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繫中華》第四期)
作者:葉恆之
二零一五年一月十一日,周涓女士在華府詩友社主持的一場講座上介紹了她的《涵容詞影集》。她用那柔和緩慢的聲調解釋部份詞和圖片的細節,色彩繽紛的風景和形象搭配的人物充滿詩情畫意,真是圖文並茂!正如名詩人瘂弦在寫給她的信中所稱讚她的:「雋語佳句俯拾皆是,拜讀大作證明一個觀念,詞要寫得好,一定要老底子厚實淵博」這番話是記載在《涵容詞影集》的代序中的。在講座完畢後,我和她寒喧了一會兒,我很想要買那本書,故而向她要電話號碼,她毫無猶豫地給了我,是「詩緣」使我們成為朋友。
有一次我去探訪她,他的先生查理以一個很熱情的擁抱做為歡迎我的見面禮,豈不知他差一點跌倒,我還扶了他一把。周涓告訴我,查理有一次也是這樣擁抱她的一位來訪者,結果兩人一起滾倒在地上,把她弄得啼笑皆非。
周涓外表端莊秀麗婉柔,看起來很女性化,但是其實她有一種女中豪傑的堅毅氣質,只有和她深入交往才能體會到。
《涵容詞影集》第卅九篇是「造訪木垛塔」(Woodstock Tower, VA),她給聽眾描述了那段驚險的旅途。她聽說在木垛塔上可以看到波多馬克河的六道轉彎之景,便和她的丈夫决定開車上山去觀賞一下。誰知那山特別陡峭,剛一上山就轉彎,一個彎連着一個彎,從山下一直繞到山頂,她開車向前只能看到天空和路左邊的山壁。真把她嚇壞了,可又不能倒車回去,因為路太窄,一向後倒就可能掉下懸崖。她只好硬着頭皮小心翼翼地順路繞着開。坐在她旁邊的丈夫緊張得一句話都不說,默默地經受著右邊即是懸崖的“考驗”,他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雖然六道彎只看到四道,(可能是由於夏天樹木過於茂密遮掩了那两條吧),然而他在最終還是看到了波多馬克河上游的美景。
轉應曲造訪木垛塔
Woodstock Tower, VA
高聳,高聳,冒險攀登震悚。
懸崖腳下浮移,彎環密促路歧。
歧路,歧路,沉穩明心斷度。
從我們彼此交談中,知道他們夫婦感情融洽、相敬如賓。因為語言上的隔膜,雖然有時候會在表達意見、心思感情各種事情上有所限制;但她說:「我們可以一天不說話,但我們卻心有靈犀一點通。」多麼令人羨慕的無聲勝有聲的愛情!
以下的詞是在《涵容詞影集》第卅二篇
轉應曲蝶
蝴蝶,蝴蝶,奕奕翻飛不歇。
何時蛻變成仙? 人間可比蜜甜?
甜蜜,甜蜜,安享餘生散逸。
後來,她丈夫因為突然中風,雖然病復原了,却行動不方便了,她親自無微不至的照顧他,有時候她要扶持他却體力不支,反而把自己弄傷了,才只好請護工代勞。查理去世後,她常外出旅行來打發那想念故人的傷懷日子。
在查理的追悼會上,查理的女兒說了一句話:「我深深的感謝Polly(周涓的英文名字)對我父親的照顧和愛護。」她對家庭是一位賢妻良母之外,對於社區也熱心公益。她是華府詩友社資深會員,曾經擔任過詩友社社長,她為了詩社不遺餘力,可謂鞠躬盡瘁,這是詩友社社員們有目共賭的。她贈送了一些《涵容詞影集》給詩社,由詩社出售來支助經費,我曾經陪伴她去過Germantown 的陽光老人中心介紹《涵容詞影集》,同時她也贈送了此書給那些老人。
周涓是一位對社區出錢出力的好公民,是對家庭克盡本份的賢妻良母,更是一位外柔內剛、才華洋溢的女詞人。
作者簡介: 葉珮琪,筆名葉恆之。越南華僑,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五年四月前,曾是越美會Vietnamese American Association簡稱VAA 圖書館員。它是美國政府駐越南的兩國文化交流機構。一九九零年五月移民到美國,現定居於馬莉蘭州銀泉,在美國政府機構蒙郡圖書館工作。喜愛:寫作、文學、閲讀、詩詞、音樂、聖詩歌、讀聖經靈修、旅行。樂於助人和服務社區。 作詩寫散文:散文刊登于《世界日報》、《末世牧聲》、《遠東華文日報》《華府作協雙年刊》;詩刊登于《華府詩友社嘗試集》。
(載自《華府人物文集》)
【本欄目文章版權歸華府作協所有】