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文學】第16號)
作者:格格
我工作的機構常有特殊人物來訪,世界政要、達官顯貴、國際影星進出頻繁。有一次難得的機會,好萊塢巨星Angelina Jolie對我招手微笑,又一次,我對著宗教領袖噠賴喇嘛鞠躬,這些經驗都是終身難忘。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國國家籃球隊協會」史上最偉大籃球員,身高七呎二吋的賈霸(Kareem Abdul-Jabbar 原名 Lewis Alchindor)。看到他本人從走廊盡頭走過來,我以為是一個個子高廋的巨人踩著高蹺走路。近觀之,他面貌慈詳,眼睛炯炯有神,智慧的氣質自然流露。而且,眾所周知,他的寫作才華,獨佔群倫。退休後出版多種著作,在種族、宗教問題上經常發言,成為公眾知識分子。2012年,他被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選為美國全球文化大使。2016年,他獲頒總統自由勳章。
賈霸曾經效力於美國密爾瓦基公鹿及洛杉磯湖人球隊。職業籃球生涯二十年中,賈霸十九次入選「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 (NBA) 明星,拿過六次 NBA 總冠軍和兩次被選為 NBA「總決賽的最有價值球員」 (Most Valuable Player Award MVP)。到今天他仍然保持 NBA 四項記錄:總得分(38,387分),上場時間(57,446分鐘),投籃次數(28,307次),以及投籃得分王(成功次數 )(15,837次)。
他的投籃特技「天鉤」(Skyhooks),幾乎是百發百中,因此得綽號「天鉤賈霸」(中國大陸籃球名將姚明也使用過這個技巧)。天鈎的特徵是球員在遠距離跳起來,肩膀跟球網架成垂直缐,以一隻持球的手臂對準球網,在空中以大弧形的走向,將球拋出去。拋球的動作要和緩,圓滑。由於球畫出來的弧度特別長遠而且高擴,敵手球員往往無法招架,只落得望球興嘆。
賈霸自年輕起即熱衷於武術及瑜珈。因此在六十年代末,成為李小龍的弟子。由於兩者間的師徒關係,賈霸在李小龍的遺作「死亡遊戲」中客串演出,與李小龍交手。李小龍日前度過八十歲冥誕,賈霸也與廠商合作推出捐款汗衫,希望藉由二人截然不同的出身背景結為至交的故事,宣揚種族平等精神,終止種族歧視。「我們之間的友誼實在不可思議。我是七呎二吋高個子籃球員,他是五呎八吋的武打好手,但我們私下有不少共同興趣,像音樂、藝術、哲學等等。我們也都認為,對抗種族歧視第一步,是跟你不一樣人作朋友,進而創造同理心。」他日前公開撰文呼籲,希望政府重視美國黑人接受醫療權利,特別是數據顯示,黑人為疫情下最大受害者。
2011年2月,賈霸透過推特宣布,他體內的白血病和骨髓癌細胞並沒完全治癒,只是被控制在最低限度。他表示:「在我生命的這個階段,癌細胞現在不會造成生命威脅。」
他認為,職業運動員就好像蜉蝣, 牠們的透明翅膀可以飛得很高,但是24小時以後就沒命了。根據美國職業足球協會,職業足球員平均只能打球3.3年,職業籃球員壽命是4.5到6.5年,棒球隊員是5.6年。足球職業球員的打球壽命最短。很糟糕的是百分之七十八的足球職業球員,退休三年後就千金散去,一文不名了。
賈霸對於運動員的健康很關注, 對美式足球超級杯天王湯姆·布雷迪 (Tom Brady)有忠言。布雷迪是偉大的後衛,他可不是蜉蝣。今年的球賽,他已經得到第七次冠軍。現年43歲的他,是足球隊裡年紀最大的一員,已經打了21個季節。賈霸從湖人隊退休的那年是42歲。他確實理解一個中年職業球員, 如何與平均26歲的隊員競爭。他常感覺球場好像變得非常的長,球籃變得小,兩腿變得重。年輕運動員的心裡跟身軀是一體的,像似好友互相報賞。心裡發出的命令,身體立即執行。可是「年紀」會背叛運動員。身體慢慢地不能應對打球的靈敏、速度、正確性。身體變成一個愛抱怨的夥伴,背痛腰酸膝蓋疼。年輕時,唯一的對手是敵隊;年老的時候,有兩個對手:一個是敵隊,一個是自己的身體。這時,運動員要保養身體,拉筋,做瑜珈,找到心靈的平衡,還有練武術。這些緩和的運動讓人更經心,也是變相鍛練腦力的動運。
一個上了年紀的職業運動員,常常聽到自己腦子裡打轉:「你還能再繼續打嗎?你還屬於這個球隊嗎?千萬別讓自己出醜。」不單是身體慢慢地停止功用,「地位身分」也不再產生效用,做一個人的價值到底是什麼,職業運動員好像面臨慢性死亡。打球的輝煌時期,隨時隨地贏得讚美。退休以後,過去的光榮,變得越來為越微小。「所以,我從職業籃球退休之後,決定改變我的身分。用我的體壇成就做一個社會行動份子(Social Activist), 以寫作為職業。我所面臨新的挑戰跟運動員是一樣的, 只是這個職業容我身體休息,心志強壯。在開始的時候,寫作對我只是個好奇的事。我寫過有關政治﹑大眾文化﹑非裔美人的歷史﹑小說電影,還有電視劇本。」最難得的是賈霸酷愛閱讀,博覽群書。
他現在為邊緣化群體奮鬥。他說他還不能確定布雷迪是那一種球員。布雷迪曾說,他只管自己的事,其他事情都不干他的事,只注重打球。他不願意代表球員做發言人。「我覺得我不能做什麼,我也不願意干預,我不願意我的名字被牽涉進那種情況。」 但是在2020年9月, 正當「黑命也緊要」(Black Lives Matter – BLM)運動的時候,布雷迪表達了比較直接的支持: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公平的機會,達到他個人最高的潛力。」
賈霸給了布雷迪開誠布公的忠告。二十年來和不同人種、不同宗教、不同膚色、不同背景、不同地方的人一起工作,經年累月在球員更衣室吵鬧笑罵,開擴了賈霸的視野和心胸。他願意用聲音、文字來促進社會平等。偉大的西班牙足球隊運動員Xavi說過,「運動比賽的結果,只是一個假象,更重要的、最真實的是你的承傳。」不管布雷迪的政治傾向,球迷永遠會認定他是最好的足球運動員。可是,當一個職業球員到了布雷迪的年齡,而且接近退休, 他的承傳不只是讓人記得他僅是一個很棒的職業運動員,而是他願意選擇做一個「最優良的人」。布雷迪能不能感動從來沒看過他打球的人?他的承傳只是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統計數字,或者是更有流傳價值的精神鼓舞,現在還看不出來。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價值,是看他能夠啟發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