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新聞日報訊】華盛頓的三月,春風和煦,櫻花盛開。華美老年協會(CASSA)迎來了成立十六週年。為確保健康平安,華美老人們盼望已久的年會不得不移師網上。
三月二十五日晚七時整,華美老年協會2021年網絡年會正式拉開帷幕。
節目主持人趙峰不無激情地開場道:「宅家的日子,留不住悠悠歲月匆匆而穩健的腳步。」「人過七十古來稀,早已被歷史塵封;耄耋之年,也不再是老態龍鍾。」 是啊!宅家防疫整整一年了。今晚華美老年協會的老友們能在網上重聚,真有一種回家的親切之感。
華美老年協會會長張修發首先講話。他回顧華美老協十六年歷史時說,協會成立以來,從小到大,發展成有三千多在冊會員和三百多義工的大型團體。轉眼十六度春秋。如今的華美老協已經發展成大華府地區溫暖的老年之家。
在回顧過去一年的抗疫歷程時,張修發說,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庚子大疫,肆虐全球。可是,華美老協朋友沒有被嚇倒,沒有被征服。華美老協全體會員,在此非常時期,不畏艱險,居家抗疫,齊心協力,戰勝困難。大家怎能忘記,那些在台前和幕後任勞任怨地為會眾服務的廣大義工朋友們,他們無論酷暑嚴寒,無怨無悔,深受會眾敬佩。正是這種難能可貴的奉獻精神,保障了協會上下在這場防疫大戰中,團結向前。
緊接着講述的是我們的故事《華美人》。飲水思源,在十六載的歷程中,華美人一代接一代,薪火相傳。朋友們不曾忘記在創會之初的艱難歲月,不曾忘記十六年的成長歷程,不曾忘記歷屆董事會為之奮鬥的重大貢獻。今天的網絡年會上,首任會長張凌,以及歷任會長代表張惠蕙、前副會長羅端、華美夕陽紅合唱團首任團長陳雲娥等,也先後發表了視頻祝賀。正是這些元老們曾為爭取華裔老人的營養午餐、活動場所、免費公交和醫療服務等等合法權益,為華美老協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開創性的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今日的她們,言談所至,全是義工群體,唯獨不提她們自己。今天的會上,新老會員們向她們表示了由衷的敬意。
華美人不曾忘記,老年協會成立以來,一直得到馬里蘭州和蒙哥馬利郡政府的多方關懷和大力支持。在今天的網絡年會上,馬里蘭州眾議員齊麗麗女士和蒙哥馬利郡政府有關部门的代表克雷格女士(Carol A. Craig) ,向年會發來了熱情洋溢的視頻致詞。她們充分肯定了華美老協十六年來服務華裔老人所做出的貢獻,尤其是這一年抗疫工作的成績。並向年會表示祝賀。
居家抗疫已整整一年了。這一年,有太多的事情出現在我們的老年生活裏;這一年,有太多故事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這一年,曾有太多的淚水流淌,其中有悲傷也有欣慰…。
現在,映入眼簾的是《防疫花絮》。視頻畫面上一張張熟悉的照片,將華美會員們帶回到疫情以來所發生在華美老協的一幕幕,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那些平凡而親切感人的人物和故事…。
我們記得,華美老協董事會在疫情之初的二零二零年一月下旬,就號召全體會眾積極防疫。在網絡群裏通報每日全美及本地疫情,至今未停。疫情之初,華美老協有關社團舉辦了《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識及疾病防治》的網上專家講座。
我們記得,華美老協積極與郡政府一次次聯繫,千方百計安排好老年營養午餐的供應。並協同各社團義工,無論酷暑嚴寒,供應營養午餐,為華美老年朋友們送上一聲問候、帶去一份溫暖。
我們記得,華美老協積極在郡政府為會眾們爭取到一批防疫口罩和新鮮蔬果優惠券,他們或頂着烈日,或迎着寒風,分發到大家手中。
我們記得,華美老協網課的老師們認真負責,義務為大家開設手機電腦課、廣場舞課、太極拳課,等等。
我們記得,為豐富大家的宅家生活,有關社團組織了中秋節、聖誕節、新年和春節等網上文娛活動…。
一片片花絮,一幅幅畫面,一幕幕往事,勾起我們多少親切的記憶。雖然篇幅有限,難免掛一漏萬,然而,我們深深知道,華美的義工們是我們中間的普通人,但個個都是華美人心目中的英雄!
