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打彈珠

5 月 13, 2021

【散文怡園】第37號

作者: 姚遙崤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台灣長大的中小學生,因為家庭經濟環境緊促,絕大多數都買不起玩具。女生們最常見的就是跳橡皮筋,把一個個橡皮筋圈成一長條,兩個人一人牽住一端,擺在腰部的高度,第三人用腳去一勾,然後跳將起來,嘴裡還唱著:「小皮球,香蕉梨,滿地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然後逐步升高到胸部,頸部,頭部,及舉手過頭部,能勾到如此高度的女孩就必定是個高手了。

        男孩子除了玩不花錢的泥巴以外,就得買些圓圓的紙牌,上面印著人物、動物或風景,主要的是還印有鼠、牛、虎、兔、等的十二生肖,然後一人拿一疊紙牌做莊,每人壓注,發兩張牌比大小。鼠一對最大,牛一對次之;其次是順子如鼠牛、馬羊等;最小的是什麼都連不上的無爛,那就比最大的那張牌了。

        玩紙牌全都靠運氣,沒什麼技術可言。真正有技巧的活就是打彈珠了。當時市面上買得到的大都是一些青綠色透明度不甚高,也非渾圓的彈珠,我們只用來作賭注用。另外一些漂亮的彈珠裡面有一些五顏六色像洋桃瓣似的東西,我們稱之為洋桃彈,更稀有的一些裡面有彎曲的綠色條紋,像西瓜的外皮紋路一般,稱之為西瓜彈。還有些完全不透明的白色、粉紅色或數色交纏的,我們叫它們為香港彈,不過沒人知道這些彈珠和香港有什麼關係,大家都如此稱呼而已。最後一種是完全渾圓而且透明的水晶彈,原本是用來卡在汽水瓶頸防止漏氣的,打開汽水瓶時用一個小圓柱向下一壓,就可以喝汽水了。 這些瓶子都要回收的,因此水晶彈只有瓶子被打破後才得的到,所以最為珍貴。這些漂亮的珠子身價都高出普通彈珠很多,我們只用來當母珠,不捨得拿來當賭注的。

        那會兒我們大小孩子賭彈珠時,會先在泥土地上畫一個三角形,假如有三個人入局的話,就每人出兩顆彈珠,擺在三角形的三個角和中線上面,如果超過三人,則把彈珠放在中心。通常玩家不會超過五個人,因為人多了彈珠太擁擠,不容易彈出來,再則輪一圈又久了些,所以最好的狀況是三到四人。然後在五六步之外畫一條線,大家把母珠拋向長線,最接近的就第一開彈,如果拋過了線就要排到最後了。

        開彈後大家按順序從長線後彈向三角形內的彈珠,等大家都打出了第一彈,從第二輪起,彈出彈珠的話就可繼續,直到把所有的彈珠彈出三角形後就重新開下一局。有兩項規則很重要,第一是如果母珠停留在三角形裡面或線上,就算被燒死而出局,第二是你一旦打出了一顆彈珠,你就配備了殺人武器,可以彈撞其他人的母珠而把他殺掉,他打出三角形的彈珠也就吐出給你成為你的戰利品了,所以最佳的戰略是一獲得武器後立即消滅掉所有的對手,而不是繼續地把剩下的彈珠彈出三角形,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自己不小心被燒死,再方面也可盡快的贏得這局的勝利。

        一般人彈彈珠的方式都是把手心捲起來,珠子放在大姆指前面彈出去, 我則發明了一個怪招,把彈珠夾在中指和大姆指之間,用指甲之力擠壓出去。這個方法比一般的姆指彈法要有力得多,可以彈得更遠和更容易把珠子彈出三角形。還有泥土地多半是不平坦的,所以在瞄準目標時就得把地形的因素盤算進去,否則直直地把彈珠彈出去,就常常差之厘毫打不中了。為了避免計算上的誤差,我又練就了一項絕技,直接從空中射出吊彈,以優美的弧線擊中地上的目標,到後來十發竟可以打中五六次,不能不算是神彈手了。由於我異於常人的夾彈功夫,再加上獨門的吊彈絕招,真正是打遍眷村裡外無敵手了。所以我極少輸,十次出擊總有八九次贏得兩個褲袋裝得滿滿的戰利品回家。

     由於經濟上的改善和科技的進步,現在的十來歲的男孩子們有的是電動及電子玩具,沒有人會再趴在髒兮兮的泥巴地上玩彈珠了。我盯著抽屜裡面的十幾顆精巧美麗的珠子,心裡回想自己那段極為有趣的童年,它不但一去不復返,恐怕也不會有人再複製了。

                                                2021年2月於華盛頓DC

本文原載於2021.3.10 世界日報副刊上下古今版

姚遙崤 簡介

本名:姚志白

學歷:有教育學位,工程學位,管理學位及哲學學位共七個

經歷:曾服務於佛羅里達州政府;美國空軍部;海軍部; 能源部;勞倫斯.利勿摩國家實驗所;農業部;於國土安全部退休時任核子工程師。

愛好:讀書,園藝,烹飪,旅遊,運動(古稀之年每週尚在打籃球),空手道;氣功。 現在是華府華文作家協會會員,退休了有時間可以寫作。

抗戰時出生於貴州,成長在台灣,留學到美國,居留工作至退休。 從小興趣廣泛,有趣的事都想嘗試一下,可是又不能持久。大凡一般人會的也都會一點,象棋、圍棋、西洋棋、麻將、紙牌都會玩可不精;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也會打但當不上國手;空手道練到黑帶三段就沒練下去。 高中勉強畢業,僥倖考上了大學,以後隨著大潮流來到美國,居然也唸到了幾個學位,人懶不肯埋頭做學問,事業東混西走跑遍了半個地球也沒什麼成就,可以説是標準的半吊子二百五。 可是我這個二百五又不一樣些,因為學位比一般人多了一倍,因此是雙料的二百五是五百,五百正好是半千,年愈花甲可以稱叟,所以自號「半千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