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新聞日報訊】華府中華民國黃埔同學會 (中華民國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美國華府分會)於6月12日上午10時30分舉辦線上活動慶祝黃埔建校97年校慶暨2021年年會,計有美國各地區、加拿大及台灣校友計四十餘人參加,活動十分成功,原定一小時的活動延長到一小時三十分鐘,最後才在軍校合唱團軍歌聲中圓滿落幕。
由於疫情關係,有別於以往的聚餐,今年改以網路方式舉行。雖然沒有了以往熱閙的場景,但也讓華府以外的校友有機會參加活動,對增進華府黃埔與各地區校友連繫有非常大的助益。
今年的活動,除了邀請本地的僑領聚會,並且安排了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及立法委員陳以信分別就兩岸軍政情及台灣疫情進行深度剖析,讓所有參與者能夠分享到第一手的軍政情及疫情。
會議主持人由陸軍官校校友宋連海擔任。會議開始,首先唱國歌。依往例,國歌後唱陸、海、空三軍軍歌及黃埔校歌。三軍軍歌及黃埔校歌的演唱是華府黃埔年會的傳統。藉由軍校合唱團激昂的錄影歌聲,首先就帶動了活動的氣氛。
華府黃埔的會長鄭文彬接著致詞。鄭會長是陸軍官校1984年班,步兵上校退役,任會長已有三年時間。他首先說明華府黄埔與校友總會華府分會的關係。華府黃埔係於1986年由在大華府地區的三軍各軍校畢業校友組成,基於三軍同根同源的理念,取名「華府地區中華民國黃埔同學會」。之後在台灣加入校友總會,成為華府分會。目前華府黃埔的會員包含陸海空軍官校、中央及三軍各軍事院校及政治作戰學校的校友五十餘人。
此次新冠肺炎影響甚鉅,鄭會長藉年會的機會,向受到影響的學長及家屬致上最深沈的哀悼之意。在美國,由於新上任的政府採取普遍施打疫苗的政策,疫情已經受到控制。反觀台灣,由於政府採取不積極作為,新冠肺炎的致死率竟然已經居於全球之冠。鄭會長特別呼籲大家要提醒在台灣的親友注意防疫,自助助人,大家一起齊心協力渡過難關。
鄭會長另外又提到退伍軍人對國家安全及安定的貢獻,很可惜這份無私無我的貢獻受到政府及某些政黨惡意抹黑。殊不知國家能有今日的繁榮發展,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軍人的犧牲奉獻。目前在台灣包括校友總會等組織正努力為退伍軍人爭取權益,鄭會長也宣示華府黃埔一定會全力支持總會,為退伍軍人正名。
最後鄭會長介紹華府黃埔的理監事。榮譽會長陳鴻銓將軍為黃埔軍校十五期,對日抗戰時期為中美空軍混合聯隊的一員,戰功彪炳,政府遷台後升至空軍副總司令。名譽會長張延熙將軍曾任中科院所長;第二位名譽會長陳嶺珊將軍,曾任外交部特任大使。另外理事及監事均為資深校友,鄭會長特別感謝他們對華府黃埔無私無我的奉獻。
在貴賓致詞部份,分別邀請到美京中華會館李偉文主席、中華民國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理事長季麟連上將及新任僑務委員劉耀聰致詞。
美京中華會館李偉文主席首先感謝華府黃埔長期以來對會館活動支持。李主席指出華府黃埔是美京中華會館三十個僑團之一,每年均積極參加中華會館主辦的各項活動,對於僑界的貢獻不遺餘力。李主席更提出目前華府黃埔有數位理事均曾歷任中華會館主席,對於促進兩會的連結,助益良多,因此李主席特別向他們致謝。
校友總會季理事長以預先錄影致詞。季理事長係陸軍官校38期,國軍備役上將。他提出今年黃埔校慶在台灣原本希望擴大慶祝,為三年後黃埔建校一百年校慶做準備,以紀念當年在黃埔以五百支步槍開始建校建軍,終能以少勝多,戰勝各項戰役之精神。各項慶祝活動雖因疫情取消,季理事長仍訓勉校友以「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兩句話相互勉勵,發揚黃埔精神,撥亂反正,共迎建校百年。
再接著由前中華會館主席,新任僑務委員劉耀聰委員致詞。劉委員本身是海軍子弟,讀的是左營海軍子弟學校。他在致詞時強調雖然他自己不是軍校出身,但因為是軍人子弟,所以能深刻感受到身為軍人及軍眷之不易。他自小即崇拜軍人堅苦卓絕,無私付出的特質。因此特別感謝黃埔所有前輩對國家的奉獻,將自已生命最精華的時段獻給了國家。
