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緣–筷子賦

  作者:原波

兩根棍,擺在一起 不複雜
籤細筆直 骨瘦如柴
 莫腰折

成雙入對 嬉戲蹓躂
仰首 舉步
保持平行
 絕不能交義

可是
夾在中間有垂涎三尺的談話

談得

滿嘴 燻魚烤鴨蝦米絲瓜
色香味交集 食指驚動
 盡性發

飲方尊 將進酒
吞一口 世事變化

加一杓
自我陶醉調味料

以為呢

有幸饕餮 豈無緣
奈何
平行中是空間

近水樓台邊
無時不瞻望
可望,渴望,不可及
相見 堪憐惜

作者簡介(原波自傳):我是一個意外的美國移民。多年前,一個出乎意料的巧合,讓我遷居到美國定居。移民的生活使我見識豐富,思想開闊,得以欣賞、學習異國文化、風土人情,受益良多。來此工作的時候,與中國語言、中國文學暫時隔緣二、三十年,但對中國文學情感卻未了。而今退休,得以全心全意閱讀、寫作、探討中文,非常興奮!與文友切磋硺磨,啓發靈感,我備感鼓舞。

作者:山人

倒影是湖中的圓月
漣漪是風中的夜幕
中間隔著屋影的模糊

漣漪模糊著倒影
燈火下閃爍著夢
些許的人間隱秘

屋簷隔絕了
月光下的我
我卻看見了
屋頂的月明

作者簡介:劉雙柱,筆名“山人”。出生於湖北武漢。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上世紀八十年代赴美求學,從事IT信息技術工作,直至退休。現居住美國佛羅里達州。平素喜好文學,熱心社區服務。現為“海外華人作家筆會”、美國華盛頓“華府華文作家協會”會員、網絡雜誌《文學正典》執行編輯。詩歌、散文發表於報刊以及網絡。

手持石缽

作者:謝敏

手持石缽,便是手持虔誠
石缽裡
有清水,也有陽光

手持石缽,便是手持皈依
石缽裡
有清水,也有星光

走過白天,也走過夜晚
手持石缽
便是:手持圓滿

作者簡介:謝敏,筆名:比明。男,生於浙江杭州。愛詩寫詩多年,有作品在《人民文學》《詩刊》和美國、英國、瑞典、西班牙、捷克、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及中國港台地區的紙媒與網絡上刊發。 2006年,首創“蝌蚪體”的現代詩歌創作體系。2020年,菲律賓《商報》將組詩《雲將天空帶向遠方》以“中國作家作品選粹”的專欄形式進行中外文化交流。著有詩集一部並被國內100餘家圖書館收藏。現居杭州。


致陳詠智《金陵祭》

(題記:天涯咫尺祭金陵 簫管壓弦傾輓情 起板招魂冤不息 落紅離岸覓淒聲—-飛虎隊後人美國華裔詩人陳詠智作)

作者:燕淑清

車窗外是山水走動
車窗內是天涯呎尺情
拾起來冽冽作痛
血滲透過的《金陵祭》擲地有聲
簫音低泣
起板招魂
碾與現代化高鐵中
分娩在車廂裡

韻以黃土味,色以黃皮膚
紅以華人血
黃河,黃山托在腳下
黃龍與黃脈不息
一讀兩面青山掛晚情
兩眸前後綠帳藏風物
此詩入心痛
此行有大愛
沉吟花鬢增雪色
落紅人一抔黃土
俯身人一首金陵祭
夜燈下車廂內人群不斷刷新
與情愫與詩人釋懷
與櫻海遙祭
更遠處是彼岸的吶喊
隱隱約約還有老父親的飛虎嘯

你的執著讓我低頭
你的嗚咽讓我肅然
遠渡重洋為的就是一首《金陵祭》
你的血脈裡還有黃河,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民族大合唱裡不朽的回音
今天能為你點讚
也是這首《金陵祭》
在地球旋轉中不斷延長境界,經緯度
也是這首《金陵祭》


作者簡介:燕淑清,女,詩刊•子曰社會員,中華辭賦社會員,新浪網微博頭條文章作者,內刊編輯。參加2019中央電視台第十九屆中國世紀人物頒獎:獲《中國當代德藝雙馨傳承國學詩詞名家》,參加美國、俄羅斯國際大賽各獲銀獎,香港紫金花抗疫大賽三等獎等國內外大獎多次。詩作翻譯成英、俄文出版,詩集中、英雙語版《漂泊與鄉愁》由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


*注:本期刊發了大華府“文繫中華”之友,謝敏(中國)和燕淑清(中國)兩位詩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