面就把材料與作法,與各位分享。
材料一:
(1)5個蛋
(2)1.75杯的紅糖(brown shugar
材料二:
(1) 0.75杯牛奶
(2) 茶匙香草精
(3)半杯植物油或牛油
(4)1茶匙baking soda
材料三:
(1)2杯麵粉
(2)1湯匙 baking powder
烤盤與 保鮮膜 備用
做法:
(1) 將材料一放在一個大碗中,使用打蛋器打 3-4分鐘
(2) 再加材料二,再打一分鐘
(3) 最後將材料三放入剛剛打好的蛋液中( batter)
(4) 準備2 個烤盤(方形或圓形),上面各舖一層保鮮膜
(5) 將batter平均倒入烤盤,放在蒸籠内,大約蒸30 分鐘,放凉,切片。
小叮嚀:
(1) 紅糖部份,不要減少,以免口感不好。超市的紅糖,不同牌子,蒸出來的颜色也會有些不同哦!
(2) 随個人喜好,在打好的batter中,可以加些核桃,葡萄乾,藍梅,去核紅枣等乾果。也會增加不同的口味兒。
(3) 我使用2個不锈鋼的盤子,或是如下圖的盤子,分量剛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