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智慧

7 月 17, 2021

【評論雜文】第36

作者: 張暢繁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 ,道乃久。沒身不殆。

語體文翻譯

追求空虛,就要堅定不移,平心靜氣。從眾生萬物同時生長的過程中,我可以體會到循環往復的道理。無數生物在蓬勃地生長後,又各自回歸到它們的根源。歸根就是清靜。做到清靜安寧的狀態,就是合乎道的原理。合乎道的原理就是符合常態。了解宇宙運行和循環的法則來治理國家,就是明白道的作用。不知道常態而輕舉妄動,便會帶來災害。知道了正常的狀態才能包容。能夠包容才能做到公正無私。做到公正無私天下才會歸心。天下歸心才是好的君主。好的君主就是明白天理。明白天理就是符合大道。符合大道就能維持下去,這樣,一生就不會頹廢。

詩解道德經

16. 虛極靜篤

體會虛無成習慣,

虛心接受解疑堆。

循環運作知天道,

萬物歸根不自摧。

生命週期無一定,

週而復始會衰頹。

不同變化常存在,

缺口偏差好運來。

明白虛空和靜寂,

任從百姓少跟隨。

重男輕女離真道,

平等公平共一台。

草木無根難再活,

心靈混亂惹塵埃。

清心寡欲歸寧靜,

虛靜無為大道回。

出版書名:The Wisdom of Dao De Jing: Implications for Mental Health and Management Paperback July 22, 2020

道德經的智慧: 心理健康與管理

張暢繁譯著

出售處:amaz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