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的味道

2 月 7, 2021

【文化美食】(2021年2月7日第27號)

作者:西溪

冬至一過,年關將至,從冬至到除夕,彷佛是由一連串餃子組成的溫暖記憶。如民謠所歌,“大寒小寒,餃子過年”,越寒冷的天氣,越是需要有溫度的食物來慰藉,而餃子,總是壓軸的那一個。

據說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除夕一過,新舊相交,於是這種食物被賦予了新的象徵意義——吃過了餃子,才算是舊年已去,新年到來。在農暦一年中最後的這一天,餃子總會圓滿地完成它溫暖的使命,讓家家戶戶都忙碌快樂地準備著,買菜、揉面、搟皮、包餡、水煮,一氣呵成。待到一盤盤熱氣騰騰的水餃端上桌,外出的人兒也已平安歸來,大人孩子圍坐在一桌,一家人一起品嚐著過年的味道,那是人間煙火的氣息,也是家的味道。  

每家每戶做著不同的餃子,於是每個“年”也有了不同的滋味。

小時候的滋味總是單純,那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過年意味著放寒假,孩子們一放假,大人們就開始忙碌,走親訪友,採購年貨。看著家裏的冰箱漸漸塞滿,看著各種好吃的端上餐桌,心裏對事物的小小欲望被幸福填滿。最期待的是靠近除夕的那幾天晚上,廚房昏黃的燈下是父母忙碌的身影,洗菜、剁肉、熬油,炒菜熗鍋的聲音卻讓臥室裏害怕漆黑的我感到格外踏實,在興奮與期盼交織的喜悅裏,安心地滑入甜甜的夢鄉。

待到除夕那一天,連續幾天的辛勞終化為壹盤盤美味盛滿餐桌,鞭炮聲聲裏穿插著央視春晚的歌聲,我們圍在餐桌旁吃著怎麽也吃不完的佳餚。年夜飯雖豐盛可不能吃太飽,一定要留著肚子,吃爸媽親手做的餃子。不管午夜的鐘聲何時敲響,吃過了餃子就算是新年啦,然後穿上新衣,接過紅包,開心地認定吃過餃子的自己又長大了一歲。

現在想起來,雖然身為南方人,但似乎每個春節都就在這餃子的“護佑”下度過的,一年又一歲,一歲一交子,平安地成長,直到長大離開了家,踏上異國他鄉。

出國後的第一個春節,是22歲那年的西班牙,某天在手機的提醒裏忽然發現除夕已近,於是跑到小鎮上唯一的亞洲商鋪,為了買一包速凍水餃。結果當然是已經售完,只能在超市裏買一包意大利式餃子(ravioli)充數。 這是上天對一個不會包水餃的姑娘的懲罰吧,在吃不到水餃的一個人的除夕夜裏,才發現包水餃是一項多麽重要的生存技能呀!於是我開始自己嚐試著做,豬肉薺菜、牛肉白菜、羊肉蘿蔔、雞蛋韮菜… 在不同的情境下,和不同的人吃著不同餡兒的餃子,品嚐著不同的經歷。

來美國之後,包餃子的技能愈發熟練啦,和美國朋友聚會時最有意思的就是教他們做中國水餃。老美總有各種奇思妙想,還能包得奇形怪狀,但所有形狀各異的餃子最終總能其樂融融地泡在同一鍋熱水裏,讓人不禁感慨美國果然是一個大熔爐 (melting pot)。

恍惚間意識到,小時候的餃子味道單純,團圓美滿,而如今飄揚四海後,更覺似寓意著包容的溫暖。一年又一歲,遇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裏品嚐著不同的餃子,一邊品嚐著思念,一邊品嚐著他鄉,慢慢賦予每一年獨特的故事和味道,那就是成長吧。

歲月讓最初的記憶變得模糊,閱歷讓生活顯得五味雜陳,餃子的味道不盡相似,在寒冬裏帶來的溫暖卻始終如一。熱氣騰騰的湯裏小小的一只,包裹著家人的牽掛,朋友的祝福,飽含著對新年的期翼,對生活的期許,就這樣,懷著人間煙火,懷著美好心意,踏入新的一年裏。

嚐過許多餃子,最愛的還是蔬菜皮兒配牛肉韮菜餡的,餃子皮超市裏就有賣現成的,自己調餡料很方便。

材料:

蔬菜汁餃子皮,新鮮牛肉(可選牛肩肉chunk roast),韮菜一把,調料少許

做法:

1.       用絞肉機或刀把牛肉剁成餡,加入少許醬油和鹽

2.       把韮菜切成小段,澆淋少許熱油會更香,加入肉餡攪拌均勻

3.       取一張餃子皮,把餡放進中心,對折後壓緊,折出圖示花紋

4.       煮一鍋熱水燒開後放入餃子,加少許鹽,蓋上鍋蓋,沸騰後加一小碗水繼續,重復三次即可出鍋

小叮嚀:包餃子時可用手指蘸點水,用力把皮捏緊,否則煮時容易露餡。

作者簡介:

西溪,一個在北半球漂流的南方姑娘,是愛做飯也愛做夢的90後媒體人,願用美食烹煮文字,陪妳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