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李杭育的畫

1 月 19, 2021

【評論雜文】2021年1月19日第25號

作者 顧艷

最近幾年,我經常在微信朋友圈觀賞李杭育的油畫。今天在微信朋友圈我再一次看到他的新作,那種對自然萬物虔誠的表達與色彩艷麗的視覺沖擊感,都讓我感覺不是他在畫色彩,而是色彩在畫他。

他的油畫是那麼的繁華而寧靜,極致而細膩。那幅成功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綠水青山》,更是有著豐富的圖景,怎麼想像、怎麼觀賞都可以。它寧靜卻不靜止,宛如波浪流動著的畫面,繁復的色彩,層層疊疊,彷彿裡面藏著許多個世界。那一定是畫家多層面的世界,在他的世界裡有著深度和廣度,才能描繪出如此之巨畫。

近作中,那幅《村邊》我也蠻喜歡。《村邊》在李杭育筆下以蔥蘢的樹林為背景,筆直高聳,向上延伸。紅色的樹木,襯上綠色的枝葉,寓意豐富又充滿想像。一條長長的石階小路,一步一台階,多麼像人之生長,到了頂端,模糊中的輪廓線,存在於無限的虛無中﹔而路兩旁的小花,有著寧靜中的燦爛。盡管接地氣,但它又超乎地氣之外,色彩中隱藏著某種神性。

我們需要的藝術,不是調色板上的機械涂抹,而是具有精神之魂的潑墨。讀李杭育的畫也有幾年了,從早期張揚個性的寫意油畫,到現在的《風景》系列,彷彿從“無我”進入了“有我”的狀態。一旦“有我”,畫兒便走向了自省和內循環。各種意境,只能領會而無法言說,只看你的悟性了。

李杭育有很多幅《風景》。《風景》,呈現在你眼前的紅色樹木,象徵蓬勃的生命力。它們在岩石上是那麼倔強地挺立、盛開,簡單的畫面,凝聚著力的較量。李杭育手拿畫筆時,他的魂許是畫布上的一個角色,演繹出新思維。

作為畫家的李杭育已經辦過很多次畫展。我曾經在杭州延安路參加過他的畫展開幕式。他那色彩明快的畫兒,既具象、意象又抽象,與現在的《風景》系列是不同的兩個系列。無論哪一種,一個畫家不重繪畫的實體而重繪畫的靈魂,從色彩中積蓄起充實的力量,那肯定需要淨化自己的心靈。

原刊登於2020-08-25 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