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新聞日報訊】美國華盛頓特區時間1月30日,福特漢姆大學Gabelli商學院中國校友在北京與中美校友通過現場和網路同步直播的方式召開了2021年春節團拜會,慶祝Gabelli商學院百年院慶和即將到來的牛年春節,並邀請嘉賓校友分享對中美關係的展望。莫天成先生作為傑出校友應邀在活動中進行演講。
福特漢姆大學是一所位於美國紐約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美國一級國家級大學,福特漢姆大學是著名的愛國者聯盟盟校。該聯盟由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喬治城大學,西點軍校在內的12個精英學府組成。福特漢姆大學Gabelli商學院於1998年和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合作創辦的北大國際MBA(BiMBA,Beijing International MBA)是中國最優秀的商學院項目之一。
本次慶典活動由Gabelli商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顏安先生主持,北京分會場由Gabelli商學院終身教授(前Fordham商學院副院長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聯席院長)楊壯先生主持。Gabelli商學院院長(學校傑出教授) Donna M.Rapaccioli 女士致辭並發言。本次活動邀請了Gabelli商學院校友美國國家中國園基金會主席莫天成先生,中俄絲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藍甯先生和國美零售控股集團人力資源副總裁馮曉勤女士就學習心得和中美關係發展進行校友對話。
中美關係發展方向 – 莫天成先生在演講中分享了他對拜登政府領導下的中美關系前景的觀點和看法
就中美關係未來發展趨勢,莫先生指出,特朗普在對中國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在美國得到了兩黨的支持,但在拜登執政期間不會有太大改變,而兩屆政府的執行和實施方式可能會有很大不同。特朗普的官員試圖挑釁中國參加“泰式拳擊”的比賽,但拜登團隊很可能會通過“柔道”或“柔術”的方式達到同樣的目標。莫先生認為,拜登團隊將繼續在公開場合與中國開展強硬的對話,但也將為緩解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在私下裡做出一定的努力。
拜登和他主要的國家安全官員大多為歐洲派,他們在就職第一年主要關注的對像是俄羅斯,烏克蘭,北約和歐盟。新一屆政府第一年面臨的首要也是最緊迫的任務是戰勝新冠疫情(COVID-19),刺激國內經濟的V型復蘇,協調種族間關係,並與其他國家一起支持保護全球氣候變化。拜登任期的第一年如果無法控制新冠疫情在美國的傳播,減少感染和住院人員的數量,共和黨將會在2022年重新獲得國會的控制權,拜登將失去2024年的連任。之後最緊迫的問題是伊朗和北朝鮮,以色列將是下一個目標“任務”。
莫先生指出,由於拜登團隊已完全被新冠疫情、國內經濟、種族關係等危機所困擾,還沒有喘息的余地,其對華政策也將處在“待審查”狀態,不會立即進行重大的調整,除非因拜登政府無法掌控的外部因素而導致調整。盡管美國在對台灣,香港或新疆問題上有些劍拔弩張,但只要中國政府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大部分問題仍將是“背景雜音”。就中美關稅問題,莫先生強調,不要期待特朗普的關稅會迅速回落,並且出於對美國國家安全和商業利益的考慮,針對中國技術和通信公司的施壓將持續存在。
在談及臺灣和香港問題時,莫先生說到:“我常常質疑,有多少來自肯塔基州,阿肯色州,德克薩斯州或其他州的美國父母會同意讓他們的子女兒為一個約有印第安納州大小,台灣華人居住的地區去戰鬥並戰死。或將他們的兒女們的鮮血撒到一個比曼哈頓還小的城市香港,為了那裡的一些中國人可以選擇他們喜歡的本土政治領袖。如果有人去北京或廣州,問那裡的年輕人是否准備戰鬥並死去來捍衛中國對台灣和香港的主權,答案很可能為“是”。台灣和香港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得到中英以及世界各國承認的。如果中美在這些地區發生戰爭,中國軍方也將發揮其主場的優勢。“
莫先生還強調,中國在2021年有大約一年的時機可以投入於“重建”中美關系,而無需因為美國的一些政治極端主義者或“縱火主義者”的行為而變得反應過度。莫先生說,從現在起大約一年後,拜登團隊2024的連選工作將開展起來,如果在選民眼中,美國的新冠疫情危機到那時仍未能令人滿意地解決,那麼拜登的競選團隊很可能重新啟用民主黨通常抨擊中國的口號,例如人權,工人條件和新聞自由等來分散當時國內問題解決失敗的注意力。