最後的重頭戲是分別由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及立法委員陳以信主講的兩場講座。
第一場講座邀請了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做兩岸軍情剖析。張研究員先說明政治及軍事是不可分的。兩岸必須以建設性的態度,建立雙贏,可惜現在政府刻意製造動盪衝突,以獲取政治利益,這對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張研究員以中國大陸在海峽對岸立的標語從「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改成「一國兩制,統一中國」,說明大陸對台灣政策的轉變。
兩岸是否會發生戰爭?張研究員認為台灣的綠營政府不斷的挑釁中國大陸,但是軍隊人數郤越來越少,全冀望依賴美日,這樣是不行的。針對大陸的軍演及飛機越界,綠營政府不斷的大內宣,認為大陸準備侵台。殊不知國家要強,就要有匹配的軍隊實力,就要練兵,這個道理兩岸皆然。所以也不必將大陸的練兵看的太嚴重。要維持兩岸和平,不能光靠大內宣,必須靠我們加強國防。
但是現在各種離譜的軍購及國防工業政策,反而造成兩岸軍事更加失衡。我們必須讓對岸瞭解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是不可承受之重,可是現在台灣的社會在刻意操弄下呈現兩極化,這樣又要如何團結對外?人家是務實練兵,我們是挾洋自重,以為可以靠國際干預來保障國家安全,這樣是完全不切實際的。
張研究員特別提出「靠天吃飯要餓死,靠人打仗要失敗」,國防不能掌握在別人手裏。我們要用嚴肅的心情看待歷史。兩岸的關係不光是軍事,還得從政治,心理,經濟的多個面向綜合考量。因此兩岸問題必須用智慧解決,才能為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創造機勢。
另一場講座是由立法委員陳以信主講的談台灣疫情。此場講座,雖是錄影播出,郤是一針見血的指出此次疫情如此嚴重之原因。在近因部份,包含諾富特飯店及機師檢疫時間縮短、萬華特種行業及群聚效應等。
更重要的是遠因。陳立委點出遠因包含: 防疫缺口, 過度迷信境外防堵;超前部署不足,台灣多了一年多的準備,郤都沒準備(包含負壓隔離病房及快篩能量不足、疫苗採購更是荒腔走板);政府應變層級不夠,致使力量無法整合;政府只重宣傳,義和團式的自我催眠。
陳以信立委也強調中國國民黨在此場防疫上的立場,除了監督政府外,並全面配合政府防疫,但政府郤花錢都花不好。以偏鄉地區遠距教學為例,有些學校的教師及學生竟完全無遠距教學能量。預算不是沒編,但執行能力太差。在紓困作為上,政府去年堅持以發所謂三倍券取代現金,至今仍然不採納國民黨全民普發紓困現金的建議。在疫苗部份,國民黨早就提出全民免費打疫苗,政府至今才採納。立法院決議調閱疫苗採購過程,政府不僅不配合調查,還技術性阻擋,不願公開,疑雲重重。
最後陳立委語重心長的說,美國已經回來,但台灣已經回不來了。希望海外僑胞一起為台灣祈禱,期望疫情早日過去。
今天出席的來賓可說是冠蓋雲集。外賓有美國亞太裔退伍軍人協會理事長Alexander Chan;僑務榮譽職人員,除了前述劉耀聰先生,還有僑務諮詢委員王東輝先生、僑務委員謝滕光先生及白越珠女士(由汪良元代表);外地部份有校友總會金山分會、加州的空軍校友、加拿大溫哥華的海軍校友;台灣參加者有中央校友總會及陸官校友總會校友;本地有榮光會李昌緒會長(由副會長蔡德樑代表),中國國民黨美京、學生學人、巴城分部常委陳惠青、曾尹儷、楊賢俊,中文學校聯誼會汪良元總幹事,台美協會毛家怡會長、台聯會劉金萍會長,華府救國團團友會張惠玲會長等人。
活動進入尾聲時,由會長鄭文彬做了今天活動的總結。鄭會長先謝謝各位出席人員對華府黃埔的支持,也謝謝主持人宋連海及執行秘書鄭昀晏多日來的準備。最後也希望在華府地區的軍校校友能夠多支持華府黃埔,讓華府黃埔繼續精進成長,共同為爭取退伍軍人的權益盡一分心力。
撰稿:鄭文彬、鄭昀晏 圖片:鄭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