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新聞日報訊】
講員:劉嫄博士
時間:2021年5月16日周日晚7時(美東時間)
Zoom ID: 301 820 7200;Passcode: 051621
https://us02web.zoom.us/j/3018207200?pwd=VEYweElvbmdqZTZmUmdpeUlIcXdVQT09
埃塞俄比亞(以下循當地華人習慣簡稱埃塞)這個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國,不僅是人類祖先Lucy發現地,也是絲綢之路重要中轉站。自古以來八十多個民族與數種宗教在這裡並存,創出獨特多元文化。最近該國內戰新聞引起世界關注,埃塞再次進入大眾視野。CCACC攝影社會員劉嫄博士曾在2012年初訪這個華人鮮少涉足的東非國家,又在2019年加入一個國際攝影團再訪做深度行。
如果您希望在訪問這個攝影者天堂之前對埃塞的歷史、文化與現狀加深了解,就請前來聆聽劉嫄《鏡頭裡的文化》系列新話題,讓她為我們揭開蒙在這個神秘古國頭上的面紗吧!您將透過演講人的鏡頭,在劉博士的娓娓道來下神游這片“被太陽曬黑臉龐人”的土地,追溯她悠久歷史的源頭,探究她多元宗教的來龍去脈,領略她多民族文化的斑斕色彩。劉嫄將帶領我們重溫非洲最後一位皇帝的傳奇,領略意為“新鮮花朵”的首都風采,到博物館去“看望”Lucy。她也會帶領聽眾深入南部腹地與當地農民一起趕集,到孔索拜訪有工程師學位的酋長,去多爾茲村寨向大媽學紡線,進“像屋”品原汁原味咖啡、去露天灶坑嘗古早健康食品。她還會帶領大家南下奧莫谷地,深入民俗各異的原始部落,再揮師北上,探尋如今硝煙彌漫的阿克蘇古國歷史遺跡。
講員簡介:
劉嫄博士是神經生物學者、寫作者、攝影愛好者、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志願講解員。1982和1985年在北京大學分獲學士、碩士學位,1989年在瑞士巴塞爾大學獲博士學位。曾長期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任研究所國際辦公室主任,因推動多學科跨國合作出色成就數次獲傑出貢獻獎。
雖為理科出身,劉博士對人文藝術多有涉獵。她愛讀書、好思考、喜行路、長於用鏡頭捕捉異域文化,足跡遍及六大洲五十國。她是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會員,其近作《暢游世界最大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入圍多個好書榜。其它中文作品散見於《書與畫》《絲路藝術》《湖上》《世界日報》《世界周刊》等海內外刊物。
劉嫄自許為一名鋪路搭橋人:過去致力為推動南北半球多個學科國際合作鋪路,如今繼續為促進東西各方多元文化藝術溝通搭橋。作為資深文化講員,她受邀在海內外院校文化團體做過數十場公眾演講,在博物館做過上百場導覽。每次講座前她都以嚴謹治學態度閱讀眾多書籍文獻,作大量案頭功課。劉嫄也曾來CCACC與聽眾分享她研習文化藝術與行旅攝影之心得,深受歡迎。我們對她《Ethiopia——東非古國文化巡禮》講座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