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2021年1月14日第17號)

作者:汪欣

兒女小學時,家長會所舉辦的一年一度”買一送一”(BOGO) ,為期一週的書展,我一定都會去擔任志工,每一年的書展,總會發生幾件讓我感觸良多的事。有一次,兒子班上有一位小女孩在外套裡包著三本書,被發現之後她坦承,她很想要這些書,可是身上只有一塊錢。副校長要小女孩到她辦公室去,我看到她跟在副校長的後面,苦苦哀求: 

「我知道錯了! 可不可以不要告訴我的爸媽? Please!」

我看了實在很難過! 在眾目睽睽之下”人贓俱獲”,我想,小女孩大概一生都會記得這難堪的一天! 而小女孩正在為了生計辛苦工作的爸媽,如果知道了,該會有多傷心! 

書展第四天的促銷活動是”和媽媽一起享用馬芬”,在書展入口處提供迷你馬芬(muffin),肉桂捲,果汁,咖啡等早餐; 女兒和我不到八點就到達學校,女兒很想趁著開始上課前的半小時幫忙。她一個人顧著攤位,直到必須去執行早晨安全糾察的責任時才由我來接手。 

小朋友們陸陸續續的到達學校,有許多小朋友經過提供馬芬的攤位都會停下來問: 「我可以有一個馬芬嗎?」 

我們這個學區有一部分是在經濟比較困難的地區,我想,有些小朋友可能早上什麽都沒吃就來上學,雖然校長說,要和家長一起來的小朋友才能享用馬芬,但我看著那一張張可愛的小臉,一雙雙期盼的眼神,我實在是不忍心拒絕! 有位家長會員跟我說: 「我知道妳很想要餵飽他們!」 但是,不忍心也會有被利用的時候:

有一個看起來很小,大概只是幼稚園或一年級,長得很可愛的小女孩,一開口就向我要了兩個馬芬,我給她了。不到幾分鐘,她和一位滿臉雀斑的小女孩回來了,馬芬已經吃完了,小手中還握著包馬芬的紙對我說: 

「我媽咪是老師,所以不能來; 我可以要馬芬嗎?」 

我指著她手裡握著的馬芬紙說: 「我剛剛已經給妳兩個了。」 

她反問我: 「這些馬芬不是免費的嗎?」 和她站在一起的雀斑女孩看到她的朋友再要馬芬沒成功,於是對我說: 「我的老師想吃馬芬,所以要我來幫她拿。」「妳的老師是哪位?」 我一聽就覺得不對勁,卻又不想拆穿她。

她告訴我一位老師的名字,很巧,那正好是以前教過女兒的老師,而那位老師是絕對不會派學生來要馬芬的。我心想,不能給那雀斑女孩馬芬,如果這次”得逞”,不是鼓勵她下次說謊嗎? 於是我對她說: 「等一下我會留一個馬芬給老師。」小女孩無趣的走開。我很驚訝,這麼小這麼可愛的小孩,竟然就會為了馬芬而說謊!  

還有幾個五年級的小男生,知道我不會嚴詞拒絕,便向我要咖啡,跟我說在家父母都允許他們喝,不給便賴在攤位前不走,結果被校長逮個正著,訓了他們一頓,要他們別利用(take advantage)我。 

有次書展還看到了一件令我難過的事: 一位父親帶著兩個女孩來逛書展,他們一共選了四套特價書,每套三本,加上買一送一,於是總共才不到美金十五元。我一邊刷過書的條碼還一邊想: 這真划算! 這位父親掏出了一張卡,我刷過去之後,螢幕上卻出現了一些奇怪的訊息,要打電話去查證之類的; 原來,這是一張禮物卡。書展主辦人過來向那位父親說:「我們不收禮物卡,你有其他的付款方式嗎?」 

那位父親面有難色地搖搖頭,帶著兩個失望的小朋友離去。我看了心裡真的很替那位父親感到難過! 他應該是個好父親,才會陪著小孩來逛書展; 但是興沖沖的帶著小朋友來買書,選好了書最後卻空手而回,他要如何啟齒向小朋友解釋,是因為”爸爸沒有錢”? 他心裡一定很難過! 我當時甚至有股衝動,想幫忙把錢付了,但是我想,這樣可能更會傷害這位父親的自尊。 

看看別人,再想想自己和自己的孩子,真的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了! 

幾次擔任小學書展志工的經驗,讓我深深體會,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不但關係到孩子人格發展的健全,快樂與否,還關係到以後就業,擇偶,婚姻,甚至對於下一代的教養方式; 為人父母者真的得非常謹慎的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舉止。我曾看到有幼稚園的小朋友說不合適的話,比不合適的動作,說謊,甚至霸凌比他年長的孩子,父母卻袒護溺愛。孩子的行為偏差,經常是因為家長的偏頗或忽略所造成的。等到家長發現時,可能為時已晚! 

如果家長們都能夠多關心,多注意自己的孩子,會減少許多的社會問題。如果孩子的身心或是親子關係出了問題,那麼賺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