文藝節目開始了。
首先粉墨登場的是,華美老協金色莊園社徐振寧等三十位老年朋友,在疫情前夕排演的以色列土風舞《水舞》。舞蹈反映的是沙漠中不屈不撓、熱愛生活的以色列民族。而今朋友們的舞步裏,似也窺見疫情中的華美老人們堅韌向上的信念。
這一年,疫情將老年朋友們封鎖家中,可是卻鎖不住豐富的文化生活。接着出鏡的是,宅家習畫,自娛自樂的蔡德誠先生。他展示了困居家中,潑墨山水的多幅傑作。今天,他還展示了由華美老協撰聯、蔡先生書寫的對聯——
上聯:送鼠防疫,居家獨上小樓,遙望星漢,舉一桮濁酒;
下聯:接牛納福,放眼互聯你我,縱觀世間,來萬里清風。
華美夕陽紅合唱團是華美老年音樂愛好者雲集之地。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將合唱團正常秩序打亂。團長蔣雲泉旋即帶領大家轉戰網上。他們以歌會友,豐富人生。去年歲末,舉辦的網上「冬至歌詠會」,令人耳目一新。今天,他們獻唱的是經典老歌《本事》。歌中唱道:「記得當時年紀小 /我愛談天你愛笑 /夢裏花兒落多少…」這是一首清純無瑕、天真活潑的歌曲。少年人喜歡它,可以感受到兩小無猜的情趣;老年人喜歡它,可以從中找回童年的記憶。
歡歌之後有曼舞。「華美一枝花」的老年廣場舞班,多年來一直活躍於大華府地區的華人之中。疫情開始後,羅平老師堅持每日一小時的網絡廣場舞教學,老年舞友們既鍛練了身體,又大大豐富了宅家生活。大家稱讚華美網上廣場舞好,好就好在其群眾性和持續性。現在的廣場舞班,共有三十三個保留節目。其中有十七支舞是居家防疫以來教的。今天派出以吳逢瓊、江淑萍等十五位演員的龐大陣容,演出的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演員們在家中隨著優美中略帶蒼涼感的旋律,舞姿曼妙。今天她們的動作如此優美,令人嘆為觀止。
由來自兩岸三地的徐秀玲、喬張梅、夏東臺等七人表演了方言薈萃《老有老的驕傲》。她們用各自家鄉的方言,惟妙惟肖地表現了各地老人的不老心態。華美老協包容了各路華裔精英。退休後,憑著共同的文化基因,走到一起來了。回首往事,人生就像一本書,越老越有智慧和情趣;人生就像一罈酒,越老越醇越有味道!如今的華美老協,好像一個華裔老年的大家庭。老人們在一起,聽聽久違的鄉音,感受一下鄉情的溫暖,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奢侈」、一份享受呢?
如果說方言是鄉音,那麼,作為國粹的京劇,則是廣大華人的共同鄉音了。在有不少京劇愛好者的華美老協,京劇當然成了晚會不可或缺的節目。今晚上場的是常春社久負盛名的京劇票友呂宜蘭。演唱的是京劇《梨花頌》。她字正腔圓的京劇演唱,突顯其功底之深厚。
今晚好戲連台。金色莊園羅平等五位女士的旗袍舞《夜上海》,長樂社林燕的獨舞《太湖美》,張修發與鮑啟新首度聯袂表演葫蘆絲-手風琴合奏的拉祜族民歌《婚誓》,金梅社李群女士表演的配樂詩朗誦《碎落一地芳華》,長樂社趙蔚文女士率民族舞班表演的《雨花石》,太極拳老師駱躍貴、魏玉鸞伉儷為大家表演的新編二十八式太極拳競賽套路,常春社單明華表演的《鴻雁》,羅平等六人演出的《玫瑰戀情》,青松社葉有成、曾翠蘭夫婦的雙人舞《貝加爾湖畔》,以及金梅社王世耕和陳麗珠雙雙表演的交誼舞《恰恰》等,都頗受歡迎。大華府地區富有盛名的張築麟等男聲四重唱,今晚加盟演出了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奧.莫里康尼創作的《幻夢之中》。青松社吳婕女士的一曲《春風吻上我的臉》獨唱,將人們帶入陽春三月,鶯飛草長的美好時光。雖然眼下防疫宅家,相信疫情過後,定將春色滿人間。
晚會進入高潮。華美老協夕陽紅合唱團老團員演唱的《夕陽紅》是華美人的經典節目。歌詞中唱道:「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 …多少情愛,化作一片夕陽紅。」歌詞好,歌聲美,在在唱出了華美「老人不老」的風采。在此次新冠病毒流行的日子裏,不正是這種深情大愛,溫暖了華美廣大宅家老年朋友的心嗎?
「我們分享喜悅和淚水,當春之歌再次唱響…」為時一個半小時的華美老年協會2021年網絡年會,在約翰•施特勞斯的《當我們年輕時(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樂曲中圓滿結束。
春風送暖三月天。這台由華美老年朋友們自編自導自演自制的精品節目,向人們講述了華美老人自己的故事。這場特別而精緻的晚會,給華美老協會員及家人,也給其他的朋友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它將激勵華美老協朋友們,在抗疫和往後的歲月里,一如既往,團結奮進。
(華美老年協會報導組供稿)

合唱团老团員表演《夕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