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屏
對我而言,詩及詩人有點高山仰止的感覺。將散文的內涵,用超越小說的想像,投入感情,幻化為簡單的文字。非馬老師寫散文本來也是得心應手,可是認為太花時間及繁瑣,不如詩簡潔有創意,因此數十年沉醉於現代詩之中,不但讓他在工程師生涯之外開了一扇門,更讓他在數十年的人生中獲得無限的快樂。作協的同伴們不論是對散文、小說或詩歌有興趣,一定會與老師的感覺有共鳴,從中尋找到快樂。
老師將寫詩的原則分為六點與大家分享,也從他的詩集中列舉實例詳加解釋。其中他提到詩的形式與內容必需緊密結合,再從他的短詩中加以解釋,讓我在朦朧的詩中看見了曙光,覺得有點懂得欣賞詩了。老師有提到現代詩不強求句尾押韻,以免這種束縛妨礙思維的發揮,這可讓我想起李白那首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詩仙是想辦法掙開舊詩的束縛,來個「長風萬里送秋雁」,酒後放任的唱出了兩句不合規格的絕句。要是他活在今日,詩一定寫得更加揮灑自如。
我了解身為一位業餘作家,能否晉級到成為「詩人」,還是要取決於「才華」。不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今日得窺殿堂,他日就隨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