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繫中華》第十二期)

作者:陳星

 首次見到夏勁戈博士,是2018年年初在華府作協舉辦的會員新書推介上。走進會場,我的視線一下子就被陳列在桌子上的一本書吸引住了。這本比其他的厚一些,黑色的封面上印著幾片灑落著的銀杏葉子,有的是亮綠色,有的是明黃色,簡潔明快且姿態優美,像夏日裡帶給你清風的小扇子,又像美麗新娘身上的拖地長裙。銀杏一直是我喜歡的樹木之一。在我的老家北京,一入深秋,長安街兩側那些高大銀杏樹上的葉子就會變得金黃燦爛,在秋日瓦藍色天空的映襯下愈加靚麗奪目,顯得分外迷人。基於我對銀杏的喜愛,不禁對這本名為《蔚蔚乎銀杏》的新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書的作者就是夏勁戈。

  夏勁戈,生於安徽省。少時因戰亂,輾轉大江南北;隨父母定居臺灣後,在台南中學畢業,考入台大機械系,畢業後赴美深造,獲得普度大學博士學位;曾主編中國同學會季刊《普度鐘聲》,及主演《梁祝》英語改編劇中之梁山伯。任職美國國家標準及技術研究院,從事分光光度研究及服務工業界,發表專業論文六十篇,並曾任國際照明協會總會長。(摘自《蔚蔚乎銀杏》一書之作者簡介)

  記得那天夏老上身穿著一件寶藍色的中式唐裝,一頭花白銀髮修剪整齊,面色紅潤,腰板挺直,精神抖擻,聲音洪亮,比我想像中的八旬長者可年輕得多!不知為何,我一看到夏老就產生了一種親切感。他身上的某種氣質讓我想起了我的爺爺 ——既有知識份子的書卷氣,又具一種俠客的豪爽勁兒。而且,完全可以想見,老先生年輕時一定是個頗具魅力的大帥哥!

  按照新書推介會的規定,每位作者限定15分鐘講述創作歷程和心得體會。只見夏老開開心心地上臺介紹自己寫書的過程,把那些存貯在腦海裡的生活點滴,種種經歷趣事,從童年開始娓娓道來。我聽得津津有味,感覺像是坐在北京前門的「老舍茶館」裡聽書。心裡暗暗驚歎他強大的記憶力!七十多年的記憶碎片,老先生簡直是信手拈來,還能清楚地記得那麼多或驚險或有趣的細節!

  談到在臺灣當兵的時光,老爺子一時興起,叫上時任華府華文作協的金會長,倆人肩並肩一起高歌了一曲《空軍軍歌》。要不是講話超時了,想必他還會再唱上幾首的。

  可惜故事還沒聽到一半就結束了,我覺得意猶未盡,推介會一結束,立馬就買了一本,排隊請夏老簽名。會後,大家到附近的飯館聚餐,我得以又跟老先生閒談了一會兒。他一點架子都沒有,臉上總是帶著開心的笑容,平易近人,幽默隨和,令人印象相當深刻。

  這本《蔚蔚乎銀杏》一被我?回家,立刻就引起了我父母的注意。那時他們來馬里蘭州與我同住,除了電視和報紙,沒什麼特別有營養的精神食糧,所以看到這本書時不禁眼睛一亮。他們這一讀起來就放不下了。一是因為字兒大,看起來不費勁;二是因為夏老比我父母只大三五歲,成長環境類似,所以他的童年故事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

  看到爸爸媽媽如此熱衷看人物傳記、老故事,我心想:大華府地區藏龍臥虎,要是能把他們的經歷記載下來,該是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夠跟夏老好好聊聊,繼續聽他講故事。

  天從我願。華府華文作家協會主辦的寫作工坊正好給了我一個這樣的機會。終於,我可以有一個正大光明的理由登門拜訪夏勁戈博士了!

  與夏老約好時間後,耶誕節前的某日下午,我如約抵達他的住宅。這是位於華府東北部的一個社區,道路乾淨平整,植被錯落有致。房子看上去有些年頭,看得出,主人應該在這裡住了很久了。我一隻手端著一盆淡綠色的蘭花,另一隻手輕輕敲了敲門。門開了,夏老那明朗熟悉的笑容出現在眼前。一年未見,他看起來還是那麼精神,只是比上次見到時瘦了些。

  我倆正在門口寒暄,從樓上輕步走下來一位氣質優雅的阿姨。這一定就是夏夫人梅強國博士,我在《蔚蔚乎銀杏》裡見過她和夏老的50年金婚照。「這麼漂亮的蘭花!你不用帶東西來的,太客氣了。」我聽了心中暗喜: 「哈,買對了禮物!」讀了夏老的書,知道他父親是園藝學家,自己也喜歡花花草草,還在植物園當志願者,猜到他應該會喜歡蘭花的。

  換了拖鞋,跟隨夏老穿過客廳,走到後院的露臺。這時天色尚早,我提出給他照兩張照片,他爽快地應許了。後院裡一座紅色的小木橋吸引了我的目光。這座拱橋小巧別致,典型的中式風格,好像蘇州園林木橋的迷你版。夏老看到我對這座橋興趣濃厚,高興地告訴我這是專業園林設計師的作品,他也很滿意。於是我就以這座橋為背景,給他拍了幾張照片。

  聊著聊著,天色暗下來,身上也有了幾許涼意,我們回到了室內。夏老泡了一壺菊花茶,繼續講述著他的生平:在大陸輾轉顛簸的童年時光,在臺灣青澀美好的少年時光,在普渡大學緊張充實的求學過程,搬到馬里蘭州後的事業成就,退休後豐富多彩的志願者生活……這位前任博城中文學校校長,華府書友會會長,現任馬里蘭州蒙郡義工園藝大師,學識淵博而謙遜低調,著實令人起敬!

  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遠遠超出了預想的一小時訪談。我之前準備的幾個問題夏老都詳細耐心地一一回答了,但還是一再提醒我別漏掉什麼問題。他這種細心周到、為他人考慮的品德很令我感動!對我而言,學習他們的優良品質並且傳承下去,就是寫人物訪談的最大意義之所在。

  衷心感謝夏勁戈博士及夫人的熱情接待,並祝福夏、梅博士伉?:幸福安康,闔家歡樂!

作者簡介:陳星北京人,僑居美國20年,先後在加州、夏威夷州及馬里蘭州學習、工作。教育學碩士,中文教師。華府華文作家協會會員,寫作工坊學員。熱衷寫作之餘,喜愛烹飪、攝影、旅遊及藝術。

(載自《華府人物文集》)

【本欄目文章版權歸華府作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