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為了鼓勵寫作閱讀、磨練評論技巧、欣賞多元意見、提升寫作能力,「寫·閱·評·聚」將於週一舉辦聚會。允許參與者僅「閱·評·聚」,也歡迎非會員旁聽,額滿為止。
日期: 6/07(週一)下午7:30~9:30文章評論
日期:6/14(週一)下午7:30~8:30文友交流
地點:網路相聚
型式:聚會時,針對每一篇文章,參與者在二分鐘的時限內輪流提出個人的意見及建設性的看法;有專人計時,以掌控時間與效率
參與資格:「寫·閱·評·聚」會員,非會員可旁聽;聚會前必須閱畢所有的匿名文章
報名:請電郵金大俠(chin8673@yahoo.com)
「寫·閱·評·聚」的宗旨有四:
(一)、鼓勵中文寫作的興趣;
(二)、提升中文寫作的技巧與水準;
(三)、加強文章評論的質量與深度;
(四)、促進創新及作品的思想性、文學性、藝術性。並以多元、尊重、包容、互助的方式參與每一次的聚會。
「寫·閱·評·聚」歡迎對華文寫作有興趣的人申請加入, 加入條件是寫一篇500字以內的自我簡介、加入的期許及個人的寫作目標。
*****************************************************************************************************
5/10第五十五回「寫·閱·評·聚」由金慶松主持,有八人與會,芝加哥的戴洪灶第一次參與,與文友們交流熱絡。
李敏珠分享「『首投族』寫作、投稿經驗」,她講述退休後由中文不會寫、不會評,來學習中文寫作,聽聽學學寫寫的歷程。隨後,藉由兒子買房子的經驗,以及兒子寫給賣主的一篇英文感性文章,她將母子購屋過程寫下,寫寫改改增增刪刪,寄出投稿,石沉大海,突然又接獲回覆建議刪減至一千二百字以內,她立即刪縮,在刪減濃縮的過程中繼續思索、學習,再次投遞,最終被採納錄用。與會文友都為她感到高興。
會中有文友提議「盍各言爾寫作之志?」有人是經由中文學校而開始逐漸學習;有人想寫就寫,並想將輔導、教育之經驗寫下來,寫成故事性的文章;有人寫了不少,卻被親人扣留,被嫌寫得太囉嗦;有人想將退休後的囉囉唆唆及奇思異想,精簡濃縮起來,寫成有可讀性的小品文章;有人想法很多,主觀性強,學著將想法寫下,寫成能夠感動自己、也能感動他人的文章;有人回首一生,經歷豐富,想做個紀錄,並想多動腦思考,多動手寫作,以防老人痴呆症。
「古文賞析與學習」選取了劉基的〈賣柑者言〉。戴洪灶幼年新竹新埔家中就曾種橘,分享了他家中種橘子、儲存橘子的經驗,直言與文中所述相同,讀文倍感親切。〈賣柑者言〉一文,以寫作角度來看,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其文扣題完美,沒有任何跑題之言。古文散文,風格簡潔樸素,沒有華麗的辭藻,不採駢文之句,是一篇以內容取勝的散文佳作。表達相同意思時,避免重複使用同一個字。文章中的問答,僅一問一答,有一人報題,一人演講之弊,改為多次的一問一答,或會較吸引人。此篇是假托、代言之文,賣柑者是否真有此人、此言,不是重點。文字的創造有「假借」,文章的創作有假托、有虛構,這是彈性,是創意,更是藝術。諷刺暗喻之文,拐個彎假托他人之言,以達建言或批評之目的。文章開頭,簡潔明快,立即切入主題;結尾以兩個問句,戛然而止,任讀者去深思。
【與會者八人:賈、梁、孔、蕭、李、戴、陳、金】
******************************************************************************************************
5/17第五十六回「寫·閱·評·聚」由金慶松主持,有十二人與會,分別對四篇文章提供評論。
〈盼〉是一篇感情豐富的憶往文章,描寫細膩生動,內容稍散,文句或可凝練些。結尾是「離」,或可將「盼」也融入在結語中。
〈WIC寶寶〉的標題吸引人,文中苦、樂對比,淡看苦、重視樂,正向陽光;內容扣題不足,標題或可改為〈留學生· WIC寶寶〉。結尾回到WIC寶寶們,在美國發光出彩,也算是WIC計劃的回饋。
〈巨頭带來的詛咒〉是一篇有趣的文章,資料豐富、知識性強的論述。文中提到了不少巨頭,但詛咒卻不多;《巨頭带來的詛咒》的作者吳修銘都說:「當今美國已經放棄傳統的反壟斷反托拉斯。」這不是反證出眾巨頭們悠遊自在,不亦樂乎,何來巨頭的詛咒?
〈急診室經歷(上)〉文筆流暢,急中帶緩,急診中有詼諧風趣。情節吊人胃口,令人期待後續的發展。
該晚除了評論四篇文章之外,交流也非常熱絡,例如,寫作的動機要純正,以負責任的態度認真寫作。
有人問到「寫·閱·評·聚」的定位是什麼?其實就寫在章程裡,以及每一回的新聞稿中。
負責人強調,在「寫」上面,我們鼓勵寫作。
文友們的作品要投稿,我們鼓勵;文友們的作品只想與親友分享,我們也為您高興;文友們的寫作品只想束之高閣,我們也尊重;文友們只為了寫作而寫作,我們也欣賞。
我們的著眼點在寫作,互相幫助將彼此的作品寫得更好。文友想寫些什麼?都是自己的自由。但,既使文友暫時不想寫作,十年內不想寫任何東西,只想來閱讀、評論、聚會,我們也竭誠歡迎。寫作路上,我們永遠歡迎您。
【與會者十二人:徐、賈、梁、孔、孔、蕭、雷、黃、戴、葉、原、金】
************************************************************************************************************************
漏水記
作者 金慶松
前陣子,家中主浴室澡池的水龍頭漏水了。幾年前我曾修好過,怎麼又漏了?不僅浴室池漏水,這回還漏到了一樓的廚房,廚房也在滴、滴、滴的漏水,太可怕了!