盡管前景有烏雲籠罩,中國政府對敏感問題還是采取了務實的態度。例如,莫先生認為中國政府對TECRO(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首席代表蕭美琴出席2021年1月20日拜登•哈裡斯就職典禮做出了非常明智和合理的反應。莫先生說,就職典禮屬於公眾活動,任何擁有入場券的人都有資格參加。拜登政府並沒有承認蕭美琴代表是作為外國外交使團的成員參加本次活動,也未將其視為成員進行對待。所以中國政府對這一事件正確的衡量和處理,使這一事件既沒成為國際新聞,也沒有被誇大事實。
莫先生說,他對未來中美關係保持樂觀的態度,現在有很多機會可以為兩國政府之間創造堅實的基礎,而無需付出太多政治代價,並能以更加積極和富有成效的方式迅速推進兩國政府間的合作。在全球新冠疫情控制,氣候變化管理,國際反恐執法和欠發達國家的救災領域,中國政府可以與拜登政府一起參與並協助美國相關方面取得早期勝利,建立相互信任,以及加強雙邊溝通。這將在未來處理更敏感和更復雜的問題方面為各方和利益相關者之間提供更多的喘息空間。
莫天成先生對廣大留學生的建議
莫先生作為福特漢姆商學院顧問委員會的委員,也是本次福特漢姆大學百年慶典活動華盛頓特區的主席,他指出,在美國聯邦和地方政府的最高級別官員中都可以找到福特漢姆的畢業生,很多中國畢業生也是中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對於居住在中國的美國大學畢業生,他們每個人都有責任並應盡一切可能來增進中美之間的關系。永遠不要低估個人的影響和改變或提升中美關係的力度。就好比制作面團只需要一點點酵母即可。
莫先生也向居住在美國的畢業生建議,目前是美國非常不尋常的時期,每個人都必須對某些國家和地方政治領導人傳播的對華裔不信任的言行非常敏感,這些領導人需要替罪羊來轉移公眾對他們自身無能和失敗的注意力。莫先生強調,如果受雇於敏感行業,學術界或研究機構,則尤其應該敏感起來。切勿讓自己陷入可能受到損害或被利用的境地。在美國法院,“無知”是不能被接受的辯護詞。與“紅線”之間要保持距離。莫先生還指出,所有敵對行動,仇恨和泥濘都會像腎結石一樣,結果都會被排出來。美國長期以來以非常敵對和苛刻的態度對待新移民和與眾不同的人。但是最後,每個這樣的群體都比以前更好,更強大。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期間的美日裔,然後統計一下今天美國擁有的日裔美國參議員,美國國會議員和州長的人數。愛爾蘭人,意大利人,波蘭人,猶太人,德國人,法國人和其他將美國視為家園的人都是如此。現在是中國人和伊斯蘭信仰者發現他們卻成為了“靶心”。
對於現在留學美國的中國學生,莫先生建議到,在拜登•哈裡斯執政期間,在簽證續簽,OPT和H1B方面,所有人的未來將會變得更好,但嚴格的移民規定還將一如既往的執行,要確保始終完全遵守相關規定。莫先生說,在過去確實存在太多關於濫用簽證和欺詐的案件,但如果當開始幻想“沒有人會知道”的時候,這將是此人在這個國家終結的開始。明智地利用業余時間,這將有助於在時機成熟時獲得更多更有意義的機會。不要期望有人在銀盤子上交給你任何東西。這不是美國人的方式。“關係”在美國和中國同樣重要,但是照搬是行不通的。要“入鄉隨俗”。
莫天成先生的福特漢姆求學經歷
莫先生在上海出生香港長大,50多年前隨家人來到紐約。他在香港喇沙書院(La Salle College)接受的英國殖民地風格的高中教育,雖然說著流利的英語,初到美國時在理解美國文化方面依然遇到很多困難,他的“東方”學歷也不被認可。來到美國的第一年,當他還是餐館的服務員時,他的中餐館老板把他推薦給了餐館的常客,時任福特漢姆大學Gabelli商學院院長Watson神父,就這樣憑著其在喇沙書院出色的成績而獲得了一個入學面試的機會,同年秋季,莫先生被福特漢姆大學Gabelli商學院正式錄取。莫先生總結說,“關係”很重要,但阻礙或者讓您停止前進的唯一障礙其實是你自己。
求學期間,莫先生要每周做幾份兼職來賺取學費。他參加了學校的“工作-學習”計劃,半天上課,半天在專業相關的公司實習。他還自願加入了ROTC(後備軍官培訓),他很感激在ROTC學到了如何在強大的壓力下與各階級,不同種族和宗教背景的美國人全天候一起工作和生活,掌握了各種領導經驗,並成為一生可以去汲取的“蓄水池”為他提供了應對未來幾十年人生和職場中各種需要的工具,以應對在企業和政治世界裡面臨的各種挑戰。莫先生說, 這段經歷讓他學會了批判性思考,不盲目接受“權威”所言,敢於挑戰現狀和常規。學會了不斷地應對競爭需求,並利用周圍的資源來生存。教科書中的技術知識遠不及軟技能和隨機應變的生存能力重要。要不斷超越,抓住機遇,不浪費每一次危機。他還回憶在美國非常動蕩的五年中服役的經歷,也正是這段經歷加固了他與美國主流社會的完全融合。在軍隊的日子,尤其是從事軍事情報工作,這讓人們對他這樣一位“外國人”對美國的忠誠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