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雜文】2020年2月9日第26號
作者: 張暢繁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語體文翻譯
每一車轂的周圍有三十根輻條。車輪能移動就是因為那空洞的地方。
因為它的中間是空的,那用水和黏土混合製成的器皿才可以用來安放東西。
起房子要開鑿門窗,保留了中間的空洞,然後才可以用來居住。
所以因為“有”,我們才能看到真實的器皿和房子。
因為“無”,它們容納的功能才能實現。
詩解道德經
11.動靜如車轂
無中生有有能名。
萬象千形各有聲。
本質探求無運作,
有中體會意相迎。
有無動靜如車轂,
柱孔相連轉動成。
偉大功能因孔洞,
無形竟是小中心。
若然黏土無空地,
它便不能作器瓶。
無空房子焉能住?
窗戶安裝可住人。
有無兩者能和合,
作用形成便可明。
領導之心如若洞,
可容異己及鄉親。
出版書名:The Wisdom of Dao De Jing: Implications for Mental Health and Management Paperback – July 22, 2020
道德經的智慧: 心理健康與管理
張暢繁譯著
出售處:amaz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