我立即著手修理,到「轟地跑」(Home Depot)買了新零件:軸承管芯 (cartridge,在此簡稱「軸芯」)及拔軸芯器,準備拆卸換新。那根舊的軸芯卻怎麼也拔不出來。想是我老了?力氣不夠,請了兒子來拔。兩個兒子年輕健壯又練肌肉,肯定有力,一一來試著拔,卻也都拔不出來,這倒反證不是我老了,很可能是軸芯生鏽了。我立即照了相片傳至line群裡求助,一些退休的朋友常在家裡修理各式各樣的老舊部件,早已成專家。
老莫立即給我意見:「有個卡榫,卡榫要向上拉出,才可將軸芯拔出。」他還在相片上標出卡榫。對呀,我怎麼忘了這一步,說明書上也有寫著,我卻太過自信而未細看。
但,這卡榫,經過金家三位壯漢(是的,我包括在內)的強拉硬拔,一端已損壞,另一端也已變形,導致最後要強行扭出,我又得去買個新的卡榫。卡榫終於取出,我也順利地將軸芯拔出,再將新的軸芯對準角度,輕鬆插入,即可大功告成。但是,怎麼新的軸芯插不進去?細看之,原來舊軸芯的「內芯」被我拔出,「外殼」仍在管中,這太離譜了吧!?我想是外殼生鏽,與管子緊密相黏,很難拔出。舊的軸芯被我拔壞了,這可如何是好?我又尋思,也在群裡詢問,更在YouTube上找解決方案,多管齊下。
那就將新軸芯的內芯拔出來用吧,但,拔不出來呀。我也將另一浴室澡池的水龍頭拆卸下來,對比分析,也是難得其解。那該怎麼辦?只剩下敲牆破壁、鋸斷水管了嗎?似乎被我弄得越來越糟,已是窮途末路,並且已經拖了兩三天,水的總開關一會開、一會關的,全家都不方便。只好使出最後一招:找專人來修理。我在群裡發出求救訊息:煩請介紹值得信賴的水電工。好鄰居譚建武剛退休不久,主動私訊提供幫忙,並願意順道到我家看看,我想,死馬當活馬醫吧。建武兄來了,一番分析細究後,
決定試著將塞住的外殼拔出,先裡裡外外噴了去鏽劑,他又自製工具,將鐵絲彎來繞去,試圖將外殼撐實又勾住,再向外拔。理論上是可行,我的內心卻在打問號。他拿著自製的鐵絲勾環,試誤了不少時間後,終於,將外殼拔出了,令我大喊「阿彌陀佛,我佛慈悲。」也叫兒子倆來謝謝譚伯伯,禮讚他的頭腦與技藝。建武兄謙虛地說,他換過五個軸芯,更補充道:「修東西就怕越修越糟!」真是經驗之談、智慧之言。
真如柳暗花明又一村,收官階段就由我來完成。新的軸芯對準方向、擺準角度,輕鬆地放入,新的卡榫也可以放下,不過,卻無法百分之百的放下,導致水管罩子無法塞進去,嗯,又遇到小難題,是否要將卡榫的側肩磨平?我想到了另外一間浴室,把那浴室的軸芯卡榫拿下來,對調,兩邊的都順利地塞進去,大功告成,圓滿落幕。水恢復正常有水的日子,真好!
(1/6/2021刊載在世界日報家園版)
空手道黑帶晉級考試
作者 姚遙崤
這張老照片是我空手道晉升黑帶考試破板時拍的,從棕帶升黑帶除了要考不同的技能以外,最困難的是從四個不同的方向,用四種技術如砍、踢、拳、劈等,連續地全數把木板擊破。
我來美國唸研究所時,有一位姓洪的越南華人精於各種功夫,那時李小龍剛拍了不少風靡了許多美國人的電影, 開啓了學功夫的熱潮。 洪師傅就答應開個班教空手道, 我的好友和他同系,所以把我也拉入了班裡.洪師傅一直對學生們強調學功夫的主要目的是強身和防身, 絕對不是去顯耀自己甚至去欺凌別人, 更加重要的目的是訓練自我克制 (Self Control) 的能力, 因為當一個人了解到自己的舉手投腳都可以對別人造成身體傷害的時候, 自我克制就變得十分重要了。 所以他如果見到那些心浮氣躁, 品性不佳, 只想學了以後去爭強鬥勝的人, 他是絕對不會收這些人做學生的。 事實確如他所說的, 我們練了一年半載以後, 自己真的感覺到心性平和了許多。
奇妙的是功夫深了以後,人的自信心也隨之增高, 後來我開始工作時這些特點就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我在工作地點開了一個班教同事們功夫,還有在當地的大學也開了一班,就不時強調這個信念。
許多年過去,洪師傅已經仙逝,我亦退休了,回顧這張老照片,心裡一片唏噓!
(12/19/2020載於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